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基于激光冲击的导轨表面形貌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08:18

  本文关键词:基于激光冲击的导轨表面形貌及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导轨作为机床关键部件之一,其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及导轨的使用寿命。刮削能够改善导轨表面形貌提高其接触状态和摩擦磨损性能,但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加工效率低等缺点。本文将激光冲击处理技术应用于导轨表面的处理过程中,以40Cr镶钢导轨为研究对象,开展激光冲击处理40Cr表面的工艺探索及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理论分析激光冲击处理对40Cr导轨表面完整性及耐磨性的影响。分析认为激光冲击脉冲能量、冲击次数及光斑搭接率对冲击区域表面完整性及耐磨性的影响显著。激光脉冲能量不同,作用在试样表面的冲击波峰值压力不同,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激光冲击次数和光斑搭接率不同,试样表面受冲击次数和覆盖率随之发生变化,对表面形貌及性能产生不同的效果。激光冲击试样表面,宏观上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形成微浅的凹坑,微观上形成大量的位错、晶粒滑移、晶粒细化等,这些宏观和微观上的变化对试样表面完整性及耐磨性影响显著。其次,研究激光冲击处理对40Cr表面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未处理试样、刮削试样和不同工艺参数下激光冲击试样的表面残余应力、显微硬度及硬化层深度、表面凹坑轮廓及粗糙度的变化。研究表明:与未处理试样和刮削试样相比,激光冲击试样表面残余压应力、显微硬度得到很大提高。随着激光脉冲能量、冲击次数和光斑搭接率增加,试样表面残余压应力、显微硬度及硬化层深度均随之增大。残余压应力值最大达到-460.16MPa,显微硬度最大达到412.2HV0.2,硬化层深度达到1mm。随着脉冲能量、冲击次数增加表面凹坑深度随之增加,而光斑搭接率增加时,凹坑深度反而呈减小趋势。激光冲击后表面粗糙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粗糙度值随着激光冲击参数增大而减小,粗糙度最小达到0.25μm。最后,开展激光冲击处理40Cr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对比研究未处理试样、刮削试样及不同工艺参数下激光冲击试样磨损量、摩擦系数及磨损机制。研究表明:经过激光冲击后试样表面磨损量明显小于未处理试样和刮削试样。随着激光冲击工艺参数增加磨损量呈减小趋势,磨损量最小达到2.1mg。2号激光冲击试样的稳态摩擦系数稳定在0.4左右,相比未处理试样和刮削试样更小更趋于稳定。分析不同工艺条件下试样表面磨痕形貌可知,主要磨损类型是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犁沟和粘着碎片,但与未冲击试样相比,激光冲击试样磨损表面的犁沟和粘着碎片数量明显减少。
【关键词】:激光冲击 机床导轨 刮削工艺 显微硬度 表面形貌 耐磨性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502.6;TG66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意义11-13
  • 1.2 镶钢导轨的研究现状13-16
  • 1.2.1 机床导轨的分类及失效形式13-14
  • 1.2.2 影响导轨精度的主要因素14-15
  • 1.2.3 镶钢导轨的发展现状15-16
  • 1.2.4 镶钢导轨表面刮削工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6
  • 1.3 激光冲击处理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16-19
  • 1.3.1 激光冲击处理技术的原理及特点16-17
  • 1.3.2 激光冲击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17-18
  • 1.3.3 激光冲击改善金属表面完整性及耐磨性的研究现状18-19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9-21
  • 第二章 激光冲击 40Cr导轨表面完整性及耐磨性理论研究21-32
  • 引言21
  • 2.1 激光冲击波强化基础理论21-26
  • 2.1.1 激光冲击波的形成21-23
  • 2.1.2 激光冲击波压力的估算及主要影响因素23-24
  • 2.1.3 影响激光冲击区域的主要工艺参数24-26
  • 2.2 激光冲击 40Cr导轨表面完整性及耐磨性基础理论26-31
  • 2.2.1 激光冲击 40Cr导轨表面完整性理论研究26-30
  • 2.2.2 激光冲击 40Cr导轨表面耐磨性理论研究30-31
  • 2.3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激光冲击处理 40Cr表面形貌及力学性能研究32-56
  • 引言32
  • 3.1 试验方法和装置32-34
  • 3.1.1 试验材料与方法32-33
  • 3.1.2 激光冲击试验设备33-34
  • 3.2 检测方法与设备34-37
  • 3.2.1 残余应力检测方法34-35
  • 3.2.2 显微硬度检测方法35-36
  • 3.2.3 微观组织观察36
  • 3.2.4 表面轮廓和粗糙度检测36-37
  • 3.3 激光冲击处理对 40Cr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37-40
  • 3.3.1 脉冲能量对 40Cr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37-38
  • 3.3.2.冲击次数对 40Cr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38-39
  • 3.3.3.光斑搭接率对 40Cr表面残余应力场分布的影响39-40
  • 3.4 激光冲击处理对 40Cr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40-45
  • 3.4.1 不同脉冲能量下 40Cr表面硬度及硬化层深度的变化40-42
  • 3.4.2.不同冲击次数下 40Cr表面硬度及硬化层深度的变化42-44
  • 3.4.3 不同光斑搭接率下 40Cr表面硬度及硬化层深度的变化44-45
  • 3.5 激光冲击处理 40Cr表层微观组织研究45-47
  • 3.6 激光冲击处理对 40Cr表面凹坑深度的影响47-51
  • 3.6.1 脉冲能量对 40Cr表面凹坑深度的影响分析47-48
  • 3.6.2 冲击次数对 40Cr表面凹坑深度的影响分析48-49
  • 3.6.3 光斑搭接率对 40Cr表面凹坑深度的影响分析49-51
  • 3.7 激光冲击处理对 40Cr表面粗糙度的影响51-54
  • 3.7.1 脉冲能量对 40Cr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分析51-52
  • 3.7.2 冲击次数对 40Cr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分析52-53
  • 3.7.3 光斑搭接率对 40Cr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分析53-54
  • 3.8 本章小结54-56
  • 第四章 激光冲击 40Cr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研究56-64
  • 引言56
  • 4.1 摩擦磨损试验56-57
  • 4.1.1 试验材料与方法56-57
  • 4.2 摩擦磨损试验结果与分析57-60
  • 4.2.1 激光冲击处理对磨损量的影响分析57-59
  • 4.2.2 激光冲击处理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分析59-60
  • 4.3 摩擦磨损机理研究60-62
  • 4.3.1 磨痕形貌60-61
  • 4.3.2 磨损过程及耐磨机理61-62
  • 4.4 本章小结62-64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4-67
  • 5.1 全文总结64-65
  • 5.2 尚待解决的问题与前景展望65-67
  • 参考文献67-72
  • 致谢72-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康;余承业;;激光冲击提高航空材料的疲劳寿命概述[J];电加工;1993年05期

