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Al-Ti-O金属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9 15:03
【摘要】:金属的腐蚀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造成灾难性重大事故,因此,金属材料的防腐蚀研宄长期以来是材料领域的研宄热点。氧化物陶瓷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有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防护涂层。然而,由于膨胀系数存在差异,氧化物陶瓷与金属基体在结合过程中仍然存在结合力差的问题。钛酸铝(Al_2TiO_5)是一种典型的氧化物陶瓷材料,由于具有耐腐蚀、熔点高、热膨胀系数低、抗热震性能优异等优点,在金属材料腐蚀防护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以316L不锈钢为基体,通过Al、Ti双靶共溅射制备了Al-Ti薄膜。然后,在空气气氛下对Al-Ti薄膜进行热处理,最终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Al-Ti-O薄膜。研宄了Ti含量、基体温度和溅射气压等工艺参数对薄膜的形貌结构、结晶性、物相结构的影响规律。通过测试极化曲线、交流阻抗以及腐蚀形貌分析,研究了Al-Ti-O薄膜的耐腐蚀性能。主要研宄内容与结果如下:(1)Ti含量影响Al-Ti-O薄膜的形貌、晶体结构、孔隙率以及薄膜耐腐蚀性能。通过控制Ti靶的溅射功率,制备了Ti含量不同的A1-Ti-O薄膜。当沉积到基体表面的Al、Ti原子有序化程度较高时,薄膜倾向于岛状生长,并且结晶性增加。Al-Ti薄膜在空气中非常容易被氧化,热处理工艺使薄膜氧化更严重,同时薄膜的结晶性增加、薄膜内的缺陷减少。Al-Ti-O薄膜结晶生成的主要物质是Al_2TiO_5、Al_2O_3、TiO_2。薄膜的厚度会随着Ti靶功率的增加而增厚,热处理工艺使薄膜的厚度增加了约90 nm。Ti含量影响薄膜的孔隙率。Al-Ti-O薄膜的耐腐蚀性不仅受薄膜物相结构的影响,也受薄膜孔隙率的影响。在Ti靶功率为210 W制备的Al-Ti-O薄膜的腐蚀电流密度为6.7 nA·cm~(-2),孔隙率为5.92%,薄膜的耐腐蚀性能最好。(2)基体温度影响Al-Ti-O薄膜的形貌、晶体结构、孔隙率以及薄膜耐腐蚀性能。通过控制316L基体的温度,在不同基体温度下制备了Al-Ti-O薄膜。研究发现,随着基体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生长方式从岛状生长转变为层状生长最后变为岛状生长,并且薄膜的结晶性增加。热处理工艺会使薄膜铽化史严屯,并且热处理后薄膜的结晶性增加。Al-Ti-O薄膜结品生成的k要物质为Al_2TiO_5、Al_2O_3、TiO_2。基体温度对薄膜的厚度影响较小,热处理后薄膜厚度增加了约为90 nm。基体温度对薄膜的孔隙率的影响较大,温度越高薄膜的孔隙率越小。Al-Ti-O薄膜的耐腐蚀性随着制备薄膜的基片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薄膜的耐腐蚀性主要受孔隙率的影响。在基片温度400℃下制备的Al-Ti-O薄膜的腐蚀电流最小(2.66 nA·cm_(-2)),孔隙率最小(1.73%),耐腐蚀性能最好。(3)溅射气压影响Al-Ti-O薄膜的形貌、晶体结构、孔隙率以及薄膜耐腐蚀性能。研究发现,随着溅射气压的升高,薄膜的生长方式从岛状生长转变为层状生长最后变为岛状生长,并且薄膜的结晶性降低。热处理工艺会使薄膜氧化更严重,并且热处理后薄膜的结晶性增加,薄膜的厚度也会有所增加。薄膜结晶生成的主要物质为Al_2TiO_5、Al_2O_3、TiO_2。溅射气压对薄膜的孔隙率影响较小,孔隙率随着溅射气压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Al-Ti-O薄膜的耐腐蚀性随着制备薄膜的溅射气压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薄膜的耐腐蚀性主要受薄膜孔隙率的影响。溅射气压0.4 Pa制备的Al-Ti-O薄膜的腐蚀电流密度为1.97 nA·cm-2,孔隙率为0.94%,薄膜的耐腐蚀性能最好。
【图文】:

二元相图,二元相图,钛酸铝陶瓷


逡逑图1.1钦酸铝陶瓷晶体的结构示意图M逡逑Figure邋1.1邋Sketch邋map邋of邋the邋AI2T1O5邋structure1331逡逑2015*C ̄ ̄I逦*逦'逦*逦*邋丨八-本逡逑2000邋/邋、\邋\逡逑X邋muid逦、)逡逑\逦^20-C[__V逡逑1900邋^逡逑逦1840邋(逦4-逦IS45-C逡逑AI2O3.邋Q邋AI2D1.邋Tib;逦、\邋j邋Liquid逡逑1800逦1820.d\、逡逑A+03逦P邋A1203.Ti02\逦/邋^逡逑^邋AI2O3邋T1O2逦^Liquid邋1705邋v\/邋Liquid逡逑1700逦逦^逦逡逑p邋A!203.Ti02+Ti02逡逑1邋I邋1邋I邋I邋1邋I邋I邋I邋I邋I逡逑AI2O3逦20逦40逦60逦80逦TiOz逡逑图1.2Ab03-Ti02的二元相图133丨逡逑Figure邋1.2邋Phase邋diagram邋of邋the邋Al203-Ti02邋system13”逡逑1.2.2钛酸铝陶瓷的特性与应用逡逑钛酸铝陶瓷具有抗渣、耐酸碱腐蚀、对玻璃熔体浸润性差和耐侵蚀的特点,逡逑同时还有很低的热膨胀系数、较高的熔点、优良的抗热震性能和热导率的特点,逡逑因此钛酸铝陶瓷材料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化工、冶金、陶瓷、汽车和环保等领域逡逑中的一些耐高温、耐腐蚀和抗热震等苛刻的环境中。逡逑例如,作为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保护涂层,防止从SiN4、SiC等陶瓷逡逑材料的高温氧化和热盐腐蚀[34_361及作为其热障涂层[371。在冶金行业中,钛酸铝逡逑3逡逑

