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

发布时间:2020-04-11 01:31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加工中心在功能、效率、机械性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制造业的发展使得加工中心的需求越来越高。加工中心之中,数控转台是重要附件,其性能好坏能够直接决定加工中心加工质量高低及加工性能好坏。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改变了传统的传动方式,具有加工精度高、可承载力大、高输入转速、高刚度等优点。本文将对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的动静态特性分析、谐响应分析及结构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缩短研发周期和节约开发成本的基础上,使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在保证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的基础上达到轻量化设计。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的结构设计研究。对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举例说明转台所受切削力的计算方法,针对数控转台结构的关键组成机构进行研究与计算,利用MATLAB及SolidWorks建模软件,对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的各零部件进行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及整体装配。(2)基于有限元法,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的动静态特性展开分析研究。设定好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各零部件的材料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接触特性、边界条件等,对其进行动静态特性分析研究,得到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的动静态特性。结果表明: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静刚度满足设计要求且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共振现象。随后,根据谐响应分析理论,对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进行空载及满载两种状态下的谐响应分析,得出不同方向切削力对数控转台切削精度的影响。(3)对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进行了响应面模型的建立。介绍了优化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响应面理论相关内容,以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的参数化模型为基础,结合其动静态分析得到的结果,确定了设计变量,对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待优化模型进行试验点及响应面模型的建立,并得到了设计变量与动静态特性的响应曲线图。(4)基于多目标优化对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确定了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的优化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并对其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到了设计变量对其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的灵敏度。对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对优化前后模型的动静态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优化后的动静态特性分别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整体质量有所降低。
【图文】:

数控转台,可倾式,实物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现代加工中心在品种、性能、功能、适用性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正因如此,在机械加工行业中,现代加工中心逐渐取代了传统加工方式,成为主要的加工设备[1,2]。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加工中心需要加工的零件也越来越复杂,目前越来越多的加工中心能够快速准确的加工复杂的零部件,这样便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一些对零件表面要求苛刻的领域,可以做到传统工艺难以完成的零件加工[3]。数控转台是一台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的重要附件,可以说,加工中心的整体加工性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与数控转台的性能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4]。目前市场上一些数控转台内部传动机构的刚性差,使用后摩擦磨损较严重,从而导致数控转台的加工精度、分度精度、承载能力等等方面e笮阅懿⒉焕硐耄沟闷渌诘募庸ぶ行奈薹ù锏缴杓圃て诘男阅躘5,6]。因此,设计出加工精度高、轻量化、承载力大、结构刚度高等拥有良好性能的数控转台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提高转台自身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加工中心的整体性能[7,8]。下图 1-1、1-2 分别为常见的可倾式数控转台及立式数控转台实物图[9]。

数控转台,实物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现代加工中心在品种、性能、功能、适用性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正因如此,在机械加工行业中,现代加工中心逐渐取代了传统加工方式,成为主要的加工设备[1,2]。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加工中心需要加工的零件也越来越复杂,目前越来越多的加工中心能够快速准确的加工复杂的零部件,这样便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一些对零件表面要求苛刻的领域,可以做到传统工艺难以完成的零件加工[3]。数控转台是一台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的重要附件,可以说,加工中心的整体加工性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与数控转台的性能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4]。目前市场上一些数控转台内部传动机构的刚性差,使用后摩擦磨损较严重,从而导致数控转台的加工精度、分度精度、承载能力等等方面e笮阅懿⒉焕硐耄沟闷渌诘募庸ぶ行奈薹ù锏缴杓圃て诘男阅躘5,6]。因此,设计出加工精度高、轻量化、承载力大、结构刚度高等拥有良好性能的数控转台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提高转台自身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加工中心的整体性能[7,8]。下图 1-1、1-2 分别为常见的可倾式数控转台及立式数控转台实物图[9]。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6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志杰;;宽槽圆柱凸轮数控加工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年20期

2 黄雪锋;;对宽槽圆柱凸轮数控加工分析探讨[J];城市住宅;2008年06期

3 李彩琴,余小勇;行星轮系-圆柱凸轮机构在防盗盖封口机中的应用[J];轻工机械;2000年03期

4 高培仁;应瑞森;;圆柱凸轮廓线坐标的数值计算[J];包装与食品机械;1987年Z1期

5 曹巨江;肖正扬;彭国勋;;真空封缸机分度圆柱凸轮机构的CAD/CAM[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6 汤月祥;;加工圆柱凸轮的一种新方法[J];机械与电子;1989年04期

7 龚国贤;;圆柱凸轮的车削工具[J];机械制造;1989年01期

8 赵增墀;于宗清;;圆柱凸轮曲线的数控加工[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89年Z1期

9 潘旦君;陶伟;黄文宪;;圆柱凸轮廓形的测量方法和曲线拟合的计算机处理[J];机械科学与技术;1989年05期

10 高立婷;杨文敏;杨涛;王俊;陈梓川;;基于圆柱凸轮机构“8字”无碳小车设计[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徐健;薄玉成;常学芳;;固定圆柱凸轮特种自动机械降低功耗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陈学翔;;封闭圆柱凸轮槽车铣加工与沿曲面曲率进刀方法研究[A];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6年

3 徐健;薄玉成;常学芳;;固定圆柱凸轮特种自动机械降低功耗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刘志刚;徐文;;压模机圆柱凸轮机构的CAD/CAM[A];2017冶金企业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7年

5 葛正浩;蔡小霞;杨芙莲;;基于包络原理直动滚子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廓面设计的新方法[A];第五届全国凸轮机构学术会议暨中日凸轮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张云文;连景岩;;用圆向量函数法设计空间凸轮廓线[A];全国印刷、包装机械凸轮、连杆机构学术研讨会(第6届全国凸轮机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丽红;阎楚良;叶金鹏;马朋巍;王子戡;潘满;;QNZ15型家禽自动取内脏机设计与试验[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丽红;基于数字化设计的家禽取内脏机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瑞;新型圆柱凸轮传动式数控转台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卢小豪;圆柱凸轮无齿减速器的振动噪声分析及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3 舒欣;圆柱凸轮连续传动机构机电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4 张超洋;冗余结构圆柱凸轮机构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

5 温上琳;圆柱凸轮数控磨削加工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6 陈纪伟;圆柱凸轮柱塞泵动力学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7 张敏;穴盘苗移栽末端执行器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吴铁军;圆柱凸轮CAD/CAM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中南林学院;2005年

9 迟荣兰;非等径侧铣圆柱凸轮误差分析及刀位控制[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10 罗新俊;圆柱凸轮非等径加工研究与圆柱凸轮CAD/CAM系统开发[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22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622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d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