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交互式虚拟装配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08:05

  本文关键词:交互式虚拟装配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装配手段由于效率低,不合理等缺点,将逐渐被虚拟装配技术所取代。虚拟装配具有开发周期短,装配效率高,节省材料等众多优点。因此,在未来的装配过程中,构建虚拟现实平台是必要的,对虚拟现实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将是不可或缺的。文章在分析了装配序列和装配路径的基础上,研究了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曲柄连杆机构的装配关键技术。完成了发动机的虚拟装配平台的构建,可以让我们对虚拟装配的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首先,建立虚拟装配环境。列举了几种装配模型的结构和虚拟装配零件的建模,提出层次模型和混合模型,为零件模型分好层次。利用建模软件Solidworks2007建立完整的直列四缸发动机模型,并形成中间格式的装配体文件,增加模型的通用性。然后用渲染优化技术在3dsMax2013中让模型完成贴图渲染及细节优化,使虚拟环境更加的逼真。在EON中优化模型树的层次,完成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虚拟环境的建立。其次,研究了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装配序列和装配路径。先利用Petri网对模型的装配序列实行规划,建立了Petri网装配过程模型,分析Petri网装配序列,应用关联矩阵及状态方程得到合理的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装配序列。以装配序列为基础,利用EON虚拟现实技术与实时的碰撞检测技术,记录路径关键点,设计与规划出虚拟装配过程所需要的装配路径。再次,对虚拟装配进程中存在的实时碰撞检测算法进行研究和仿真。以常用的四种包围盒为例,经过对比其碰撞检测算法的优缺点,并同时对他们的实时性及检测效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确定出效率与实时性好的碰撞检测算法,选择多面体k-dop包围盒在EON Studio中进行碰撞试验,确保模型能够在装配系统中及时、准确的避免零件模型之间的碰撞,使虚拟场景更加逼真。最终,在虚拟环境中完成发动机模型的装配,建立虚拟现实平台。根据设计的装配工艺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实施装配,验证装配工艺的可行性。同时,通过EON和VB程序结合设计出交互式的虚拟装配平台,其中包括虚拟环境的构造、EONX控件的添加、VB与EONX间的信息交互,装配过程仿真等操作,最终实现了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虚拟装配,完成了交互式虚拟装配平台的构建。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装配序列 装配路径 碰撞检测 发动机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95;TP391.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论文选题来源8
  • 1.2 引言8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8-10
  • 1.3.1 虚拟装配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8-9
  • 1.3.2 装配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10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10-12
  • 第二章 虚拟环境及场景的构建技术研究12-25
  • 2.1 装配模型的分类12-14
  • 2.1.1 多层次装配模型12
  • 2.1.2 关系装配模型12-13
  • 2.1.3 CAD系统的混合模型13-14
  • 2.2 建立虚拟环境及场景14-20
  • 2.2.1 建模软件的选择14
  • 2.2.2 模型创建技术14-17
  • 2.2.3 模型优化与渲染技术17-19
  • 2.2.4 EON中虚拟环境的建立19-20
  • 2.3 虚拟系统中的立体三维显示20-24
  • 2.3.1 立体显示原理20-21
  • 2.3.2 图形立体显示技术及设备21-22
  • 2.3.3 坐标系的变换22-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装配工艺规划的技术研究25-36
  • 3.1 Petri网装配序列的规划25-30
  • 3.1.1 Petri网的原理25-26
  • 3.1.2 Petri网装配模型26
  • 3.1.3 基于Petri网的装配序列规划26-30
  • 3.2 装配路径规划30-32
  • 3.2.1 装配路径规划原理30
  • 3.2.2 EON中虚拟装配路径的生成原理30-32
  • 3.3 路径规划与仿真32-35
  • 3.3.1 物体的空间位姿变换32-34
  • 3.3.2 装配路径的生成34-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第四章 基于EON碰撞检测技术研究36-47
  • 4.1 碰撞检测问题36-37
  • 4.2 包围盒及算法37-40
  • 4.2.1 层次包围盒种类37-38
  • 4.2.2 包围盒的分析及比较38-40
  • 4.3 EON碰撞检测的实现40-46
  • 4.3.1 EON包围盒原理40
  • 4.3.2 EON碰撞检测包围盒的加载40-42
  • 4.3.3 碰撞检测的装配过程仿真42-46
  • 4.4 本章小结46-47
  • 第五章 虚拟装配平台的构建47-59
  • 5.1 虚拟现实设备47-49
  • 5.1.1 软件的选取47-48
  • 5.1.2 外设装备简介48-49
  • 5.2 基于Script节点的虚拟现实平台49-53
  • 5.2.1 EON中的Script节点49-50
  • 5.2.2 EON中的装配路径50-53
  • 5.3 虚拟装配平台的结构设计53-55
  • 5.3.1 虚拟装配平台的总体结构53-54
  • 5.3.2 虚拟装配平台的构建54-55
  • 5.4 交互式虚拟装配平台的建立55-58
  • 5.4.1 事件的路由机制55-56
  • 5.4.2 人机交互的实现56-57
  • 5.4.3 交互式虚拟装配平台的实现57-58
  • 5.5 本章小结58-59
  • 第六章 结论59-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3
  • 作者简介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广;夏平均;;虚拟装配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J];航空制造技术;2010年03期

