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钢-Al-5Gr复合板半固态铸轧成形与后处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12:20
【摘要】:钢背铝石墨复合板兼具钢的高强度、高刚度和铝石墨材料导热快、质量轻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新型轴瓦材料,其需求领域遍布民用和军工行业。为了进一步提高钢背铝石墨复合板的界面结合性能,本文对其开展了半固态铸轧成形与后处理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在Al-5Gr半固态浆料的制备研究中,利用机械电磁复合搅拌技术制备了石墨颗粒分布均匀的Al-5Gr半固态浆料,得到了固相率对石墨颗粒分布的影响规律。在钢-Al-5Gr半固态铸轧成形研究中,首先进行了热流耦合数值模拟,初步确定了半固态铸轧工艺参数的范围;然后以该范围作为参考开展了钢-Al-5Gr半固态铸轧复合研究:①开展了半固态铸轧复合界面力学性能研究,得到了固相率、铸轧速度、钢板预热温度与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的关系;②开展了半固态铸轧复合界面组织结构研究,确定了半固态复合界面的构成,提出了复合板界面结构形成机理;③基于响应面近似模型和模拟退火算法,优化了半固态铸轧复合成形工艺,得到了复合板界面力学性能最好的条件。在钢-Al-5Gr半固态铸轧复合板的去应力后处理研究中,首先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复合板的小变形轧制处理进行数值模拟,初步确定了压下率的合理范围;然后以该范围作为参考开展了钢-Al-5Gr半固态铸轧复合板的小变形轧制后处理研究,明确了压下率与复合板界面剪切强度的关系,得到了界面剪切强度最大的小变形轧制后处理工艺条件。本研究采用半固态复合模式,得到了铁铝化合物与铁铝固溶体交替构成的新型界面结构,消除了铁铝化合物厚层对界面的脆化作用。采用小变形轧制处理,消除了界面残余应力,进一步提高了界面力学性能,为提升钢背铝石墨复合板成形质量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为扩大钢背铝石墨复合板在各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图文】:

示意图,轧制复合,示意图


轧制复合法被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国广泛应用在军事和工业的复合材料制作中。逡逑轧制复合法是将钢板与铝合金板一同送入轧机,,利用轧辊施加的压力,达到逡逑钢板与铝合金覆层结合、形成复合板的目的。轧制复合法的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逡逑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7_[9],轧制复合法的作用原理是基于裂口机制.?利用逡逑轧机的强大压力作用造成基材和覆层金属的塑性变形,使得金属表层的复合面破逡逑裂,破裂而出的活化的金属相互接触逐渐结合,然后通过后续的热处理使得结合逡逑面扩大,界面结合更为牢固。此外,由于异种金属变形抗力、热膨胀系数等参数逡逑的不匹配,轧制复合过程中会产生残余应力,也需要通过热处理来消除。一般来逡逑讲,轧制复合的整体工艺流程由“表面预处理”、“轧制复合”、“扩散退火”逡逑三部分组成。逡逑澊含金板逡逑轧机逡逑钢板*合板收卷机逡逑图1-2轧制复合示意图逡逑Fig.邋1-2邋Schematic邋diagram邋of邋the邋roll邋bonding邋processing逡逑以金属学的观点可以将轧制复合分为热轧和冷轧,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逡逑冷轧

示意图,爆炸复合,示意图


(2)爆炸复合法逡逑该方法利用炸药在轰爆瞬间引发的高能脉冲力,压迫基材和复合材料相互撞逡逑击,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实现金属的结合,详见图1-3。最早有文献记录的爆炸复合逡逑实验是于1944年由美国的CarlL.邋R.邋[18】完成的。1957年,美国的Philipcbuk成功逡逑实现了该方法的工业化应用,并申请了相关专利[19]。此后,英国、前苏联、德国、逡逑曰本等国家相继对其展开研究。爆炸复合技术投入工业应用并迅速发展,.19世纪逡逑70年代初,美国爆炸复合材料己接近年产5万吨,到90年代,年产量已超过百万逡逑吨。逡逑丨…,丨炸药逡逑.邋■邋1邋:、邋:一逡逑图1-3爆炸复合示意图逡逑Fig.邋1-3邋Schematic邋diagram邋of邋the邋explosive邋bonding逡逑我国对爆炸复合法的研究起步于19世纪中期,并在上世纪中后期趋于成熟。逡逑目前对爆炸复合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瞬时高温高压对复合成形的作用机理和复逡逑合界面的形成机理等方面[2Q][21][22]。逡逑在爆炸引发的高压脉冲载荷作用下,基板和覆板内表面金属瞬间形成射流,逡逑形成与爆炸冲击波阵面形状一致的正弦波形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33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达;王洪斌;张利阳;曹立亭;;基于有限元法的铸轧速度对7050铝合金温度和应力的影响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20期

