微间隙焊缝磁光成像机理与位置识别研究
本文选题:激光焊接 + 磁荷理论 ; 参考:《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激光焊接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激光焊接具有众多优异的特性,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制造业、粉末冶金、电子工业和生物医学等众多的不同领域中。目前用于激光焊接焊缝的检测方法,主要以结构光检测技术为主,但该检测方法仅能检测开坡口或较宽间隙的焊缝,无法检测小间隙甚至是零间隙的焊缝,微间隙焊缝在可见光谱范围内难以获取其位置信息,而激光焊接的焊件最好为紧密对接,因此目前的焊缝检测手段不符合激光焊接的应用要求。针对激光焊接这一技术要求,本论文从以下几方面研究探讨应用磁光传感器技术检测跟踪激光焊接焊缝的机理及其焊缝跟踪应用:(1)在分析现今激光焊接特点及应用现况和国内外磁光传感器应用现况的基础上,研究了磁光的基础理论,构建出磁光检测微间隙焊缝装置,并用于微间隙直线焊缝检测和三角形焊缝检测,获得对应的磁光图像,从而得到介于彩色明亮区域和黑暗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为实际的焊缝对应磁光图像区域,为深入研究磁光焊缝成像机理及应用打下试验基础;(2)借助光学理论和法拉第磁致旋光效应理论,研究了磁光传感器成像的机理是当由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经起偏器起偏后转化为线偏振光,该偏振光通过磁光介质时,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磁致旋光效应,偏振光的旋转角发生偏转,确定如果把传感器的起偏器的起偏角和检偏器的检偏角调成45°角的时候,外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动时,通过磁光传感器即可形成与磁感应强度成线性关系的磁光对应图像,利用该原理即可检测出焊缝处的漏磁场。(3)利用磁荷理论建立了微间隙焊缝漏磁场分布模型,该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利用磁光传感器采样焊缝表面的垂直磁感应强度分布进而形成磁光图像获得验证。通过分析,发现保持焊缝宽度不变,当磁光传感器的提离距离减少时,磁光焊缝过渡带的宽度变窄;当磁光传感器的提离距离变大时,磁光焊缝过渡带变宽。保持提离度不变,当微间隙焊缝的宽度变宽时,磁光焊缝过渡带变窄,当微间隙焊缝的宽度变窄时,磁光焊缝过渡带变宽。(4)为进一步论证利用磁荷理论建立微间隙焊缝漏磁场分布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有限元的方法重建测试焊缝漏磁场模型,并利用ANSYS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磁荷理论分析焊缝近表面磁场分布的有效性及本文利用磁光传感器测试焊缝漏磁场试验装置的有效性;(5)对磁光传感器所获得的数字图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算法,获得了焊缝边缘,通过焊缝边缘确定磁光焊缝过渡带中心。得出了焊缝磁光图像形成的机理是由于不同极性的焊缝磁场对磁光传感器中偏振光产生不同的旋转方向形成的结论,确定磁光灰度图的灰度值大小跟磁场强度成正比关系,并确定了其大小对应关系。磁光焊缝图过渡带的中心为实际的焊缝中心。(6)在利用磁光传感器检测跟踪焊缝方面,做了以下研究:利用磁光成像方法能够有效测量微间隙焊缝,当焊缝发生偏差时,测量焊缝的测量值可以代表实际偏差值,可以利用该偏差值进行焊缝跟踪检测,磁光成像测量焊缝偏差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同时对焊缝偏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利用回归算法,焊缝偏差检测的精度比直接检测更高。建立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检测跟踪焊缝模型,获得了比直接测量更高的跟踪精度,说明能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微间隙焊缝进行更精确的跟踪测量。
[Abstract]:Laser weld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different fields , such as automobile industry , manufacturing industry , powder metallurgy , electronics industry and biomedicine .
( 2 ) By using the theory of optical theory and Faraday magneto - optical effect theory , the mechanism of magnetic optical sensor imaging is studied .
When the width of the micro - gap welding seam becomes wider , the transition band of the magneto - optical welding seam becomes narrow , and the magnetic - optical weld transition band becomes wider when the width of the micro - gap weld seam becomes wider .