2 杨益平;程成;;面向虚拟装配环境的虚拟手感知机制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11年01期

3 黄娟;;虚拟装配中装配力分析系统的开发[J];考试周刊;2011年48期

4 周立波,田中旭,邸义;基于装配函数的车床虚拟装配[J];机电一体化;2004年05期

5 王子媛;;虚拟装配环境中产品精确定位技术研究[J];煤矿机械;2010年06期

6 桑小冲;周华林;左敦稳;闫静;薛善良;;面向虚拟装配的装配信息自动提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年19期

7 王峻峰;张青;李世其;;基于虚拟装配方法的大型科学装置建造技术框架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年04期

8 吴洁;李丽;孙荣权;;新型截止阀的三维建模与虚拟装配[J];煤矿机械;2007年12期

9 杨云斌;欧阳勇;孙素梅;陈刚;何良莉;;虚拟装配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10期

10 朱剑刚;;定制家具产品的虚拟装配关键技术及应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海涛;邓友银;殷东平;;虚拟装配环境构建与应用研究[A];2006年全国电子机械和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王涛;闫清东;李宏才;;复杂机械产品虚拟装配模型及建模方法[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程成;杨益平;陈丹捷;;虚拟装配中虚拟手构造及双手交互模式研究[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晓青;程成;;虚拟装配环境中虚拟手抓取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首届数字(虚拟)科技馆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崔树礼;赵瑛峰;;虚拟装配结构分析与实体重构[A];'2002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6 张林搚;顾寄南;曾理;王会卿;肖田元;;虚拟装配支持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张秋菊;童明;;具有视觉和力觉反馈的虚拟装配[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郑轶;宁汝新;刘检华;;面向虚拟装配的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规划系统研究与开发[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沈佳中;王毅刚;;力反馈技术在虚拟装配中的应用研究[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佰超;姜继春;王静;苗立琴;;基于UML的虚拟装配系统建模技术[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原彬;基于质点弹簧模型的电缆虚拟装配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高巍;基于物理属性的虚拟装配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念东;集成化虚拟装配理论、方法及其在飞机总体布置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郑太雄;虚拟装配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韩虎;飞机虚拟装配场景工艺及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6 杨东梅;基于智能计算的虚拟装配工艺规划及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朱洪敏;基于语义关联模型的虚拟装配工艺规划支撑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彭涛;面向舱体内结构的智能装配技术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夏平均;基于虚拟现实的卫星装配工艺设计方法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芬;基于虚拟装配的油缸生产车间人因工程学分析与研究[D];沈阳大学;2015年

2 胡登军;虚拟装配中微间隙多构件的路径规划与修配模拟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3 张帅岭;基于含能材料的油井中石油增产三维模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孙宏;基于包围盒的虚拟装配路径规划技术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何大闯;虚拟装配环境中电缆的干涉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6 谷成伟;采煤机虚拟装配试验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7 李晓辉;收割机割台和过桥的虚拟装配及切割机构的运动仿真[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8 王静;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振动筛机构的虚拟装配及优化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9 孙本固;虚拟装配中控制与交互的关键技术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10 任天猛;交互式虚拟装配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交互式虚拟装配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330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6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