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超低碳钢的块状相变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01:22
   为了研究超低碳钢中的块状相变特征、影响因素、动力学及性能,通过热膨胀、热压缩及高温金相原位观察等试验,以纯铁、IF钢及铁素体不锈钢为对象进行了研究。连续冷却试验结果显示,纯铁及超低碳IF钢均得到两种形态的块状铁素体:过冷度为20~115℃时,铁素体为晶界较光滑的多边形状(F_p);过冷度大于200℃时,得到晶界不规则、亚结构较丰富的铁素体(F_S);两种铁素体均可以跨越母相晶界生长,无特定的位向关系,均符合块状相变的特征;通过OM、TEM形貌及EBSD取向分析,确定在0.5~30℃/s冷速范围内,铁素体不锈钢的γ→α转变也可以通过块状相变生成铁素体。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尺寸、较快的冷速、过量的Nb及形变可以促进F_S铁素体的生成,硬度和强度也因此提高。0.52Nb-IF钢淬火可全部获得F_S铁素体,比其退火态等轴铁素体的屈服强度提高1.7倍,强化机制主要为亚结构强化,其强化增量可达到270 MPa。动力学计算结果显示,块状相变界面移动速率受降温度速率、Nb溶质含量及变形的影响。其中,纯铁F_p块状铁素体的界面移动速率为0.5×10~(-5)m/s;0.52Nb-IF钢中3~30℃/s冷速范围内的F_S块状铁素体界面移动速率为0.65~6.2×10~(-5)m/s。通过原位金相观察可以测出升温过程α→γ_m块状转变的动力学,其中0.52Nb-IF钢在过热度为18℃时开始在晶角形核,γ_m长大速率为5~10μm/s;由于缺乏溶质的影响,0.07Ti-IF钢的γ_m长大速率可达到30μm/s。热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在临界温度区形变可诱导块状相变,并具有软化效应,使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持续下降。形变诱导块状相变铁素体沿形变晶界呈成长条状,与传统的形变诱导铁素体晶粒细化现象不同。
【学位单位】:钢铁研究总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G142.31
【部分图文】:

转变温度,冷速,温度,相变


图 1-3 Fe-C 合金相变温度(a) 不同冷速的转变温度[25];(b)相变平台温度随碳含量的变化[10]形变可能诱发块状相变,如 Ok 等[57]对 0.15C 钢的研究发现,在 T0温度形时可以发生块状转变,区别于传统的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DIFT)主要是与 T

照片,组织光学,块状铁素体,照片


现同样的现象。1.2.3 显微组织特征图1-4为不同成分钢的块状组织形貌[60-62],均具有不规则的晶界。图1-4(b)为跨越母相晶界的现象,长大过程为非共格(IC)界面的移动,同时共格(C)界面可能通过台阶机制保持跟进。图1-4(d)为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经过变形后以较快冷速得到的组织形貌,Cizek[62]认为是准多边形铁素体(QF)及粒状铁素体(GF)的组合,QF即为块状铁素体,而Roberts[63]曾报道该成分的块状相变特征,因此GF也应为块状转变而得。事实上

形貌,块状铁素体,形貌,孪晶


图1-7 图5 Fe-15%Ni的块状铁素体TEM形貌[77](a)明场像;(b) 对应的衍射斑于有色合金的层错能较小,其块状组织中常出现孪晶[76]。高锰钢的变( →γm)组织可存在孪晶[78],也有在稀土高纯超低碳钢的块状晶的报道,如图1-8所示[68]。图1-8 图6 Fe-0.029La-0.011C钢块状相变孪晶[68](a)块状相TEM组织;(b)孪晶片;(c)孪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明生;李桂兰;张洪波;田志凌;韩冰;;冷轧退火含磷高强IF钢的组织和性能[J];钢铁研究学报;2015年12期

2 张丽芳;周严;乔志霞;宁保群;;T91钢连续冷却过程中马氏体相变动力学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5年S2期

3 苗晓;王新宇;胡志强;;磁屏蔽用高磁导率电磁纯铁研究与开发[J];电工材料;2015年05期

4 常颖;王存宇;李晓东;杨洁;赵坤民;胡平;董瀚;;Q-P-T制备高强钢的马氏体形成激光共聚焦观察和力学性能测定[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5年07期

5 肖冬玲;常书战;;汽车用高强IF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4年18期

6 孙莹;于庆波;;多边形铁素体含量对X60、X70管线钢DWTT断口纤维率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4年03期

7 陆恒昌;麻永林;王权;邢淑清;;高精度SH-CCT曲线绘制方法探索[J];电焊机;2013年11期

8 郑淮北;叶晓宁;张雪峰;江来珠;刘振宇;王国栋;;12%Cr铁素体不锈钢粗晶区组织转变和晶粒长大及析出相分析[J];焊接学报;2011年06期

9 董瀚;曹文全;时捷;王存宇;王毛球;翁宇庆;;第3代汽车钢的组织与性能调控技术[J];钢铁;2011年06期

10 孙淑华;傅万堂;王振华;李慧;张亚才;曲明贵;;一种微合金化马氏体不锈钢的连续冷却转变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林;MnFeCu合金中马氏体相变的原位表征和特征[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92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892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7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