( 5 ) The digital image obtained by the magneto - optical sensor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 , and the center of the transition zone of the magneto - optical weld seam is determined by the edge of the weld .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44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津如;近年日本的焊缝自动检验动向[J];无损探伤;2001年01期
2 郭旭英;浅谈焊缝符号国家标准在设计文件中的正确标注[J];航天标准化;2004年03期
3 王乃成;关于焊缝表示法两个国家标准的介绍与分析[J];航天标准化;2005年03期
4 董自强;赵红艳;王燕;;钢结构产品检验中简易焊缝尺的制作及使用[J];新技术新工艺;2011年10期
5 蔡娟;赵长生;李永平;;一种焊缝致密性快速检验方法[J];起重运输机械;2013年08期
6 郝世海;王彦君;熊登保;;钛焊缝表面氧化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J];焊接;1983年01期
7 萧前;关于焊缝系数的几点看法[J];石油化工设备;1987年04期
8 孙景荣;;铝焊缝常见缺陷及返修[J];焊接技术;1989年05期
9 任兰雄;;焊缝结晶偏析对射线底片的影响[J];物理测试;1990年01期
10 刘邦宣;;如何提高焊缝返修合格率[J];焊接技术;199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青;朱红亮;李洪刚;白福清;蒋旭伟;;龙城大桥钢结构焊缝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马海涛;王来;赵杰;韩双起;丛继功;李卫东;刘民;佟金杰;;汽油加氢装置反应器出口管线焊缝开裂原因分析[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安营;张国顺;王秀京;;耳座焊缝的超声波探伤[A];2002年晋冀鲁豫鄂蒙川沪云贵甘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2年
4 陈永祥;瞿才渊;;大型焊接齿轮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王峰;;渗透检验时对焊缝表面缺陷渗透能力的分析[A];2006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陈永祥;瞿才渊;;大型焊接齿轮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渝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重庆分册)[C];2009年
7 吴佑明;范崇显;杨世柏;;超高温服役的奥氏体耐热钢焊缝失效分析[A];2003年11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孙周明;张连华;陈善忠;李旭;;提速车焊接转向架焊缝TIG重熔工艺的研究[A];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何伟;;钢管螺旋焊缝表面缺陷性质分析[A];2007四川省理化检验、无损检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征;;铝合金薄板长直焊缝的自动跟踪系统[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湖南工学院 蒋冬青 湖南韶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胡荣;MPS3750B型立磨安装时的焊接要领[N];中国建材报;2007年
2 岳华;高清洁管道质量“要诀”[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石建芬 赵凤 卢鹏;钢管生产“穿斗篷”“戴面罩”[N];中国石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敏;钛合金T-型结构单面焊背面双侧成形焊接新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甄任贺;微间隙焊缝磁光成像机理与位置识别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3 朱强;CLAM钢TIG焊接接头性能及其在液态锂铅中腐蚀行为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4 李菊;钛合金低应力无变形焊接过程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5 陈俐;航空钛合金激光焊接全熔透稳定性及其焊接物理冶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姚远;几种Fe-C系汽车材料大功率CO_2激光深熔焊接工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沈长斌;搅拌摩擦与缓蚀剂联合作用下铝合金焊缝的室温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8 王立伟;基于视觉信息的钢板连续生产线激光焊接关键技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宁宁;激光视觉V型焊缝图像识别技术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魏爱民;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光纤激光焊接工艺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熙引;基于双目视觉的机器人焊缝识别及轨迹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孙立人;AZ31B镁合金CO_2激光焊接接头组织性能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5 洪浩洋;钛合金A-TIG焊接工艺的应用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6 宋庆军;大厚度TC4ELI钛合金EBW质量控制及球壳变形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郝超超;燃气管道焊缝定位及机器人通讯系统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8 郭崇;不同焊接工况对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影响的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9 王彦杰;焊接质量的计算机检测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孙硕;高强钢激光—电弧复合焊焊缝成型的预测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11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01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