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绞合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线锯丝研制
发布时间:2021-11-22 05:34
KDP晶体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大尺寸、高质量的KDP晶体在高功率激光领域应用广泛,从而对KDP晶体的加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固结磨粒线锯丝在锯切大尺寸晶体过程中,随着锯切深度的增加,切削液难以流入锯切区域,使得锯切区域温度升高,锯切过程中产生的切屑和脱落的磨粒难以排出,损伤晶体和线锯丝表面,影响晶片加工表面质量和线锯丝使用寿命。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线锯丝柔韧性好、锯切质量高,双绞合固结磨粒线锯丝的螺旋结构能够改善切削液的流入情况。本文通过将两根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线锯丝绞合在一起,制作双绞合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线锯丝,增大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线锯丝的容屑槽,提高线锯丝的锯切效率,降低脱落磨粒和切屑对加工表面的损伤,符合大尺寸、高质量KDP晶体锯切加工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归纳如下:确定了双绞合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线锯丝的主要制作参数,和双绞合线锯丝容屑槽容积、参与锯切有效磨粒数、最大张紧力的计算方式。双绞合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线锯丝的主要制作参数为:直径D、节距h、螺旋升角α、容屑槽容积Vcp、磨粒密度Ns、张紧力2F。通过建立双绞合线锯丝的容屑槽模型,确定了容屑槽容积的计算公式,得出了节距和单...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游离磨料线锯丝加工机理I14]??l15】
??擦线锯丝基体(见图1-3),线锯丝基体作为电镀过程的阴极,毡刷的摩擦使其附??近的金属离子浓度不会降低,从而提高线锯丝的生产效率,必须将毡刷的转速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电镀层的沉积速度。??I?\?BBJ?阔]「_i?圓?yy??/?/?\??4?8?1〇??1放线轮;2脱脂槽;3酸洗槽;4超声波清洗器;5芯线;6清洗槽;7毡刷;8镍阳极;??9电镀槽;10电磁搅拌器;11清洗槽;12线锯丝;13收线轮;14电流表;15计算机??图1-3刷镀法制造工艺流程图I24】??F.?Schmidl25]等为了降低锯切过程中锯口的损耗,同时又不降低线锯丝的抗??拉强度,研宂出一种泪珠状截面的新型电镀金刚石线锯丝。如图1-4所示,线锯??丝的截面形状呈泪珠状,仅在参与锯切处电镀一层金刚石磨粒,即大端圆弧处,??节省了金刚石磨粒,且研制的泪珠状线锯丝锯口损耗小、材料利用率高、工件表??面质量好、锯切效率高。??1广1??150um??图1-4泪珠状线锯丝截面形貌【25]??Luckschandell26]等为了提高电镀金刚石线锯丝的性能
??从图1-6可以看出,单线锯丝的容屑槽只是由线锯丝表面磨粒的凸露部分形??成,容肩槽的容积小,不利于切肩液的流入和切屑的排出,增大线锯丝表面的磨??粒密度、减小磨粒凸露高度,容屑槽的容积会进一步减小。从图1-7可以看出,??单线锯丝以螺旋线的形式绞合在一起,其表面的凹部形成容屑槽,使双绞合线锯??丝的容屑槽容积较单线锯丝大大提升,有利于切削液的流入和切屑的排出。??切削液的流入??\?/?麵丝移动方向[.丨1:件进给??I撤与切??屑的排出??晶体????图1-7双绞合线锯丝的锯切模型【42]??1.4.2固结磨粒绞合线锯丝制造的研究现状??日本学者石川宪一|421、诹访部仁1431等研制双绞合线锯丝属于第一种形式,先??将两根琴钢丝绞合在一起形成双绞合线锯丝的基体,然后在其表面电镀金刚石磨??粒,制作工艺流程如图1-8所示,首先在绞合装置上将两根琴钢丝将合成一根线??锯丝基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镀金刚石线锯研究进展[J]. 代晓南,何伟春,栗正新. 超硬材料工程. 2017(01)
[2]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线锯的研究进展[J]. 马倩,邹文俊,彭进,宋旭东. 材料导报. 2015(S2)
[3]金刚石线锯切割技术研究进展[J]. 张梦骏,孙玉利,左敦稳,曹连静,李瑞.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2013(06)
[4]三丝绞合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切割性能研究[J]. 李海强,王敬,郑立允,汪军,尚朋飞,陈文杰,刘福强.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2013(05)
[5]双层紫外光固化树脂金刚石锯丝研究[J]. 裘腾威,许雪峰,姚春燕,彭伟,顾冬.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3(07)
[6]线锯切技术发展状况[J]. 谈耀麟. 超硬材料工程. 2013(02)
[7]游离磨料多股线线锯切割实验研究[J]. 王金生,姚春燕,彭伟,金鑫,陈世杰. 中国工程科学. 2012(11)
[8]CTBN结合纳米SiO2改性环氧树脂及增韧机理[J]. 姚兴芳,高宇,李健,时晨明,卢娇. 热固性树脂. 2011(01)
