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45钢激光铬钼硼合金化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2:14

  本文关键词:45钢激光铬钼硼合金化工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利用CO2激光成套设备在45钢表面分别制备了铬、钼、硼及铬钼硼合金化层,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和成分配比等对合金化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激光铬钼硼合金化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在激光铬合金化中,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5.2kw,激光扫描速度8mm?s-1,预涂层厚度0.15mm,激光焦距330mm,搭接率30%。经最佳工艺参数得到的铬合金化层,其平均硬度为473HV,合金化层厚度为1350μm。热影响区厚度为120μm,硬度由表及里从473HV到201HV呈梯度分布。铬合金化层组织为含Cr的化合物层,以Fe-Cr、CrxFey等为主,合金化层组织形态为柱状晶,由表及里柱状晶逐渐变大。(2)在激光钼合金化中,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4.3kw,激光扫描速度8mm?s-1,预涂层厚度0.25mm,激光焦距330mm,搭接率30%。经最佳工艺参数得到的钼合金化层,其平均硬度为723HV,合金化层厚度为890μm。热影响区厚度约为120μm,硬度从723HV到203HV呈梯度分布。合金化层的组织是含Mo的化合物层,以Fe2Mo、FeMo、Mo2C为主,组织形态由表及里从等轴晶向柱状晶过渡。(3)在激光硼合金化中,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4kw,激光扫描速度8mm?s-1,KBF4添加量3wt.%,激光焦距320mm,搭接率30%,预涂层厚度0.15mm。经最佳工艺参数得到的硼合金化层,其厚度约为860μm,合金化层平均硬度达到1350HV。热影响区厚度约为100μm,硬度由1350HV到230HV呈梯度分布。硼合金化层组织为Fe2B及少量α-Fe,组织形态由表及里从胞状晶过渡到树枝晶。(4)在激光铬钼硼三元合金化中,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3.7kw,激光扫描速度8mm?s-1,铬钼硼添加量2:1:1,搭接率30%,激光焦距330mm,预涂层厚度0.15mm。经最佳工艺参数得到的合金化层,其平均硬度为970HV。热影响区硬度从970HV到230HV呈梯度分布。合金化层组织Cr、Mo、B的化合物层,由Fe2B、FeMo、Fe-Cr、Cr2B、Cr7BC4等组成,合金化层组织形态由表及里呈不规则胞状晶过渡到柱状晶。
【关键词】:45钢 铬钼硼 激光合金化 合金化层组织 显微硬度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74.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30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1-12
  • 1.2 激光合金化技术概述12-17
  • 1.2.1 激光合金化的原理12-13
  • 1.2.2 激光合金化的特点13
  • 1.2.3 激光合金化的工艺13-15
  • 1.2.4 激光合金化的设备15-16
  • 1.2.5 激光合金化的数值模拟16-17
  • 1.3 激光合金化的研究现状17-23
  • 1.3.1 激光合金化工艺研究现状17-21
  • 1.3.2 金属基涂层合金化的研究现状21-23
  • 1.3.3 非金属基涂层合金化的研究现状23
  • 1.4 激光合金化的应用研究23-27
  • 1.4.1 激光合金化在汽车零配件中的应用23-24
  • 1.4.2 激光合金化在轧辊中的应用24-25
  • 1.4.3 激光合金化在模具中的应用25-26
  • 1.4.4 激光合金化在齿轮中的应用26-27
  • 1.5 激光合金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27-28
  • 1.5.1 激光合金化存在的问题27
  • 1.5.2 激光合金化的发展趋势27-28
  •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8-30
  • 1.6.1 本文主要内容28-29
  • 1.6.2 试验方案及技术路线29-30
  • 第二章 试验条件及方法30-33
  • 2.1 试验条件30-31
  • 2.1.1 试验材料30
  • 2.1.2 试验设备30-31
  • 2.2 试验方法31-33
  • 2.2.1 激光合金化31
  • 2.2.2 金相组织观察31-32
  • 2.2.3 合金化层物相分析32
  • 2.2.4 显微硬度的检测32-33
  • 第三章 45钢激光铬合金化的工艺研究33-41
  • 3.1 前言33
  • 3.2 激光铬合金化的工艺优化33-38
  • 3.2.1 激光功率对铬合金化层硬度及厚度的影响33-35
  • 3.2.2 激光扫描速度对铬合金化层硬度及厚度的影响35-36
  • 3.2.3 预涂层厚度对铬合金化层硬度及厚度的影响36-38
  • 3.3 激光铬合金化的组织及物相分析38-39
  • 3.4 铬合金化的显微硬度分析39-40
  • 3.5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45钢激光钼合金化的工艺研究41-49
  • 4.1 前言41
  • 4.2 激光钼合金化的工艺优化41-45
  • 4.2.1 激光功率对钼合金化层硬度及厚度的影响41-42
  • 4.2.2 激光扫描速度对钼合金化层硬度及厚度的影响42-44
  • 4.2.3 预涂层厚度对钼合金化层硬度及厚度的影响44-45
  • 4.3 激光钼合金化的组织及物相分析45-47
  • 4.4 钼合金化的显微硬度分析47-48
  • 4.5 本章小结48-49
  • 第五章 45钢激光硼合金化的工艺研究49-57
  • 5.1 前言49
  • 5.2 激光硼合金化的工艺优化49-54
  • 5.2.1 激光功率对硼合金化层厚度及硬度的影响50-51
  • 5.2.2 激光扫描速度对硼合金化层厚度及硬度的影响51-52
  • 5.2.3 催化剂KFB4添加量对硼合金化层厚度及硬度的影响52-54
  • 5.3 激光硼合金化的组织及物相分析54-56
  • 5.4 硼合金化的显微硬度分析56
  • 5.5 本章小结56-57
  • 第六章 45钢激光铬钼硼多元合金化的工艺研究57-64
  • 6.1 前言57
  • 6.2 激光铬钼硼多元合金化的工艺优化57-60
  • 6.2.1 激光功率对合金化层硬度的影响58-59
  • 6.2.2 激光扫描速度对合金化层硬度的影响59
  • 6.2.3 铬钼硼成分配比对合金化层硬度的影响59-60
  • 6.3 激光铬钼硼合金化的组织及物相分析60-62
  • 6.4 铬钼硼合金化的显微硬度分析62-63
  • 6.5 本章小结63-64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64-67
  • 7.1 结论64-65
  • 7.2 展望65-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2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春,单际国,任家烈;聚焦光束合金化工艺对合金化层成型及显微组织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3年12期

