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75钒钢轨固定式闪光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U75钒钢轨固定式闪光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闪光焊 焊接接头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正火处理
【摘要】:高速与重载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两大趋势,而要实现铁路的高速化和重载化,必须建设超长无缝线路。目前,在中国的无缝线路上,80%的焊缝由闪光焊接法焊接。尽管闪光焊的焊接质量相对稳定,但是在铁路的运营过程中焊接接头部位仍是整条线路的主要薄弱环节,易出现低塌、脆断及压溃等重大损伤。因此,进一步对钢轨闪光焊接头的失效机理,组织性能特点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研究成果对优化钢轨焊接质量,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以及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本文对U75V热轧钢轨的基地闪光焊接接头进行了研究,重点对热处理前以及经正火空冷处理和正火强制喷风冷却处理后的钢轨接头焊缝处的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硬度分布等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最终通过对比研究,得出了以下相关结论:(1)由于焊接高温作用,焊后接头在热处理前,各项力学性能大幅下降,接头焊缝处的晶粒组织严重粗化,铁素体沿晶界呈网状分布。(2)经正火处理后,焊缝处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原来的焊接热影响区消除。但是由于正火作用,在接头部位形成了更宽的正火热影响区,在距离焊缝约46mm处出现了新的硬度软化带。(3)正火空冷工艺由于冷速缓慢,不能有效地优化接头部位的硬度分布,且在局部出现性能恶化,严重影响行车质量。(4)与正火空冷相比,正火喷风冷却工艺的热处理效果最佳,其硬度分布与母材达到良好匹配,虽然也有局部软点存在,但整体硬度分布符合标准规定;此外,接头强度及塑韧性也接近或优于母材,接头部位的综合性能良好。
【关键词】:闪光焊 焊接接头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正火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457.1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29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目的11-12
- 1.2 国内铁路钢轨的研究及选用12-16
- 1.2.1 国内钢轨的分类12-13
- 1.2.2 我国钢轨化学成分及性能特点13-15
- 1.2.3 国内铁路钢轨材质的选用原则15-16
- 1.3 钢轨焊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16-19
- 1.3.1 国外研究进展17-18
- 1.3.2 国内研究进展18-19
- 1.4 钢轨焊接技术简介19-24
- 1.4.1 闪光焊接技术19-21
- 1.4.2 气压焊接技术21-23
- 1.4.3 铝热焊接技术23
- 1.4.4 电弧焊接技术23-24
- 1.5 钢轨焊后热处理工艺简介24-26
- 1.6 存在的问题26-27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27-29
- 1.7.1 研究内容27-28
- 1.7.2 研究意义28-29
- 2 U75钒钢轨固定闪光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工艺研究29-42
- 2.1 实验材料29
- 2.2 钢轨固定闪光焊接工艺研究29-34
- 2.2.1 钢轨固定闪光焊接设备29-31
- 2.2.2 钢轨固定闪光焊接基本原理及过程31-33
- 2.2.3 闪光焊接参数设定33-34
- 2.3 钢轨固定闪光焊热处理工艺研究34-40
- 2.3.1 焊后热处理工艺分析34-35
- 2.3.2 钢轨焊后热处理参数的确定35-40
- 2.4 本章小结40-42
- 3 U75钒钢轨固定闪光焊接接头性能研究42-63
- 3.1 实验方法42-46
- 3.1.1 焊接接头拉伸实验方法42-44
- 3.1.2 焊接接头冲击性能实验方法44-45
- 3.1.3 冲击断口形貌观察实验方法45
- 3.1.4 焊接接头硬度实验方法45-46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46-62
- 3.2.1 钢轨接头抗拉强度分析46-49
- 3.2.2 钢轨接头冲击性能分析49-52
- 3.2.3 冲击断口形貌分析52-56
- 3.2.4 焊接接头硬度分析56-62
- 3.3 本章小结62-63
- 4 U75钒钢轨固定闪光焊接接头组织形态研究63-70
- 4.1 金相实验方法及试样的制取63-64
- 4.1.1 实验方法63
- 4.1.2 试样的制取63-64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64-69
- 4.3 本章小结69-70
- 5 结论70-71
- 参考文献71-74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4-76
- 学位论文数据集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戴毅,文雨生,毕雅敏;45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定量分析[J];机械工程材料;2002年07期
2 张晓燕,张德恩;20G钢焊接接头组织对其电化学行为的影响[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徐艳利;魏艳红;董志波;张玉林;;焊接接头组织模拟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6年02期
4 赵勇桃;赵莉萍;麻永林;董俊慧;周军伟;;1Cr13与1Cr18Ni9Ti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J];焊接;2008年02期
5 辛文彤;马世宁;张保元;李志尊;;元素W对手工自蔓延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8年13期
6 赵勇桃;李文学;赵莉萍;麻永林;冯佃臣;;1Cr18Ni9Ti与1Cr13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及电化学性能[J];特殊钢;2008年04期
7 赵勇桃;赵莉萍;麻永林;周军伟;;1Cr13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8 邢淑清;薛宝平;孙贻宝;陈重毅;麻永林;赵莉萍;;16MnR钢特厚板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实验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万焱;;不锈钢同种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J];金属世界;2011年05期
10 毕晓敏,马庆;多次返修对16MnR钢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电焊机;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勇桃;董俊慧;赵莉萍;王玉峰;裴晓兵;;1Cr13马氏体不锈钢与1Cr18Ni9Ti奥氏体 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杨愉平;张忠;朱鸿官;田锡唐;;随焊激冷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青年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3 张帅谋;;焊接方法对2205不锈钢管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行为的影响[A];芜湖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与发展论坛——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芜湖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4 彭建;朱熹;周绸;;轨道交通用7N01铝合金TIG焊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肖红军;何长红;彭云;田志凌;张晓牧;;耐候钢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C];2003年
6 杨成刚;国旭明;钱百年;徐强;;高强Al-Cu合金2219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7 王香云;;焊后热处理对BHW35钢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黄须强;孙倩;吕朝阳;李永华;张罡;;304/Q235内衬式冶金复合管对接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研究[A];第三届层压金属复合材料开发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2年
9 胡传顺;秦华;李吉承;;热处理对双相钢焊接接头组织和相比例的影响[A];全国材料科学中的数学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赵海涛;魏友辉;周水亮;;不同焊后热处理制度对GH2909合金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分析[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华;薄板2524高强铝合金光纤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2 卢庆华;振动对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及其工程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吴军;T92钢管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青松;9Ni钢焊接接头组织特征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赵华清;6N01铝合金激光复合焊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3 钱法余;硼钢B1500HS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王同欢;外加纵向交流磁场对钛合金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5 董于凤;轧制对AZ31镁合金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5年
6 杜志光;U75钒钢轨固定式闪光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于丽丽;火灾作用对铜及其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8 薛鹏帅;电脉冲处理对新型热作模具钢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朝威;Al-12.7Si-0.7Mg合金MIG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10 郭飞跃;2195铝锂合金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D];中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66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56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