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表面改性及其生物活性和抗菌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钛合金表面改性及其生物活性和抗菌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钛及其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临床上,尤其是骨移植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钛具有生物惰性,植入体内后易被机体当作异物而产生排斥作用。因此,对金属钛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性能、抗剥落性能以及抗菌性以改善手术效果显得尤其重要。钛酸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现已经在光催化、传感器以及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大量研究表明钛酸盐有着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其中,CaTiO3和SrTiO3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因此,本论文采用水热法对金属钛进行改性,在其表面合成了钛酸盐(CaTiO3、 SrTiO3),并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系统的评价。此外,在钛基上引入了抗菌剂,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价,以及对多孔钛棒水凝胶复合材料的载药和释放能力做了简单的探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采用简单易行的一步水热法在钛基上原位合成了钛酸钙涂层,并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对这种形貌特殊的涂层的生物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在钛螺钉表面改性生成钛酸钙涂层后,其对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有利于细胞的增殖、分化;动物实验也表明表面改性后,钛钉的生物相容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此,钛酸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能够用作提高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材料。此外,我们还系统地探讨了水热反应条件(反应温度、时间、浓度等)对合成目标物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是110℃;反应时间是4h;氢氧化钠的浓度是1M;醋酸钙的浓度是0.04 M。其次,采用相似的一步水热法在钛基上原位合成了钛酸锶涂层。系统的探讨了合成条件(反应温度、时间、浓度等)对合成目标物的影响,确定该水热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是4 h;硝酸锶的浓度是0.02 M。然后,在钛片表面上引入银离子抗菌剂以及壳聚糖抗菌剂,并研究了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浸泡法引入银抗菌剂和一步水热法引入银抗菌剂后,钛片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而样品在壳聚糖溶液中浸泡后不具有抗菌性能。最后,采用3D打印技术结合电子束熔融技术制备出适合骨组织长入、孔隙率约为50%的多孔钛棒。之后合成了吸水性能优异的聚乙烯醇水凝胶。然后再把多孔钛棒和水凝胶复合起来做为药物载体,探讨了其对硫酸庆大霉素的缓释能力。结果表明该体系对药物的释放能力为53.66%。
【关键词】:表面改性 钛酸盐 水热反应 抗菌性 生物相容性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18.08;TG17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生物材料11-12
- 1.1.1 生物材料的发展简介11-12
- 1.1.2 生物材料的分类12
- 1.1.3 生物材料的研究方向12
- 1.2 金属钛的结构和物理性能12-16
- 1.2.1 钛基材料的研究现状13-14
- 1.2.2 钛酸盐的合成方法14-16
- 1.3 抗菌材料的研究现状16-17
- 1.3.1 抗菌材料的分类16
- 1.3.2 银的抗菌机理16-17
- 1.4 多孔钛的研究进展17-19
- 1.5 水凝胶在医用方面的应用19-20
- 1.6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20-21
- 1.6.1 生物相容性概述20
- 1.6.2 生物相容性评价20-21
- 1.7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21-23
- 第2章 钛钉表面原位合成钛酸钙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23-38
- 2.1 引言23-24
-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24-25
- 2.3 实验部分25-27
- 2.3.1 实验过程25
- 2.3.2 实验流程概括图25
- 2.3.3 体外细胞实验评价生物性能25-26
- 2.3.4 动物实验评价生物相容性26-27
- 2.4 样品表征27
- 2.5 结果与讨论27-36
- 2.5.1 预处理钛钉表面形貌27-28
- 2.5.2 原位钛酸钙涂层的形貌28-29
- 2.5.3 表面改性后钛表面的能谱图29-30
- 2.5.4 原位钛酸钙涂层的形貌水热反应前后钛表面的XRD图30
- 2.5.5 碱的浓度对合成钛酸钙的影响30-32
- 2.5.6 反应时间对合成钛酸钙的影响32
- 2.5.7 反应物浓度对合成钛酸钙的影响32-33
- 2.5.8 反应温度对合成钛酸钙的影响33-34
- 2.5.9 原位钛酸钙涂层对细胞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34-35
- 2.5.10 钛钉和骨组织的结合情况35-36
- 2.6 本章小结36-38
- 第3章 钛表面原位合成钛酸锶及引入抗菌剂后其抗菌性能的研究38-54
- 3.1 引言38-39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39-40
- 3.3 实验部分40-41
- 3.3.1 钛基上原位钛酸锶的合成40
- 3.3.2 在改性后的钛片表面引入银以及壳聚糖抗菌剂40
- 3.3.3 样品的抗菌性能实验40-41
- 3.4 生物活性体外评价实验41-42
- 3.5 样品表征42
- 3.6 结果与讨论42-53
- 3.6.1 钛基表面引入银后的能谱图42-43
- 3.6.2 水热反应前后钛基底表面的XRD图43-44
- 3.6.3 水热反应时间对合成钛酸锶的影响44
- 3.6.4 钛酸锶浓度对合成钛酸锶的影响44-46
- 3.6.5 水热反应温度对合成钛酸锶的影响46
- 3.6.6 搅拌因素对合成钛酸锶的影响46-47
- 3.6.7 引入抗菌剂前后的钛基表面的SEM图与XRD图47-49
- 3.6.8 表面改性钛基的抗菌性能评价49-50
- 3.6.9 引入抗菌剂后钛基的重复抗菌性能评价50-52
- 3.6.10 生物相容性评价52-53
- 3.7 小结53-54
- 第4章 多孔钛棒及其复合体系药物缓释能力的研究54-61
- 4.1 引言54-55
- 4.2 实验试剂及检测仪器55
- 4.3 实验部分55-57
- 4.3.1 多孔钛钛棒的制备55-56
- 4.3.2 水凝胶的制备56
- 4.3.3 聚乙烯醇水凝胶溶胀性能的测试56
- 4.3.4 GS缓释曲线测定56-57
- 4.4 结果与讨论57-60
- 4.4.1 多孔钛表面改性后的SEM图57-58
- 4.4.2 制备水凝胶的溶胀性能的测定58
- 4.4.3 GS标准溶液液水解后标准曲线58-59