2 李怀武;任书卿;;提高铸轧坯料质量降低双零铝箔针孔率[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2年02期

3 饶竹贵;杨钢;孙力军;岳有成;;双零铝箔铸轧工艺对其坯料质量影响的简述[J];云南冶金;2011年06期

4 赵宏建;;浅谈铸轧坯料生产如何提高产品质量[J];中华民居;2011年11期

5 李平;张雨平;;减小铝合金铸轧卷裂边的措施[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9年05期

6 李永春;黄金法;侯波;;降温提速提高铸轧带材质量的工艺研究[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9年08期

7 张国良;王志勇;;铝薄带快速铸轧技术研究[J];有色金属加工;2008年05期

8 ;沁澳铝业公司建铸轧厂[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8年06期

9 苏基协;李晓谦;马维策;;铝合金连续铸轧过程直接热-力耦合数值模拟研究[J];上海有色金属;2008年03期

10 刘晓波;邹圆刚;马善红;;不同铸轧条件下铸轧区温度场分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焱彬;凌玉华;廖力清;杨欣荣;;铝电磁铸轧原理及其控制优化策略[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许光明;江定辉;李金涛;崔建忠;;电磁铸轧5182铝合金组织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3 张自品;;铸轧法生产3105合金的工艺优化配置[A];2011全国铝及镁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永春;黄金法;侯波;;降温提速提高铸轧坯料质量的工艺研究[A];2008年全国铝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伟华;李晓谦;;辊套材料对铸轧区磁感应强度的影响[A];全国第十二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建增;司圣杰;;电解铝液直接生产铸轧铝板带箔坯料[A];2011全国铝及镁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慧强;蔡健;潘学民;;电解铝液直接铸轧节能措施及效果[A];2011全国铝及镁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年春;毛大恒;;电磁铸轧铸嘴区电磁场分布规律及其作用分析[A];2008年全国铝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田照耀;廖力清;刘建良;;铝电磁场快速铸轧过程的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邸洪双;王廷溥;苗雨川;鲍培玮;王国栋;刘相华;;双辊薄带钢铸轧工艺稳定性分析[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友存 摘译;CASTRIP〖TPCYJB20091027C02500BT〗直接铸轧工艺最新发展[N];中国冶金报;2009年

2 梁国峰;抚铝新铸轧生产线国内领先[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3 ;国家科技支撑连续铸轧专题通过国家级验收[N];经理日报;2009年

4 杜凤山 孙明翰 孙静娜;双辊薄带振动铸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7年

5 侯发山;银湖铝业巩义分公司大型铸轧板坯生产线投产[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6 陈光明;鞍钢造出世界领先铸轧生产线[N];经济参考报;2002年

7 张凤泉;双辊薄带铸轧技术最新进展及产业化问题探讨[N];世界金属导报;2017年

8 何安瑞 宋勇 郭强 吕志民;向“炼铸轧一体化”要效益[N];中国冶金报;2014年

9 蔺乾 谢毅;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项目开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6年

10 汪恒玉 李瑞华;洛铜独创“一机双带”新工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莎莎;钢-Al-5Gr复合板半固态铸轧成形与后处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2 毛志平;铜铝铸轧复合板界面结构演变及结合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3 苏鑫;7075铝合金电磁铸轧工艺及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4 湛利华;铝合金连续铸轧过程流变行为研究及热—力耦合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5 胡仕成;连续铸轧流变界面热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彭成章;铝双辊铸轧过程数值模拟及工艺因素对纯铝带坯显微组织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4年

7 张璋;超薄快速铸轧的凝固前沿计算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张颂阳;半固态镁合金铸轧板带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王文明;铝带坯双辊铸轧系统热力耦合行为及板形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张莹;半固态AZ91D镁合金流变铸轧成形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博;铸坯角部形状对板材边部折叠缺陷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2 谭贝;脉冲电流铸轧5052铝合金组织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3 张翼

本文编号:2666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666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9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