2 ;激光冲击处理的新活力[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6年12期

3 范静怡;激光冲击处理[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7年04期

4 肖爱民,杨继昌,张永康;激光冲击强化原理及应用概述[J];电加工与模具;2000年06期

5 全宏声;激光冲击强化提高构件疲劳强度[J];材料工程;2001年12期

6 谢颂京;张伟;;激光冲击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J];新技术新工艺;2006年10期

7 马壮;李应红;张永康;任旭东;张凌峰;;激光冲击处理对304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年03期

8 罗新民;马辉;张静文;张永康;;激光冲击中的“应变屏蔽”和“约束击穿”[J];材料导报;2010年05期

9 罗新民;苑春智;任旭东;陈康敏;张永康;;激光冲击超高应变率对钛板形变微结构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年06期

10 徐国建;李挺;王虹;杭争翔;邢飞;;激光冲击处理的应用[J];电焊机;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先前;宋宏伟;魏延鹏;王曦;黄晨光;段祝平;;激光冲击强化诱导的冲击波压力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阮亮;张文武;焦俊科;;激光冲击强化研究现状与发展[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3 邹世坤;吴树辉;曹子文;费群星;;激光冲击处理焊接区在核反应堆上的应用[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邹世坤;曹子文;;钛合金整体叶盘的激光冲击强化[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汪诚;李应红;马壮;赵双成;周鑫;;航空部件激光冲击强化系统与工艺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任旭东;张永康;周建忠;李国杰;;激光冲击提高钛合金机械性能研究[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任旭东;张永康;冯爱新;张西良;;激光冲击中残余应力对链篦机零件裂纹的影响[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胡永祥;姚振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激光冲击加工可靠建模方法研究[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9 罗龙锦;任志强;张宗林;;激光冲击强化与喷丸提高不锈钢疲劳性能对比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聂祥樊;臧顺来;何卫锋;;激光冲击“残余应力洞”敏感性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张梅;首条激光冲击强化生产线落户航空基地[N];陕西日报;2008年

2 张梅;中国首条激光冲击强化生产线在西安落户[N];陕西科技报;2008年

3 陈军;我国激光冲击强化应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4 邹世坤;激光冲击强化:新一代抗疲劳表面强化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鲁金忠;激光冲击强化铝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塑性变形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苏孺;基于X射线衍射技术的金属材料受限形变行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郑超;激光冲击微成形工艺数值模拟及其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胡永祥;激光冲击处理工艺过程数值建模与冲击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罗开玉;激光冲击不锈钢抗腐蚀性能及微观强化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6 车志刚;微尺度激光冲击强化金属靶材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丁华;金属板料激光冲击变形机理及铝板校形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8 葛茂忠;AZ31B变形镁合金及其焊接件激光冲击处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开婷;激光冲击微细塑性成形工艺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2 黄婉婉;稠油热采智能转换接头设计及抗腐蚀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李振;基于激光冲击的钛合金小孔构件残余应力分布及疲劳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4 宣婷;激光冲击表面微造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5 邵伟;激光冲击强化对AZ80镁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腐蚀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6年

6 徐士东;GH2036合金激光冲击晶粒细化及耐腐蚀性能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鲍士喜;耐热马氏体不锈钢ЭП866激光冲击强化组织与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8 邢佳;镁合金激光冲击植入纳米SiC颗粒工艺与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王长雨;压铸镁合金双面激光冲击强化残余应力和拉伸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杜金星;基于激光冲击强化的挤压模具延寿方法及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激光冲击的导轨表面形貌及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301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3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