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4-17 07:05

  本文关键词: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电子束焊接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高精度的焊接要求场合下。国内电子束焊机的数控系统大多是专用型、封闭式的系统,难以扩展,价格昂贵。在高品质要求的焊接过程中,需要解决运动轨迹与焊接能量变化实时同步的关键技术问题,以满足特殊焊缝的焊接要求。本课题通过对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进行详细设计,开发了一种具有良好扩展性和较低成本的电子束焊机开放式数控系统,利用该系统实现对运动轨迹与电子束流的控制进行统一编程、同步控制,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焊接精度。本课题首先介绍了电子束焊机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对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动态和应用现状,通过对目前流行的开放式数控系统方案分析和比较,并根据本课题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建立了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在硬件设计中,本课题通过该设计方案将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分为了三大控制系统:电源控制系统、真空控制系统以及运动控制系统,并对各系统硬件的功能及选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整个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以工控机为核心,使PLC以及运动控制板卡通过串口以及PCI总线完成任务分配、数据计算等任务。在软件设计中,本课题叙述了基于该方案的软件结构设计,并将软件系统分为上位机软件和下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主要分为人机交互界面模块、NC指令代码编译模块、轨迹插补模块、过程控制模块、故障诊断模块以及状态显示模块,下位机软件分为真空系统控制模块、电源系统控制模块、伺服控制模块以及运动板卡驱动模块。另外,上位机通过加入捕捉语句,在G代码读取过程中找出错误原因并提示修改,在软件崩溃或运行出错时也能够提示错误原因;下位机软件中启用看门狗,可以监控软件运行状态,程序跑飞或陷入死循环时,软件系统复位。最后,通过对电磁干扰产生的三要素干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备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电子束焊机对系统的干扰来源。因此,在伺服控制器以及分子泵等精密设备的电源中增加了隔离变压器以及噪声滤波器,并对它们的连接电缆进行了屏蔽处理,使系统能够在焊接设备在启动、停止对系统电源产生浪涌、谐波及电磁干扰等的影响下正常的工作。
【关键词】:电子束焊机 开放式数控系统 运动控制卡 自定义G代码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439.3;TP27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真空电子束焊机概述9-12
  • 1.1.1 真空电子束焊机的结构及分类9-10
  • 1.1.2 国内外电子束焊机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10-12
  • 1.2 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现状12-13
  • 1.2.1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定义12
  • 1.2.2 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类型及优势12-13
  • 1.3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13-14
  • 1.4 课题的主要内容14-15
  • 2 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15-20
  • 2.1 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整体方案的设计15-17
  • 2.2 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17-18
  • 2.3 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18-20
  • 3 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及选型20-32
  • 3.1 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主电路设计20
  • 3.2 数控伺服控制系统设计20-27
  • 3.2.1 伺服系统的基本特点20-21
  • 3.2.2 伺服系统的分类21-22
  • 3.2.3 运动控制板卡选型22-25
  • 3.2.4 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的伺服控制系统设计25-27
  • 3.3 真空系统的设计及选型27-28
  • 3.4 可编程序控制器选型及控制电路设计28-32
  • 4 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32-53
  • 4.1 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软件功能需求分析32-34
  • 4.2 下位机PLC软件的设计34-36
  • 4.3 数控系统指令代码的设计与实现36-38
  • 4.3.1 束流控制数控代码的实现36-37
  • 4.3.2 运动控制及辅助数控代码的实现37-38
  • 4.4 数控系统译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38-48
  • 4.4.1 数控系统编译器概述38-39
  • 4.4.2 数控系统编译器的译码方式选择39
  • 4.4.3 数控系统编译器的功能分析39-40
  • 4.4.4 数控系统编译器的总体框架设计40-41
  • 4.4.5 数控系统编译器的实现41-48
  • 4.5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48-53
  • 5 系统抗干扰设计53-57
  • 5.1 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干扰源分析53-54
  • 5.2 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电磁干扰的处理54-57
  • 结论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海鸿;叶文海;陈琳;张秋杰;;特种复合加工中心数控系统G代码编译器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5年06期

2 张冉;牛彩雯;;高精密焊接激光加热阴极电子枪设计[J];电焊机;2015年03期

3 雷立群;王戬;;数控代码的编译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4年20期

4 乔玉祥;;电子束焊接技术基础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4年06期

5 黄小东;韦寿祺;;电子束焊机数字化控制系统[J];电焊机;2012年06期

6 马正斌;刘金合;卢施宇;王世清;;电子束焊接技术研究及进展[J];电焊机;2012年04期

7 唐家鹏;关世玺;;真空电子束焊接工艺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9年01期

8 付丽娟;黄以平;;电子束焊机系统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年11期

9 钱晓光;杨晓东;;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及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08年08期

10 郑君民,赵万生,李志勇,李论,宋颖慧;基于RT Linux平台的开放式电火花数控系统[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洪寅;电子束焊机高压电源的研究与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淼;基于Solidworks的编译型数控系统编译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王泽庭;高压电子束焊机电源的研究与实现[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4 任松涛;NC代码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王刚;基于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M84125轧辊磨床控制界面的开发[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6 苏会林;基于PC的开放式焊接数控系统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7 潘敏;开放式数控系统控制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6年

8 唐小会;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9 郭庆军;基于PCL-832控制卡实现运动控制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电子束焊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312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b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