[9]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制造工艺与使用性能分析[J]. 张辽远,赵延艳. 工具技术. 2009(01)
[10]金刚石细线锯的开发与加工性能[J]. 诹访部仁. 超硬材料工程. 2008(04)
博士论文
[1]环形金刚石线锯丝制造技术及锯切实验研究[D]. 侯志坚.山东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线锯丝制造实验研究[D]. 郑路.山东大学 2016
[2]固结磨粒双绞合线锯丝制造装置设计[D]. 刘潺潺.山东大学 2014
[3]改性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线锯丝研制[D]. 宋术青.山东大学 2010
[4]树脂结合剂金刚石锯丝的研制[D]. 李绍杰.山东大学 2008
[5]点状籽晶法生长KDP晶体的位错研究[D]. 鲁晓东.青岛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1041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游离磨料线锯丝加工机理I14]??l15】
??擦线锯丝基体(见图1-3),线锯丝基体作为电镀过程的阴极,毡刷的摩擦使其附??近的金属离子浓度不会降低,从而提高线锯丝的生产效率,必须将毡刷的转速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电镀层的沉积速度。??I?\?BBJ?阔]「_i?圓?yy??/?/?\??4?8?1〇??1放线轮;2脱脂槽;3酸洗槽;4超声波清洗器;5芯线;6清洗槽;7毡刷;8镍阳极;??9电镀槽;10电磁搅拌器;11清洗槽;12线锯丝;13收线轮;14电流表;15计算机??图1-3刷镀法制造工艺流程图I24】??F.?Schmidl25]等为了降低锯切过程中锯口的损耗,同时又不降低线锯丝的抗??拉强度,研宂出一种泪珠状截面的新型电镀金刚石线锯丝。如图1-4所示,线锯??丝的截面形状呈泪珠状,仅在参与锯切处电镀一层金刚石磨粒,即大端圆弧处,??节省了金刚石磨粒,且研制的泪珠状线锯丝锯口损耗小、材料利用率高、工件表??面质量好、锯切效率高。??1广1??150um??图1-4泪珠状线锯丝截面形貌【25]??Luckschandell26]等为了提高电镀金刚石线锯丝的性能
??从图1-6可以看出,单线锯丝的容屑槽只是由线锯丝表面磨粒的凸露部分形??成,容肩槽的容积小,不利于切肩液的流入和切屑的排出,增大线锯丝表面的磨??粒密度、减小磨粒凸露高度,容屑槽的容积会进一步减小。从图1-7可以看出,??单线锯丝以螺旋线的形式绞合在一起,其表面的凹部形成容屑槽,使双绞合线锯??丝的容屑槽容积较单线锯丝大大提升,有利于切削液的流入和切屑的排出。??切削液的流入??\?/?麵丝移动方向[.丨1:件进给??I撤与切??屑的排出??晶体????图1-7双绞合线锯丝的锯切模型【42]??1.4.2固结磨粒绞合线锯丝制造的研究现状??日本学者石川宪一|421、诹访部仁1431等研制双绞合线锯丝属于第一种形式,先??将两根琴钢丝绞合在一起形成双绞合线锯丝的基体,然后在其表面电镀金刚石磨??粒,制作工艺流程如图1-8所示,首先在绞合装置上将两根琴钢丝将合成一根线??锯丝基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镀金刚石线锯研究进展[J]. 代晓南,何伟春,栗正新. 超硬材料工程. 2017(01)
[2]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线锯的研究进展[J]. 马倩,邹文俊,彭进,宋旭东. 材料导报. 2015(S2)
[3]金刚石线锯切割技术研究进展[J]. 张梦骏,孙玉利,左敦稳,曹连静,李瑞.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2013(06)
[4]三丝绞合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切割性能研究[J]. 李海强,王敬,郑立允,汪军,尚朋飞,陈文杰,刘福强.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2013(05)
[5]双层紫外光固化树脂金刚石锯丝研究[J]. 裘腾威,许雪峰,姚春燕,彭伟,顾冬.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3(07)
[6]线锯切技术发展状况[J]. 谈耀麟. 超硬材料工程. 2013(02)
[7]游离磨料多股线线锯切割实验研究[J]. 王金生,姚春燕,彭伟,金鑫,陈世杰. 中国工程科学. 2012(11)
[8]CTBN结合纳米SiO2改性环氧树脂及增韧机理[J]. 姚兴芳,高宇,李健,时晨明,卢娇. 热固性树脂. 2011(01)
[9]电镀金刚石线锯的制造工艺与使用性能分析[J]. 张辽远,赵延艳. 工具技术. 2009(01)
[10]金刚石细线锯的开发与加工性能[J]. 诹访部仁. 超硬材料工程. 2008(04)
博士论文
[1]环形金刚石线锯丝制造技术及锯切实验研究[D]. 侯志坚.山东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线锯丝制造实验研究[D]. 郑路.山东大学 2016
[2]固结磨粒双绞合线锯丝制造装置设计[D]. 刘潺潺.山东大学 2014
[3]改性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线锯丝研制[D]. 宋术青.山东大学 2010
[4]树脂结合剂金刚石锯丝的研制[D]. 李绍杰.山东大学 2008
[5]点状籽晶法生长KDP晶体的位错研究[D]. 鲁晓东.青岛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1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351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