示意图,示意图,靶材,基片


空室内壁及靶源阳极上。而Ar+离子在高压电场加速作用下,与靶材撞击导致逡逑靶材表面的原子吸收离子的动能而脱离原晶格束缚,呈中性的靶原子逸出靶材逡逑的表面飞向基片,并在基片上沉积形成薄膜(图1.3,磁控溅射原理示意图)「2'731。逡逑磁场的加入提高了电子与氩原子碰撞的几率,进而促进了电离的发生,,靶材表逡逑而的等离子体区域内电离后再次产生的电子也加入到碰撞的过程屮,使得碰撞逡逑的机率提高好几个数量级,从而磁控溅射沉积速率与没有磁拧钤结构的溅射相逡逑比得到/极大的提高|74_76]。逡逑7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17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真正的“金属色”[J];流行色;2017年06期

2 罗文秀,淳于宝珠;用MO-CVD技术制备金属氧化物薄膜及其光电化学行为[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8年01期

3 叶志镇;唐晋发;;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淀积氧化物光学薄膜和成膜过程的反应动力学[J];激光与红外;1988年08期

4 黄芳龙,陈旦初;金属氧化物薄膜的超声雾化喷涂[J];太阳能学报;1989年04期

5 谭辉,陶明德,韩英,张寒;射频溅射CoMnNi氧化物薄膜结构研究[J];半导体学报;1989年07期

6 谭辉;陶明德;韩英;;CoMnNi氧化物薄膜的电阻温度特性[J];仪表材料;1989年05期

7 余秀文;涂金属氧化物薄膜的玻璃[J];玻璃与搪瓷;1979年01期

8 孙世杰;铝粉表面的氧化物薄膜对烧结和抗拉强度的影响[J];粉末冶金工业;2004年04期

9 李青会,干福熹;可用于光存储的氧化物、次氧化物薄膜材料的研究及发展[J];光学技术;2002年01期

10 吴晔峰;张保红;;铜锌合金表面氧化物薄膜的形成与微观结构研究[J];河北冶金;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逢彬;汪勇;;以溶胀介孔化的嵌段共聚物为模板用原子层沉积方法制备三维连通的介孔氧化物薄膜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吴良专;余愿;只金芳;;柔性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的化学镀[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7分会:能源纳米科学与技术[C];2014年

3 刘卫国;张伟;周顺;高爱华;;复合氧化物薄膜的金属有机物化学相沉积技术[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赵凯;田戡;陈蓉;;低温原子层沉积氧化物薄膜工艺和性能的研究[A];TFC'15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黄宁康;汪德志;杨斌;雷家荣;;纳米锆氧化物薄膜的制备[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6 杨国桢;吕惠宾;周岳亮;陈正豪;崔大复;李林;;激光分子束外延制备氧化物薄膜研究[A];第三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7 张宏斌;祝要民;裴世轻;李董轩;赵胜利;;锡基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2007年

8 韩高荣;高倩;;纳米氧化物薄膜的浮法在线制备、微结构与稳定性[A];2015年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论文专集[C];2015年

9 刘俊明;;复杂多元氧化物薄膜材料的脉冲激光沉积[A];中国真空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赵昆;黄延红;封家峰;吕惠宾;;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的超快光电响应[A];2005年中国固体科学与新材料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汪永安;科学家首次在氧化物薄膜中直接观测到斯格明子[N];安徽日报;2018年

2 记者 徐海涛;我学者在氧化物薄膜中直接观测到“斯格明子”[N];科技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王之康 通讯员 杨丽可 陈伟;林媛:抢占科技新高地的“巾帼奇兵”[N];中国科学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盛利;她一招驯服敏感材料里的“势利眼”[N];科技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骥;几种钙钛矿氧化物薄膜、超晶格的电、磁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2 蔡嵩骅;新颖二维氧化物薄膜与功能器件的原子尺度透射电镜原位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3 高沛雄;氧化物电子墨水及其薄膜晶体管制备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4 李育智;溶液加工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器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5 赵晨威;掺杂氧化物薄膜光电性能和氧化铝基底金属薄膜生长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

6 薛武红;氧化物薄膜中电场对离子输运过程的调控及纳米结构的构建[D];山西师范大学;2018年

7 刘奇;多铁性氧化物异质结的界面效应及相关器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8 顾文;层状铁电氧化物Bi_6Fe_2Ti_3O_(18)的结构调控和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9 谢继浩;电场和光对氧化物薄膜磁性调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10 翟学珍;窄带隙多铁性氧化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想;Al-Ti-O金属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2 杨成鹏;钙钛矿氧化物薄膜微观结构及其电学、磁学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3 王涛;基于范德华外延的柔性单晶氧化物薄膜及器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孙浩滢;氧化物界面的精确制备与氧化物二维材料的探索[D];南京大学;2019年

5 沈宇;射频磁控溅射制备铜氧化物薄膜[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6 郝丽华;黄铜基底上制备铜/锌复合氧化物薄膜及光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8年

7 彭芮之;氧化物瞬态特性及其薄膜晶体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齐志辉;氧化物薄膜光电性质的界面调控[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刘长青;钐系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年

10 李倩雯;医用钛表面镁铁层状双氢氧化物薄膜构建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年



本文编号:2656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656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f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