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热轧带钢的冷却参数与翘曲关系

发布时间:2017-07-01 23:05

  本文关键词:热轧带钢的冷却参数与翘曲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针对卷取温度为500℃的12 mm厚X70管线钢热轧带钢,利用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层流冷却过程中的热-力-相变耦合的数学模型,计算两种下上冷却水比时层流冷却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应变、相变体积分数和翘曲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1.25水比的冷却过程中,厚度方向上各面的冷却速度不一致,导致水冷前期带钢上下表面应变不同,带钢会产生向上的翘曲,冷却过程中边部最大的翘曲量达到21.84 mm;水冷后期带钢板形会逐渐恢复平直,但由于水冷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终冷时厚度方向上贝氏体含量的差异,卷取时带钢边部依然有-9 mm的翘曲量.上下表面的不均匀冷却是引起翘曲的根本原因.在保证X70管线钢性能条件下,采用1.58的下上水比工艺,卷取时边部翘曲量仅为-0.58 mm,合适的下上水比能大幅度减小层流冷却过程中带钢的横向翘曲.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
【关键词】管线钢 热轧 带钢 冷却参数 翘曲 有限元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036)
【分类号】:TG335.11
【正文快照】: 为了得到高强度、高韧性和板形尺寸精良的热轧带钢产品,轧后在输出辊道上进行快速冷却是必不可少的.冷却过程中存在着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共同作用,当厚度方向冷却不均匀时,会造成带钢厚度方向上组织分布不均和热应力差别,当应力达到带钢的屈服强度时,就会产生残余应力,发生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德丰;陆建生;吕建国;宋鹏;;X65管线厚板控冷过程的热力耦合计算与翘曲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2 陈银莉;余伟;白冰;;低残余应力热轧带钢层流冷却工艺的数值模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3 刘国勇;张少军;李谋渭;王邦文;;中厚板淬火过程中冷却变形影响因素分析[J];钢铁;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余伟;王乙法;李明辉;轩康乐;;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的离散化边部遮蔽策略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11期

2 卞皓;邵健;夏小明;邱增帅;何安瑞;;基于有限元和试验的热轧带钢残余应力减量化[J];钢铁;2016年11期

3 刘国勇;王宽宽;董栗明;宫世创;朱冬梅;张少军;;大尺寸718塑料模具钢在线变频幅淬火工艺[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6年03期

4 鲍海燕;余爱华;余宏伟;;NM360钢在线淬火板形的控制[J];鄂钢科技;2015年04期

5 鲍海燕;李德发;余宏伟;;不同回火工艺对在线淬火耐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鄂钢科技;2015年03期

6 鲍海燕;李德发;余宏伟;王孝东;;NM360钢在线淬火板形的控制工艺研究[J];武钢技术;2015年01期

7 王晓春;李松波;孙媛;;低合金高强钢Q345B卷管平台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冶金;2015年01期

8 何天仁;;中厚板中间冷却工艺的研究及应用[J];钢铁;2013年12期

9 童朝南;高宇德;;钢板水冷过程换热系数建模的一种实用方法[J];钢铁;2011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银莉;余伟;苏岚;白冰;;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残余应力分析[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年06期

2 ;Experimental study on 830 MPa grade pipeline steel containing chromiu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2009年03期

3 宋海武;齐长发;艾星辉;臧振东;;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X65管线钢显微组织的影响[J];特殊钢;2009年03期

4 苏艳萍;杨荃;何安瑞;王晓东;边海涛;;ASP1700热轧层流冷却过程中影响板形变化的热应力求解[J];钢铁;2008年05期

5 苏艳萍;杨荃;何安瑞;王晓东;边海涛;;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的热力耦合求解[J];重型机械;2007年04期

6 谢海波,徐旭东,刘相华,王国栋;层流冷却过程中带钢温度场数值模拟[J];钢铁研究学报;2005年04期

7 王峰丽,李谋渭,张少军,王邦文,丁德洲,于晓光;中厚板控冷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冷却变形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8 蔡正,王国栋,刘相华,赵昆,袁建光;热轧带钢在冷却过程中的内应力解析[J];钢铁;2000年06期

9 钱振声;控制冷却过程中影响钢板均匀冷却的因素及其控制[J];宽厚板;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慧;通钢开始建造新的热轧带钢厂[J];轧钢;2003年06期

