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双机架可逆冷轧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03:05

  本文关键词:双机架可逆冷轧机控制系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冷轧带钢的厚度精度是衡量带材质量的重要指标,带材的自动厚度控制是冷轧生产中的不断研究和发展的关键技术。张力控制在轧机的自动厚度控制和板形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双机架可逆冷轧机是单机架可逆冷轧机和多机架连续冷轧机的综合产物。它既有单机架可逆冷轧机产品多样性的优点,又有多机架连轧机的高产量、高效率的优点。由于其投资低(与多机架连轧机比较),效率高(与单机架可逆冷轧机比较),双机架可逆冷轧机在我国中小型冷轧钢厂中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双机架可逆冷轧机虽然有着良好的性能,但其自动化控制系统却高于单机架可逆轧机和多机架连轧机。既要兼顾单机架轧机的可逆性,又要兼顾多机架连轧机的连续性。轧机控制设计采用集散式设计。轧线采用二级计算机控制预留三级自动化控制接口。其中二级为过程自动化,设计工艺工程师站和电气工程师站,过程自动化主要完成工艺工程师预设定轧机参数和轧制程序存储,物料跟踪,事故报警的显示及打印等功能;一级为基础自动化,基础自动化PLC主要完成逻辑顺序控制,传动设备速度设定控制,液压AGC控制,机组张力控制等。系统设计时由于数据量大,可编程控制器选择西门子公司S7-400系列,直流传动器选择西门子公司6RA70,远程I/O为ET200M。上位机组态软件选择西门子公司Step7-5.4。可编程控制器间和上位机通讯采用工业以太网,可编程控制器、传动设备及远程I/0间通讯采用西门子通讯的Profibus-DP。通过现场调试及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去到的设计方法能有效的对板材的厚度、张力、板型及轧线的速度进行控制,轧机在试运行阶段就能达到满负荷的70%,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自动厚度控制 张力控制 板形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333;TP273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4
  • 1.1 国内冷轧生产概况10
  • 1.2 冷轧带钢厚度控制概况10-12
  • 1.2.1 轧机辊缝控制技术的发展10-11
  • 1.2.2 自动厚度控制的发展11-12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2-14
  • 2. 厚度自动控制14-30
  • 2.1 厚度控制理论简述14-17
  • 2.1.1 金属应力及弹跳方程14-17
  • 2.1.2 P-h图17
  • 2.2 轧制中产生厚度偏差的原因17-21
  • 2.2.1 初始辊缝对厚度的影响17-19
  • 2.2.2 轧机模数对厚度的影响19
  • 2.2.3 入口厚度对出口厚度的影响19-21
  • 2.2.4 带钢变形抗力对成品厚度的影响21
  • 2.3 厚度控制的方法21-25
  • 2.3.1 通过调节辊缝的方法21-23
  • 2.3.2 调节张力改变厚度偏差23-24
  • 2.3.3 调节轧制速度调整厚度24-25
  • 2.4 冷轧机自动厚度控制策略25-28
  • 2.4.1 前馈AGC25
  • 2.4.2 监控AGC25-26
  • 2.4.3 反馈AGC26
  • 2.4.4 厚度计式AGC26
  • 2.4.5 张力AGC26-27
  • 2.4.6 秒流量AGC27-28
  • 2.5 几种补偿方法28
  • 2.6 本章总结28-30
  • 3. 双机架可逆冷轧机控制系统概述30-34
  • 3.1 双机架可逆冷轧机概述30-33
  • 3.1.1 机组装机水平31-32
  • 3.1.2 冷轧机组工艺简述32-33
  • 3.2 双机架可逆冷轧机系统组成33-34
  • 4. 速度AGC与张力AGC控制算法34-46
  • 4.1 相关算法简介34-37
  • 4.1.1 PID控制34-35
  • 4.1.2 模糊控制35-36
  • 4.1.3 Fuzzy-PI调节器36-37
  • 4.2 基于PID控制的双机架可逆冷轧机控制系统设计37-43
  • 4.2.1 控制原理图37
  • 4.2.2 系统图说明37-39
  • 4.2.3 控制系统功能实现描述39-40
  • 4.2.4 相关参数计算40-43
  • 4.3 Fuzzy-PI调节器在AGC系统中的应用43-46
  • 5. 板形控制46-50
  • 5.1 板形控制系统的组成46-47
  • 5.1.1 工作辊正负弯辊系统46-47
  • 5.1.2 中间辊正弯辊系统47
  • 5.1.3 中间辊窜辊系统47
  • 5.1.4 带钢板形测量辊47
  • 5.2 板形控制原理47-49
  • 5.3 板形控制系统的优点49-50
  • 6. 总结与展望50-51
  • 6.1 总结50
  • 6.2 研究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54
  • 作者简介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晔;;六辊钢带可逆冷轧机传动电控系统[J];有色金属加工;2004年05期

2 郑小利;;多辊可逆冷轧机控制系统[J];河南科技;2006年06期

3 李艳杰;刘俊清;黄轶;;欧陆590在可逆冷轧机张力控制上的应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沈继程;矫志杰;王国栋;;应用简单迭代法进行可逆冷轧机负荷分配计算[J];钢铁研究学报;2007年03期

5 安连祥;赵海斌;谢涛娟;秦峰;;自动停车在可逆冷轧机控制系统上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13期

6 楚子林;张向前;;可逆冷轧机电控系统几个问题的探讨[J];电气传动;2007年06期

7 陈愉;姜艳霞;;高精度四辊可逆冷轧机组的自动控制[J];重型机械科技;2007年03期

8 郑岗;严敏;杜金华;张捷;高林林;赵团民;;可逆冷轧机过程自动化系统的研发[J];重型机械;2011年04期

9 祝根莲;杨小勇;;工业以太网在多台六辊可逆冷轧机组中的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年08期

10 亓萌;;二级系统在六辊可逆冷轧机上的应用[J];中国重型装备;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文;马永乐;;六辊可逆冷轧机液压AGC系统[A];2009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高为树;;双机架可逆冷轧机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A];2008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8年

3 许树杭;张立根;代学智;;单机架可逆冷轧机的厚度控制分析与应用[A];2011年河北省冶金信息化自动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颖宏;常瑶;祝淑萍;;铜板带可逆冷轧机AGC厚控系统[A];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7)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董逵;陈磊;;单机架可逆冷轧机张力控制系统[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张明利;张东博;;关于HC六辊可逆冷轧机横移装置的技术改进[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郝宏昭;米进周;;六辊可逆冷轧机横移/弯辊系统的控制[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徐平;王丹威;;MSB-6C-900A六辊可逆冷轧机张力控制系统[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9 米进周;;AGC控制系统在六辊可逆冷轧机组中的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金东海;;1500mm双机架可逆冷轧机组的自动化控制[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夏杰生;国产14辊可逆冷轧机场威海外[N];中国冶金报;2004年

2 夏杰生;14辊可逆冷轧机在甬金“梅开二度”[N];中国冶金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光;六辊可逆冷轧机辊系结构参数影响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丁勇;双机架可逆冷轧机控制系统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3 肖s,

本文编号:271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71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6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