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套圈直径测量仪的设计分析
本文关键词:轴承套圈直径测量仪的设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轴承套圈 直径测量 结构设计 控制 误差分析
【摘要】:为了在现场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规格套圈直径的测量及质量筛选,在分析对比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内外圈接触式自动测量设备。该设备能够与轴承质量在线控制与跟踪系统配套,将测量数据存入系统服务器中,方便进行质量控制和跟踪。本文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展开进行:(1)针对轴承套圈直径自动化检测的需求,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此类设备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列举出有代表性的设备和厂家;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本项目的测量原理、传感器配置及相应的动作流程与设计任务划分;(2)针对划分好的机械结构,运用模块化方法及对比分析法对进出料装置、测量件拨料装置、母圈拨料装置、传感器进给固定装置及机架进行了设计。在模块设计及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优化计算及FLUENT分析法分别进行了定位支承装置及回转装置设计;针对机械结构所需的控制要求,采用图表法与流程图法给出了气缸选型结果、气路图及PLC逻辑与时序控制图。(3)针对设备测量精度要求,通过分析引起测量误差的因素,建立起误差因素方程,运用Matlab对误差合成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满足精度要求的设备参数。本设备属于企业横向创新项目的一部分,其设计及图纸审核工作已初步完成,后续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本文所述的设计方案经过多次分析讨论,能够能很好地解决现有设备存在的强度不足、测量误差大等问题,零部件加工工艺性好,经济效益较高。
【关键词】:轴承套圈 直径测量 结构设计 控制 误差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8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1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8
- 1.2 轴承套圈直径测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1.3 本文主要内容10-11
- 2 总体方案设计11-19
- 2.1 设计原则11
- 2.2 系统测量原理11-16
- 2.2.1 测量对象11-12
- 2.2.2 测量原理12-16
- 2.3 测量系统设计方法分析及工作流程16-18
- 2.3.1 设计方法分析16-17
- 2.3.2 工作流程17-18
- 2.3.3 设计模块划分18
- 2.4 小结18-19
- 3 测量系统机械结构设计19-46
- 3.1 进出料装置设计19-20
- 3.2 测量件拨料装置设计20-22
- 3.3 母圈移位装置设计22-23
- 3.4 定位支承装置设计23-30
- 3.4.1 固定式定位销+角度控制24-28
- 3.4.2 轴承可托起式回转支承装置28-30
- 3.5 旋转装置设计30-42
- 3.5.1 相关介绍及选型30-33
- 3.5.2 设计计算33-39
- 3.5.3 有限元分析验证39-41
- 3.5.4 供油及安全装置41-42
- 3.6 传感器进给固定装置设计42-44
- 3.7 机架设计44-45
- 3.8 小结45-46
- 4 控制系统设计46-54
- 4.1 气动系统设计46-49
- 4.2 电控系统设计49-53
- 4.3 小结53-54
- 5 测量系统误差分析54-66
- 5.1 测量系统误差来源54-55
- 5.1.1 随机误差54
- 5.1.2 系统误差54-55
- 5.1.3 粗大误差55
- 5.2 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分析55-61
- 5.2.1 套圈加工对测量误差的影响55-56
- 5.2.2 偏心对测量误差的影响56-58
- 5.2.3 清洗残留对测量误差的影响58-59
- 5.2.4 温度对测量误差的影响59-60
- 5.2.5 误差合成分析60-61
- 5.3 测量精度分析61-65
- 5.3.1 MSA定义62
- 5.3.2 直径测量系统变差的主要统计特征62-65
- 5.3.3 测量系统的精度评定65
- 5.4 小结65-66
- 6 结论与展望66-67
- 6.1 结论66
- 6.2 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0
- 致谢70-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福东;赵晓博;;轴承套圈淬火胀大量的分析及解决方法[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3年04期
2 张劲卉;;薄轴承套圈的变形控制新法[J];机械工人;1988年08期
3 赵克定,邓小昆;轴承套圈氮基气氛热处理[J];机械工程材料;1989年04期
4 杨连荣;;轴承套圈毛坯锻造调芯胎[J];锻压机械;1990年02期
5 奚玉宽;;以流水处理代替专用轴承套圈一般品冷处理的研究[J];哈尔滨轴承;1994年01期
6 穆军,杨树新,姜玉岭;轴承套圈磨削余量的计算[J];磨床与磨削;1998年02期
7 席颖佳,李红;薄壁轴承套圈车加工[J];轴承;2001年06期
8 宋利波;孙晓梅;周保鑫;;铸链炉卡伤轴承套圈的解决方法[J];哈尔滨轴承;2009年03期
9 阎颖;藤颖丽;;轴承套圈断裂原因分析[J];工程与试验;2009年04期
10 庞榜文;关于轴承套圈工序间的变形问题[J];轴承;196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邹龙江;高路斯;王兰芳;;GCr15SiMn钢轴承套圈磨削氢脆致断分析[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邹龙江;高路斯;王兰芳;;GCr15SiMn钢轴承套圈磨削氢脆致断分析[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张继奇;;斜滚道轴承套圈锻造过烧缺陷及其UT方法探讨[A];2002年晋冀鲁豫鄂蒙川沪云贵甘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崔璀 王建平;云和精密轴承套圈“套牢”国际市场[N];丽水日报;2009年
2 记者 张春玲;黄石填补国内空白[N];黄石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波;盾构机轴承套圈用钢变形与热处理组织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宇;GCr15轴承套圈硬态切削工艺近表层性能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6年
2 娄欣;超大型轴承套圈渗碳后限形淬火夹具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姜帅;轴承套圈直径测量仪的设计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吴树财;滚动轴承套圈碾扩工艺冷却装置设计及研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5 孙二东;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轴承套圈漏工序检测方法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6 王志健;支持轴承套圈磨削进给参数优化的质量分析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刘宇峰;薄壁轴承套圈外轮廓精密测量技术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8 杨明;轴承套圈漏工序自动检测与分选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陆彬;面向微型轴承套圈内圆磨削的在线气动测量系统的研发[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张洋;大型风电偏航与变桨轴承套圈用钢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24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62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