- 4.4.4 多孔钛棒和水凝胶复合体系对GS的缓释性能59-60
- 4.5 本章小结60-61
-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71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镜亮;;某些非金属矿物的表面改性及应用[J];矿产综合利用;1990年04期
2 胡正飞,吴杏芳;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在材料保护研究中的进展[J];表面技术;2000年05期
3 刘伯元;中国粉体表面改性设备的进展[J];中国粉体技术;2003年03期
4 ;《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厂会协作项目出成果[J];科技和产业;2003年04期
5 彭惠民;对金属表面改性的新方法[J];铁道机车车辆工人;2005年04期
6 张赢超;叶红齐;陈加娜;周涛;;铝粉的表面改性[J];中国粉体技术;2007年02期
7 李延报;李怀栋;程新;刘文浩;李东旭;许仲梓;;无定形磷酸钙的硬脂酸表面改性及其改性后的稳定性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04期
8 刘建平;;表面改性在染整中应用研究[J];染整技术;2010年07期
9 张敏;王晓刚;陈进;邓丽荣;陆树河;华小虎;;表面改性对β-SiC微粉流动性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1年03期
10 胡楠;何力军;钟景明;孙本双;王立惠;许德美;;超细铝粉表面改性的各种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伯元;徐凌秀;黄学祥;李成伟;;中国粉体表面改性设备的进展[A];第九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3年
2 刘新海;杨友生;李一波;杨康平;;硅灰石粉体表面改性红外光谱分析与机理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3 张赢超;叶红齐;陈加娜;周涛;;铝粉的表面改性[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郑水林;;无机粉体表面改性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A];2011年全国镁盐行业年会暨环保·阻燃·镁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伯元;;中国粉体表面改性的最新进展[A];2003年全国粉体设备—技术—产品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董兵;骆剑军;;国内无机粉体干法表面改性面临的问题分析[A];2006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非金属矿加工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6年
7 张玉忠;郑水林;刘桂花;;无机复合超细阻燃填料的表面改性研究[A];颗粒学前沿问题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郑水林;;粉体表面改性技术进展[A];颗粒学前沿问题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周涛;叶红齐;Rajesh Dave;Robert Pfeffer;;粘性颗粒表面改性后的流态化性能[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10 李宝智;;用偶联剂对非金属矿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及应注意的问题[A];2001年海南全国粉体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宝智;粉煤灰为橡胶强筋骨[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晓舟;五种高新材料极具潜力[N];中国包装报;2003年
3 邹海魁;碳酸钙表面改性当重视[N];中国化工报;2000年
4 王雪飞;瓣膜材料“升级”有望[N];健康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湘鲁;低成本聚合物电泳芯片的制作、表面改性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2 吴翠平;SLG型粉体表面改性机流场特性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3 王莲;原子氧自由基阴离子诱导的微生物失活及材料表面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李皓;编织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面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王长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改性及其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谢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表面改性及其耐磨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姚书典;钛基贵金属氧化物涂层阳极的失效机制与表面改性[D];上海大学;2007年
8 杨春莉;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功能化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王瑶;聚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的表面改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王永忠;表面改性TiO_2光催化作用及对PVC塑料性能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正芳;光及大分子调控的表面改性及其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穆小燕;基于新型光化学方法的材料表面微/纳米制造[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新星;纳米重晶石的合成及表面改性[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4 李文龙;导电工程塑料PET、ABS制备工艺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方翠琴;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毛艳红;氨基酸接枝和二氧化硅包覆纳米碳酸钙的合成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徐志华;有机硅树脂表面修饰氢氧化镁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8 荣孟欣;用于裸眼3D显示的炭黑表面改性及其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张东生;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李鹏章;分子筛的表面改性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钛合金表面改性及其生物活性和抗菌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3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473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