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涂层改性双极板腐蚀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9 17:52
双极板(bipolar plates,BPPs)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支撑电池、收集和传导电流、分隔氧化剂和还原剂并引导氧化剂和还原剂在电极内表面流动的作用。但金属双极板在PEMFC内部环境中存在着耐蚀性差和接触电阻过大等问题制约着它在PEMFC中的应用。金属表面改性的方法是提高耐蚀性和降低接触电阻的有效方法之一。本课题组在316L不锈钢上制备Cr-C非晶改性涂层取得良好的导电耐蚀效果,但是运行3000小时后发生失效,分析其失效原因发现,电弧离子镀法制备的涂层存在大颗粒污染易造成针孔点蚀贯穿,以及不锈钢强酸腐蚀环境下耐蚀性不足等是造成失效的主要原因。本文选用在酸性环境中耐蚀性更好的钛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新一代磁过滤增强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技术在TA1和TC4基体上制备了6种不同成分的Cr-C改性薄膜,依据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化学等手段对形貌、结构成分和性能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Cr-C改性薄膜是以sp2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燃料电池
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3.1 PEMFC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3.2 PEMFC的主要优点
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
1.4.1 双极板的特点与作用
1.4.2 双极板性能要求
1.4.3 双极板分类
1.4.4 金属双极板及其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组双极板研究进展
1.6 论文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与内容
2.1 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
2.1.1 薄膜制备设备
2.1.2 实验样品
2.1.3 实验方法
2.2 薄膜表征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2.2.3 X射线衍射仪(XRD)
2.2.4 轮廓仪
2.2.5 划痕仪
2.3 双极板性能测试方法
2.3.1 接触电阻
2.3.2 极化曲线
2.3.3 交流阻抗谱
2.3.4 水接触角
3 钛合金双极板C-Cr改性涂层研究
3.1 C-Cr改性涂层的制备
3.2 涂层表征
3.2.1 涂层表面形貌
3.2.2 涂层成分
3.2.3 涂层结构
3.3 涂层性能
3.3.1 接触电阻
3.3.2 耐蚀性能
3.3.3 水接触角
3.4 本章小结
4 含钛合金过渡层316L双极板的筛选和腐蚀机理研究
4.1 以316L不锈钢为基体的钛合金过渡层的筛选
4.1.1 实验制备
4.1.2 316L不锈钢上钛合金涂层耐蚀性
4.2 含Ti35 过渡层316L涂层改性双极板腐蚀机理研究
4.2.1 设计制备
4.2.2 材料表征
4.2.3 交流阻抗谱
4.2.4 动电位极化曲线
4.3 批量制备的含过渡层双极板耐蚀性测评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氢能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 刘坚,钟财富. 中国能源. 2019(02)
[2]钛双极板表面原位生成TiN涂层的性能研究[J]. 陶韬,陈刚,高平平,谢志勇,刘春轩. 表面技术. 2018(01)
[3]“十三五”规划关于中国能源、煤炭工业、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下)[J]. 李好管. 煤化工. 2017(05)
[4]模拟PEMFC环境下纳米晶ZrC涂层钛合金双极板的性能研究[J]. 钱阳,徐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7(04)
[5]日本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技术及战略路线图分析[J]. 甄子健.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6(07)
[6]日本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其产业发展前景[J]. 张同林. 上海节能. 2016(02)
[7]钛合金双极板表面纳米晶Zr涂层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环境中的性能[J]. 钱阳,徐江. 物理化学学报. 2015(02)
[8]3A21铝合金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J]. 范金龙,龚敏,侯肖,李兴强,罗焱桄,康波,孙伟,郭美波,梁贤忠. 腐蚀与防护. 2014(11)
[9]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及其流场研究进展[J]. 冷巧辉,马利,文东辉,鲁聪达,潘国庆. 机电工程. 2013(05)
[10]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 侯明,衣宝廉. 电化学. 2012(01)
博士论文
[1]钝态金属在氯离子环境中的局部腐蚀行为[D]. 魏欣.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电弧离子镀膜改性研究[D]. 吴博.大连理工大学 2011
[3]不锈钢表面高耐蚀性钯系膜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唐鋆磊.北京化工大学 2010
[4]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低温沉积研究[D]. 黄美东.大连理工大学 2002
[5]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材料的腐蚀行为研究[D]. 李谋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金属研究所) 2002
