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31镁合金表面电泳沉积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膜层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AZ31镁合金表面电泳沉积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膜层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可降解医用镁合金在人体环境下的降解速率过快,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氧化石墨烯(GO)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在生物医用领域显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电泳沉积方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氧化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羟基磷灰石复合层。利用Zeta电位仪测量了电泳沉积液中GO的电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仪(FT-IR)、扫面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对GO及GO/HA膜层进行了形貌观察,相结构与成分分析,使用拉伸试验法对膜层和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行评价,采用电化学方法和浸泡腐蚀方法,研究了电泳沉积后的镁合金在模拟体液中抗腐蚀行为。本文通过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参数对电泳沉积氧化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羟基磷灰石复合层的影响。选择有机溶液异丙醇(或正丁醇、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分别加入无机电介质硝酸钙(或硝酸镁、硝酸铝)制备GO电泳沉积液,可以使GO携带正电荷。以镁合金作为阴极采用直流恒压法进行电泳沉积,可在镁合金表面获得均匀的氧化石墨烯膜层,氧化石墨烯片之间存在空隙。在电泳沉积溶液中再加入羟基磷灰石粉末,采用同样方法,可以实现在镁合金表面氧化石墨烯/羟基磷灰石的共沉积,羟基磷灰石颗粒分布于氧化石墨烯片之间。在模拟体液中的电化学腐蚀和浸泡腐蚀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羟基磷灰石复合层可以明显改善镁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通过控制电泳沉积液的组分和沉积工艺,可以获得氧化石墨烯沉积层和氧化石墨烯/羟基磷灰石复合层与镁合金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不低于24MPa。在本论文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下,以异丙醇为分散剂(0.2g/L),Al(NO3)3为电介质(0.2g/L),加入0.2g/L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羟基磷灰石质量比1:1时,在沉积电压150V沉积时间20min下,所获得的氧化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羟基磷灰石复合层的抗腐蚀性能更好,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更高。
【关键词】:镁合金 氧化石墨烯 羟基磷灰石 电泳沉积 耐蚀性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7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7
- 1.1 可降解医用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9-11
- 1.1.1 生物医用材料及其特性9
- 1.1.2 羟基磷灰石生物医用材料的特性9
- 1.1.3 镁合金的生物医学特性及表面改性技术9-11
- 1.1.4 可降解医用镁合金存在的主要问题11
- 1.2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的基本特性11-15
- 1.2.1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的特性11-13
- 1.2.2 电泳沉积法制备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膜层的研究进展13-14
- 1.2.3 电泳沉积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羟基磷灰石复合层研究进展14-15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15-17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17-23
- 2.1 镁合金样品的制备17
- 2.2 GO和GO/HA的电泳沉积工艺17-20
- 2.2.1 研究方案17-18
- 2.2.2 电泳沉积工艺18-20
- 2.3 膜层的性能测试与表征20-23
- 2.3.1 X射线衍射和FT-IR红外光谱分析20
- 2.3.2 组织结构与成分分析20
- 2.3.3 膜层结合力测试20
- 2.3.4 悬浮液Zeta电位测试20-21
- 2.3.5 耐蚀性测试21-23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23-53
- 3.1 分散剂对膜层组织性能的影响23-29
- 3.1.1 GO膜层的相结构与官能团检测23-24
- 3.1.2 分散剂对GO膜层微观形貌的影响24-25
- 3.1.3 分散剂对GO膜层结合强度的影响25-26
- 3.1.4 电化学腐蚀试验26-28
- 3.1.5 浸泡腐蚀实验28-29
- 3.1.6 本节小结29
- 3.2 电介质对膜层性能的影响29-37
- 3.2.1 GO膜层的相结构与官能团检测30-31
- 3.2.2 电介质对GO膜层微观形貌及成分的影响31-33
- 3.2.3 电介质对悬浮液中GO的Zeta电位的影响33
- 3.2.4 电介质对GO膜层结合强度的影响33-34
- 3.2.5 电化学腐蚀试验34-36
- 3.2.6 浸泡腐蚀实验36-37
- 3.2.7 本节小结37
- 3.3 沉积时间及电压对膜层性能的影响37-43
- 3.3.1 GO膜层的表面形貌37-38
- 3.3.2 沉积时间及电压对GO膜层结合强度的影响38-39
- 3.3.3 电化学腐蚀试验39-42
- 3.3.4 浸泡腐蚀实验42-43
- 3.3.5 本节小结43
- 3.4 氧化石墨烯浓度对膜层性能的影响43-46
- 3.4.1 氧化石墨烯浓度对GO膜层结合强度的影响43-44
- 3.4.2 电化学腐蚀试验44-46
- 3.4.3 浸泡腐蚀实验46
- 3.4.4 本节小结46
- 3.5 AZ31镁合金表面GO/HA复合膜层的制备46-53
- 3.5.1 GO/HA复合膜层的相结构与官能团检测47-48
- 3.5.2 GO/HA复合膜层的表面形貌48-49
- 3.5.3 GO/HA复合膜层的结合强度49-50
- 3.5.4 电化学腐蚀试验50-52
- 3.5.5 浸泡腐蚀实验52
- 3.5.6 本节小结52-53