2 张思玉;郑克全;田良鸿;;铬碳合金层组织和性能随激光扫描速度的变化[J];激光技术;1989年03期

3 中野;祖淑华;;合金化镀锡板的性能[J];武钢技术;1990年10期

4 崔心荣;;用超声波检查轴瓦白合金层质量[J];新技术新工艺;1992年03期

5 李慧中,唐世恭,李友荣;铸件表面合金层制造工艺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年04期

6 黄清安;高翠琴;钟满强;陈永言;左正忠;;电沉积锌-磷合金的研究[J];材料保护;1993年03期

7 徐波;化学镀Ni-P合金的性能研究[J];云南冶金;2000年03期

8 李焰,魏绪钧,冯法伦;锌铝合金热镀层合金层生长影响因素的研究[J];矿冶;2001年01期

9 王琥;黄积荣;张兆云;;铸铁件的表层合金化[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10 J.Folkes ,林永新;钛合金的激光表面熔化和合金化[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8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国;冯强;;客车钢板合金化镀层对防腐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2 马幼平;杨蕾;李泽宇;卢少龙;;扩渗时间对纯镁表面扩渗合金层形成行为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3 蔡文这;黄忠诚;李汝桐;;激光被覆含氮合金层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李宁;黄久贵;周德瑞;黎德育;Kurachi Mitsuo;;锡铁合金层表面灰色斑点的发现及其对耐蚀性的影响[A];2002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黄久贵;李宁;周德瑞;吴林;;锡铁合金层厚度的控制及其耐蚀性[A];2001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伟;孙东跃;叶良武;楼程华;孔凡志;姚建华;;40Cr钢表面激光超细WC合金化组织与性能的研究[A];第十五届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暨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三十周年纪念活动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张恒;李安平;黄宁;潘应君;徐峰;;热喷涂Zn-Al合金的特性[A];第四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黄久贵;李宁;吴林;周德瑞;黎德育;;镀锡钢板锡铁合金层的厚度与结构及其耐蚀性[A];2001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吝章国;孙海燕;徐斌;蒋建朋;闫磊;武海红;;基板纵裂与镀锌条状凸起关系的探讨[A];2009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10 徐晋勇;高原;黄伟;恽志东;徐重;;表面高Cr高C合金层摩擦性能的研究[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兼具光学反射及半穿透的薄膜合金基材[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2 ;兼具光学反射及半穿透的薄膜合金基材[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3 ;高耐蚀化学镀镍磷合金新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4 ;防腐涂层[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彦文;合金化镀锌板镀层抗粉化性能及相关工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田永生;钛合金表面激光硼碳氮合金化层的组织结构与耐磨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吴红艳;Ti_2AlNb基合金等离子表面合金化及摩擦学行为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杨晓红;镁合金的稀土元素合金化及复合材料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冷崇燕;Ta和Ag离子注入Ti6A14V合金表面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振霞;钛合金表面Ni改性层韧性及耐磨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7 杨可;氮合金化堆焊硬面合金及其冶金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杰;热浸镀锌及其合金海水中腐蚀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9 于金库;结晶器铜板镀覆Ni-Fe合金新工艺及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10 汤慧萍;汽车用粉末冶金Ti-Fe-Mo-Al合金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帆;固—液掺杂稀土La-TZM合金制备及其高温抗氧化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曹正;Nb-Ti-Si合金表面Mo-Si-B涂层的制备及其氧化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孙日伟;高熵合金渗碳、铝组织及性能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4 谷丽;新型γ-TiAl基合金片层细化及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赵娟;离子液体中电沉积Zn合金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一磊;钛磷对Fe-Zn合金层生长及硅钛对ZAM镀层组织影响的研究[D];常州大学;2015年

7 李传康;17-4PH不锈钢激光固溶合金化复合强化的微观机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8 董泽;Zr17Ti74Al6V4合金双辉等离子表面渗铁及其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9 孟凡曼;Zr-8Al合金化学复合镀Ni-P-ZrO_2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10 代春朵;304不锈钢/SiC连接用Al合金及连接工艺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45钢激光铬钼硼合金化工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62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f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