2 王国栋;刘相华;;日本热轧带钢技术的发展和现状——随中国金属学会代表团访问日本观感之一[J];轧钢;2007年01期

3 李裕华;;日本热轧带钢轧机的发展概况[J];重型机械;1978年03期

4 于新福;;热轧带钢质量显著提高[J];鞍钢技术;1980年01期

5 樊经恕;傅文祖;;华东地区三个热轧带钢车间同时建成投产[J];上海金属(钢铁分册);1983年02期

6 魏立群;一种新的热轧带钢生产法[J];上海金属;1995年01期

7 蔡正,王国栋,刘相华,赵昆,袁建光;热轧带钢在冷却过程中的内应力解析[J];钢铁;2000年06期

8 王定武;特薄规格热轧带钢生产现状和前景[J];轧钢;2000年05期

9 黄波;武钢第二热轧带钢厂工艺设备特点[J];轧钢;2001年05期

10 魏红;徐进;;热轧带钢引料辊区域改造[J];浙江冶金;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波;;热轧带钢工艺与设备国产化[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牟文恒;伦凤祥;李志军;李毅挺;;450mm热轧带钢生产线的创新改造[A];2006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6年

3 牟文恒;伦凤祥;李志军;李毅挺;;450mm热轧带钢生产线的创新改造[A];2006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方聪丽;;热轧带钢多功能仪施工设计[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忠;许文林;刘洪明;陈小平;蒋子金;;热轧带钢生产计划优化系统[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6 涂咏梅;;1780热轧带钢厂生产能力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李龙珍;;热轧带钢厂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8 肖军;白晓婧;;热轧带钢精整工艺及装备发展趋势[A];第三届先进轧钢精整、包装及钢材加工配送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晓;康沪雁;;热轧带钢纵向亮带产生原因探析[A];第二届薄钢板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启庆;高仁辉;张克财;;通钢带钢厂550mm热轧带钢工艺线简介[A];2004年全国炼钢、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谢吉恒;热轧带钢需求旺盛 价位平稳[N];中国冶金报;2002年

2 记者 陈光明;鞍钢1780毫米热轧带钢工程投产[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3 刘平;节前天津热轧带钢行情依旧低迷[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记者 谢吉恒;华北热轧带钢将稳中有升[N];中国冶金报;2007年

5 记者 谢吉恒;华北热轧带钢后市将稳中趋升[N];中国冶金报;2007年

6 记者 谢吉恒;华北热轧带钢后市将平稳向好[N];中国冶金报;2007年

7 记者 谢吉恒;华北热轧带钢后市将高位运行[N];中国冶金报;2007年

8 文;热轧带钢市场震荡下跌的主要原因[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9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 文枫;热轧带钢市场以盘整为主[N];现代物流报;2007年

10 记者 谢吉恒;华北热轧带钢市场将平稳向好[N];中国冶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文;热轧带钢精轧过程控制系统开发与模型优化[D];东北大学;2014年

2 罗旗舞;热轧带钢表面缺陷在线检测方法和实时实现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3 彭宁琦;热轧带钢组织性能预报模型开发及超快冷工艺的初步探索[D];钢铁研究总院;2012年

4 陈超超;热轧带钢精轧过程屈曲行为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鹏;热轧带钢中间坯及输送辊温度场模型与应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6 陈水宣;热轧带钢温度建模和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8年

7 李海军;热轧带钢精轧过程控制系统与模型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吴建峰;热轧带钢调宽技术研究与优化[D];东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基于BP神经网络的热轧带钢厚度控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刚;鞍钢1580mm生产线宽度精度控制技术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3 董星辰;热轧带钢平直度双线激光CCD测量方法与实现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裴俊;卷曲机触卷自动控制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5 金丹;模拟热轧带钢三维变形的条层法及其可视化编程与仿真[D];燕山大学;2002年

6 杨双庆;热轧带钢宽度的组合智能建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7 向阳;提高热轧带钢厚度精度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8 李振垒;热轧带钢超快速冷却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东北大学;2010年

9 许文林;面向热轧的一体化生产计划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宋健;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热轧带钢的冷却参数与翘曲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7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507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3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