- 4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显聪;王章忠;白允强;巴志新;周衡志;沈鸿烈;;渗注锆酸盐对AZ31镁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2 胡骞;刘静;张志伟;黄峰;张杰;;AZ31镁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3 吴楠;赵红阳;郭媛媛;巨东英;魏荣华;;AZ31镁合金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的表面形貌和腐蚀行为[J];中国表面工程;2014年01期
4 任政;张兴国;庞磊;张涛;齐国红;金俊泽;;多向锻造对变形镁合金AZ31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塑性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5 高福勇;赵明;何广平;方克明;;AZ31镁合金微区电偶腐蚀的数值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6 王兆松;李剑锋;张礼平;董闯;李国卿;;AZ31镁合金表面多层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J];真空;2008年03期
7 张保军;杨合;郭良刚;石磊;谷瑞杰;寇永乐;;AZ31镁合金薄壁管分流挤压速度影响规律仿真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12期
8 王洁;丁毅;徐蔚;王玲玲;;AZ31镁合金表面磷化工艺研究[J];表面技术;2006年02期
9 刘智勇;蒋显全;穆锋;李宏达;;AZ31镁合金塑性加工研究进展[J];轻金属;2008年12期
10 刘祖岩;刘刚;梁书锦;;AZ31镁合金应力-应变关系的测定与四维描述[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君;宋影伟;单大勇;韩恩厚;;AZ31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水滑石膜的腐蚀行为研究[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兆松;李剑锋;张礼;董闯;李国卿;;AZ31镁合金表面复合镀膜工艺研究[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凌杰;雷惊雷;张胜涛;田钰靖;朱伟;;AZ31镁合金铈转化膜的形貌、结构、组成及性能[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4 崔中雨;肖葵;董超芳;丁源;李晓刚;;AZ31镁合金在西沙海洋大气环境下形成的锈层及其保护性研究[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殷珊;孙扬善;薛烽;强立峰;;AZ31镁合金电镀镍工艺研究[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方静;蒋斌;;AZ31镁合金铸锭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场模拟[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邸洪双;李永林;宁忠良;刘相华;王国栋;;双辊铸轧法动态亚快速凝固制备AZ31镁合金薄带[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刘宇;刘天模;肖盼;;AZ31镁合金冷压缩变形再结晶的研究[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叶新羽;蔡舒;窦瑛;黄凯;任萌果;王雪欣;;AZ31镁合金表面玻璃陶瓷涂层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10 刘会云;孙明仁;唐光泽;马欣新;;AZ31镁合金植酸转化膜结构与耐蚀性能研究[A];高性能防腐蚀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第16届全国表面保护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武艳军;AZ31镁合金疲劳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2 李文平;稀土、锶对AZ31镁合金轧制性能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兴成;激光冲击强化AZ31镁合金的腐蚀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4 赵惠;AZ31镁合金表面新型复合化学镀工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李海伟;雷帕霉素涂层AZ31镁合金支架在兔腹主动脉的初步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张宪刚;储能、形核等微观机理对AZ31镁合金再结晶影响的相场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7 周国华;碳纳米管/AZ31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等径角挤压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晁红颍;AZ31镁合金丝材冷拉拔变形与再结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冉;不同应变速率下AZ31镁合金变形及断裂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杨根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激光冲击AZ31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艳丽;AZ31镁合金连续挤压扩展成形工艺参数优化[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4 唐岩;不对称轧制工艺对AZ31镁合金薄板组织性能的影响[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5 金柯;AZ31镁合金薄板成形性能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6 赵丁藏;AZ31镁合金钕基转化膜制备及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温利标;AZ31镁合金外源/相辅助搅拌摩擦点焊接头性能强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郑嘉;有机转化膜对AZ31镁合金在模拟体液中腐蚀性能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5年
9 黄志全;AZ31镁合金微弧氧化腐蚀行为及耐蚀性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10 魏东华;AZ31镁合金表面电泳沉积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膜层的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AZ31镁合金表面电泳沉积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膜层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32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