硕士论文
[1]不锈钢双极板表面高熵合金/氮共沉积涂层及其表面改性[D]. 杨克蒋.兰州理工大学 2017
[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铝双极板石墨烯涂层研究[D]. 陈鹏.天津大学 2017
[3]PEM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的表面改性研究[D]. 朱凤强.大连海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92526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燃料电池
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3.1 PEMFC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3.2 PEMFC的主要优点
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
1.4.1 双极板的特点与作用
1.4.2 双极板性能要求
1.4.3 双极板分类
1.4.4 金属双极板及其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组双极板研究进展
1.6 论文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与内容
2.1 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
2.1.1 薄膜制备设备
2.1.2 实验样品
2.1.3 实验方法
2.2 薄膜表征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2.2.3 X射线衍射仪(XRD)
2.2.4 轮廓仪
2.2.5 划痕仪
2.3 双极板性能测试方法
2.3.1 接触电阻
2.3.2 极化曲线
2.3.3 交流阻抗谱
2.3.4 水接触角
3 钛合金双极板C-Cr改性涂层研究
3.1 C-Cr改性涂层的制备
3.2 涂层表征
3.2.1 涂层表面形貌
3.2.2 涂层成分
3.2.3 涂层结构
3.3 涂层性能
3.3.1 接触电阻
3.3.2 耐蚀性能
3.3.3 水接触角
3.4 本章小结
4 含钛合金过渡层316L双极板的筛选和腐蚀机理研究
4.1 以316L不锈钢为基体的钛合金过渡层的筛选
4.1.1 实验制备
4.1.2 316L不锈钢上钛合金涂层耐蚀性
4.2 含Ti35 过渡层316L涂层改性双极板腐蚀机理研究
4.2.1 设计制备
4.2.2 材料表征
4.2.3 交流阻抗谱
4.2.4 动电位极化曲线
4.3 批量制备的含过渡层双极板耐蚀性测评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氢能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 刘坚,钟财富. 中国能源. 2019(02)
[2]钛双极板表面原位生成TiN涂层的性能研究[J]. 陶韬,陈刚,高平平,谢志勇,刘春轩. 表面技术. 2018(01)
[3]“十三五”规划关于中国能源、煤炭工业、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下)[J]. 李好管. 煤化工. 2017(05)
[4]模拟PEMFC环境下纳米晶ZrC涂层钛合金双极板的性能研究[J]. 钱阳,徐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7(04)
[5]日本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技术及战略路线图分析[J]. 甄子健.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6(07)
[6]日本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其产业发展前景[J]. 张同林. 上海节能. 2016(02)
[7]钛合金双极板表面纳米晶Zr涂层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环境中的性能[J]. 钱阳,徐江. 物理化学学报. 2015(02)
[8]3A21铝合金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J]. 范金龙,龚敏,侯肖,李兴强,罗焱桄,康波,孙伟,郭美波,梁贤忠. 腐蚀与防护. 2014(11)
[9]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及其流场研究进展[J]. 冷巧辉,马利,文东辉,鲁聪达,潘国庆. 机电工程. 2013(05)
[10]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 侯明,衣宝廉. 电化学. 2012(01)
博士论文
[1]钝态金属在氯离子环境中的局部腐蚀行为[D]. 魏欣.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电弧离子镀膜改性研究[D]. 吴博.大连理工大学 2011
[3]不锈钢表面高耐蚀性钯系膜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唐鋆磊.北京化工大学 2010
[4]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低温沉积研究[D]. 黄美东.大连理工大学 2002
[5]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材料的腐蚀行为研究[D]. 李谋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金属研究所) 2002
硕士论文
[1]不锈钢双极板表面高熵合金/氮共沉积涂层及其表面改性[D]. 杨克蒋.兰州理工大学 2017
[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铝双极板石墨烯涂层研究[D]. 陈鹏.天津大学 2017
[3]PEM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的表面改性研究[D]. 朱凤强.大连海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92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339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