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i相增强金属间化合物内加热套管耐熔锌腐蚀性能
【图文】:
腐蚀行为和失效形式。选用试样腐蚀前后的质量变化评价Fe-Si金属间化合物耐液锌腐蚀程度,利用式(1)计算腐蚀速率。V=(m0-m1)/(S·t)(1)式中:V为腐蚀速率,g/(m2·h);m0为试样初始质量,g;m1为试样腐蚀后质量,g;S为试样表面积,m2;t为试样腐蚀时间,h。采用S-4800型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试样腐蚀后的微观形貌以及元素分布状态。2试验结果与讨论2.1不同原子比对合金粉末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不同Fe、Si原子比对最终合金粉末相组成有重要影响。图1(a)为通过球磨工艺制备的不同Fe-Si原子比合金粉末的XRD图。可看出,经过30h球磨,在Fe∶Si为3∶1的图中,Si衍射峰消失,Fe的衍射峰向高角度偏移,充分证明在球磨过程中Fe-Si粉末发生合金化反应,形成了α-Fe(Si)固溶体。然而Fe-Si原子比为1∶1和1∶3试样,XRD中除了Fe的衍射峰,还存在Si的衍射峰,而且随着Si原子比例的增多,Si衍射峰逐渐变强。这说明,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备Fe-Si金属间化合物,Si原子能固溶在Fe的晶格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α-Fe(Si)。当Si原子含量超过一定量(1∶1和1∶3)时,机械合金化产物中包含α-Fe(Si)和Si相。图1(b)为机械合金化产物在950℃退火后的XRD图谱。可看出,经过退火处理后,Fe(Si)固溶体及剩余的Si都生成了金属间化合物。Fe∶Si原子比为3∶1的试样退火后生成了Fe5Si3和Fe3Si相,原子比为1∶1和1∶3的试样退火后生成FeSi、Fe5Si3和Fe3Si相。退火一方面可实现Fe、Si的固相反应,另一方面是消除机械合金化存在的晶格缺陷。图2为Fe∶Si原子比分别为3∶1、1∶1、1∶3粉末球磨30h后的SEM图。可见,不同原子比粉末球磨后都得到了较好的细化?
HotWorkingTechnology2017,Vol.46,No.20(d)1∶3(a)3∶1(e)Fe(b)Fe(f)Si(c)Si5μm5μm图4不同Fe、Si原子比试样在锌液中腐蚀96h后断面形貌和元素平面分布图Fig.4Fracturedcross-sectionalmorphologiesofsampleswithdifferentFetoSiatomicratiosaftercorrosionfor96hinmoltenzincanditselementsurfacedistributionimages(a)3∶1(b)1∶1(c)1∶35μm图2不同Fe-Si原子比粉末球磨30h后的显微形貌Fig.2MicrostructureofpowderwithdifferentFetoSiatomicratiosafterballmillingfor30h5μm5μm渐趋于球形颗粒,即Fe-Si原子比为1∶3时,粉末颗粒主要以类球形为主。在球磨过程中,Fe-Si混合粉末中的Fe相在与磨球撞击时发生塑性变形;而脆性的Si相形成超细粉末,团聚在Fe粉表面,可降低系统的自由能,形成Si包覆Fe的合金颗粒,如图2(a)所示。在球磨过程中,Fe颗粒之间会出现焊合。Si原子含量过高时,超细Si颗粒能抑制Fe的延展变形,加速Fe的断裂。冷焊与断裂基本达到平衡,颗粒在不断的断裂、焊合后形状呈现类球形,如图2(c)所示。2.2耐腐蚀性能分析图3为不同Fe、Si原子比试样在锌液中的腐蚀速率。可知,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Fe-Si金属间化合物试样的腐蚀程度基本都是不断的加深,只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腐蚀速度逐渐下降。其中Fe、Si原子比3∶1的试样腐蚀速度最快,Fe、Si原子比为1∶3试样腐蚀最慢。可看出,铁硅金属间化合物中Si原子含量越高,试样耐锌液腐蚀性能越好。结合XRD结果分析,Fe、Si原子比为3∶1试样主要由Fe3Si和Fe5Si3两种相组成;而Fe、Si原子比为1∶3试样由Fe3Si、Fe5Si3和FeSi相组成,FeSi相较为致密,在Fe-Si金属间化合物耐锌液腐蚀性能中起着关键作用。2.3腐蚀形貌分析图4为F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P2017-005) 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优势学科资助项目(YS37020203)
【分类号】:TG17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顺文;;用内加热后急冷法拆卸铜套[J];设备维修;1984年04期
2 侯世璋;;内加热锌锅[J];金属制品;1993年01期
3 牛宏茂;内加热镀锌锅及加热元件的设计与应用[J];金属制品;1999年03期
4 谢燮揆;;介绍一种新淬火剂[J];机械工人技术资料;1976年01期
5 李荣华,赵永森,孟锦义;新型内加热式陶瓷浸镀锅的研制与应用[J];金属制品;2001年02期
6 孙振;温治;苏福永;;H型钢炉内加热过程温度应力耦合数值模拟研究[J];冶金能源;2014年02期
7 韩小良;在沸腾层内加热钢坯[J];工业加热;1992年02期
8 黄利生,赵斌;内加热锌锅的恒温控制[J];金属制品;2001年05期
9 张义贵;陈君;董斌;钟星立;;板坯炉内加热特性的数值分析[J];钢铁技术;2010年06期
10 ;薄板生产[J];钢铁研究情报;197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义贵;陈君;董斌;钟星立;;板坯炉内加热特性的数值分析与研究[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茂森;官达高;;铁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3 苗伟;陶琨;刘兴涛;柳百新;;锆、铪、钒、铌、钽、钼离子注入铝形成金属间化合物[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仲伟旭;武伟;秦飞;;金属间化合物Cu6Sn5的力学性能测试[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朱静;程志英;高颖;;利用电子显微术研究金属间化合物中的一些问题[A];第六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6 程文萍;何宜柱;;SHS-离心复合钢管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内衬的显微组织[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册暨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1963-2003)[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通;Zr、Ti金属间化合物在铝合金中析出及强化行为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常海威;金属离子高温注入金属表面合金化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许乔瑜;含硅低碳钢与液态锌镍合金的反应及微观行为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4 沈骏;Sn-Ag系无铅焊料中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与控制[D];天津大学;2005年
5 舒小林;金属间化合物物理性能、点缺陷及扩散的改进分析型EAM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正学;激光熔覆高铌Ti-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组织及其抗氧化性能[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善幸;Zn、Ni元素的添加对Cu_6Sn_5金属间化合物性能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5年
3 牛松;金属间化合物剥落对铝合金/钢异种金属熔钎焊接头性能的影响机理[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申中宝;焊后热处理对铝/钢固态连接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17年
5 陈涛;金属离子高温注入金属合成金属间化合物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李宁;铁硅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耐铝液腐蚀、抗热震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徐慧;铜及金丝与铝合金焊盘键合的金属间化合物生长和可靠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皮倩倩;铁铝系金属间化合物脆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9 胡增智;铁铝金属间化合物组织和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彦平;铝基二元金属间化合物热力学性质及点缺陷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24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52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