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薄壁筒形零件尺寸稳定化加工工艺
[Abstract]:By applying micro-compression plastic deformation to aluminum alloy extruded blank, the residual stress of extruded blank in forming process is reduced or eliminated, thus the 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aluminum alloy thin-walled cylindrical part is impro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deformation of aluminum alloy thin-walled cylindrical parts is more than 1%,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the parts can be improved obviously. When the deformation reaches 2, the variation of roundness error tends to be stable. Micro compression plastic deformation is a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process to improve the 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thin wall aluminum alloy tube.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制造装备机构设计与控制重庆重点实验室;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总装"十二五"预研项目(51318040101)
【分类号】:TG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泳源;;薄壁筒加工[J];机械制造;1981年09期
2 梁睦,李铬,程军红,白泓韧;薄壁筒体两端面切割专用设备研制[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3年03期
3 梁睦,李铭,程军红;薄壁筒体滚压矫圆设备[J];机械;2003年03期
4 刘辉 ,范光辉 ,程胜利;利用滚切割刀实现薄壁筒件密封[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4年11期
5 吴润生;王秀全;;薄壁筒体加强工艺环设计应用[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0年11期
6 周凤贵;;铝合金薄壁筒的加工[J];航空工艺技术;1979年09期
7 谭学忠;;薄壁筒形零件加工夹具——双球面向心夹具[J];航空工艺技术;1984年06期
8 张惠生;杨国宏;;铝合金开口薄壁筒体自动氩弧焊工艺[J];焊接;1985年06期
9 朱世和;孙其新;;薄壁筒体液压组焊胎具[J];焊接技术;1990年02期
10 易雄斌;;薄壁筒体纵向接头和环形接头的焊接[J];现代机械;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小勇;楚建新;叶军;陆艳杰;刘鑫;;铜应力缓解层对陶瓷-金属连接残余应力的影响[A];电子陶瓷,陶瓷,,金属封接与真空开头管用管壳的技术进步专辑[C];2006年
3 朱丽娜;徐滨士;王海斗;王成彪;;相关技术在残余应力检测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10年
4 潘勤学;栗勇;徐春广;肖定国;杨向臣;伍懿;;超声法焊缝残余应力检测技术研究[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任小平;刘怡;;一种无损测试焊接板件残余应力的方法[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6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7 宇慧平;韩长录;;超高强钢电阻点焊残余应力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王伟;;振动时效消除焊接件残余应力效果的验证[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谢大吉;赵如发;胡德贵;王增梅;顾守仁;冯升波;;磁测残余应力法在工程中应用探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10 郑渝;李志勇;;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的超声检测[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峰;基于定位强化感应加热技术的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王军强;大型壳体结构焊接变形及残余应力调控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董亚波;2A14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表征及消减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林松盛;Ti-TiN-Zr-ZrN抗冲蚀多层膜的制备、结构及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潘龙;脉冲电流法调控碳钢残余应力的机理及相关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计鹏飞;内部残余应力的SWXRD方法及在搅拌摩擦焊铝合金板中的应用[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7 沈磊;基于压痕隆起量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李亚楠;7055铝合金厚板淬火—预拉伸残余应力演变及预测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7年
9 曹江;2A02高强度铝合金热加工残余应力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10 宋文涛;残余应力超声无损检测与调控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巨;大口径超薄壁筒减薄旋压成形工艺研究及壁厚误差预测[D];中南大学;2011年
2 任喜强;热轧H700×300型钢残余应力的控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宋金潮;非调质钢棒材轧后冷却过程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翟紫阳;超高强钢厚板结构件MIG焊温度场应力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孙彦文;Q345B钢等离子-MAG复合焊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周鹏;微晶玻璃磨削表面的残余应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张爱爱;基于SYSWELD的7A52铝合金双丝MIG焊残余应力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8 韩晓平;残余应力与不锈钢腐蚀相关性的局部电化学探针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陈玉玲;管道环形焊缝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分析及焊接工艺优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10 晁耀杰;基于声弹性原理钢的焊接应力测量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46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24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