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方坯连铸结晶器流场与锥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11:42

  本文关键词:方坯连铸结晶器流场与锥度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方坯连铸 结晶器 流场 温度场 锥度


【摘要】:在连铸过程中,连铸结晶器是连铸生产中的“心脏”,锥度又是结晶器最重要的设计参数之一,锥度设计的合理与否会影响到结晶器的使用寿命和铸坯的质量,合适的锥度可以减少铸坯菱变、纵向凹陷、鼓肚、拉断等质量问题的产生。然而钢液在结晶器内构成了复杂的热力学系统,如果通过实验测量方法研究钢液的凝固传热过程,会付出高昂的测试价格并且由于测试限制往往导致实验结果并不准确。现在普遍使用软件模拟的方式进行仿真,从而了解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流场状况以及温度场分布情况,为结晶器锥度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以340mm×280mm方坯连铸结晶器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流体软件FLUENT为仿真模拟平台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定义钢液的相关控制方程,并设定铸坯的性能参数和工艺参数,构建用于研究的数学模型。其次,利用流体软件FLUENT,研究特定的拉速、水口侧孔夹角、水口浸入深度情况下的流场状况,并进行流固耦合分析,模拟铸坯的凝固过程,得到铸坯温度分布,坯壳生长情况和铸坯收缩状况。最后,研究结晶器锥度的设计和应用,结合数值模拟得到的铸坯收缩量进行锥度设计,并详细叙述了结晶器锥度的制作过程,以及生产中如何保证结晶器锥度和测量结晶器锥度。
【关键词】:方坯连铸 结晶器 流场 温度场 锥度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233.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连铸过程概述9
  • 1.2 连铸结晶器作用9-10
  • 1.3 结晶器内坯壳形成过程10-12
  • 1.4 结晶器器内传热及凝固的研究现状12-13
  • 1.5 结晶器液面波动与流场研究13-14
  • 1.6 结晶器锥度的研究现状14-17
  • 1.6.1 结晶器铜管锥度的定义14
  • 1.6.2 影响结晶器锥度的因素14-15
  • 1.6.3 结晶器锥度的发展15-16
  • 1.6.4 国内外对结晶器锥度的研究16-17
  • 1.7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17-19
  • 1.7.1 研究的主要内容17-18
  • 1.7.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8-19
  • 第2章 方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及凝固传热数学模型19-28
  • 2.1 模拟假设19
  • 2.2 基本控制方程19-22
  • 2.3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22-24
  • 2.3.1 初始条件22
  • 2.3.2 流场边界条件22-23
  • 2.3.3 温度场边界条件23-24
  • 2.4 铸坯参数24-26
  • 2.4.1 液固相线温度24
  • 2.4.2 导热系数24-25
  • 2.4.3 热焓25
  • 2.4.4 钢的密度25
  • 2.4.5 钢的热膨胀系数25
  • 2.4.6 钢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25-26
  • 2.5 方坯结晶器工艺参数26
  • 2.6 方坯结晶器模型26-27
  • 2.7 本章小结27-28
  • 第3章 方坯流场与收缩变形数值模拟28-36
  • 3.1 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基本特征28-30
  • 3.2 温度场分析30-33
  • 3.2.1 温度分布30-31
  • 3.2.2 温度变化曲线31-32
  • 3.2.3 距弯月面不同距离的温度分布32-33
  • 3.3 收缩变形分析33-35
  • 3.3.1 凝固情况33-34
  • 3.3.2 坯壳厚度34
  • 3.3.3 收缩情况34-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方坯结晶器锥度的设计及应用36-49
  • 4.1 结晶器锥度36
  • 4.2 结晶器锥度的设计原理36-39
  • 4.3 结晶器锥度的设计39-42
  • 4.4 结晶器锥度的制作及保证措施42-47
  • 4.4.1 结晶器锥度制作的工艺过程42-44
  • 4.4.2 结晶器锥度的保证措施44-46
  • 4.4.3 结晶器锥度的测量46
  • 4.4.4 结晶器锥度的影响46-47
  • 4.5 本章小结47-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3-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卫锋;;方坯连铸起步事故的分析与控制[J];连铸;2002年02期

2 周峰,许震;方坯连铸翻转冷床的改造与实践[J];南方金属;2003年06期

3 柴学旺;吕龙厅;吴勇慧;徐国平;刘秉堂;董军社;;小方坯连铸改造与实践[J];连铸;2003年01期

4 吴伟;;方坯连铸机械日常维护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6期

5 宋志浩;;冶金部在邯钢召开小方坯连铸工艺及相关技术鉴定会[J];河北冶金;1984年01期

6 刘凤云;王浩;;传热数学模型在小方坯连铸上的应用[J];河北冶金;1984年04期

7 程士富;姜永林;王浩;;小方坯连铸钢液脱氧剖析[J];炼钢;1986年02期

8 李士琦,马廷温,黎学玛;方坯连铸数学模型的工程实用化[J];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9 ;小方坯连铸工艺设备(1981~1983)[J];炼钢;1987年03期

10 解星原;方坯连铸和轧制之间的连续同步操作[J];鞍钢技术;1987年S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景元;轩宗宇;高华军;刘杰;;小方坯连铸二冷系统改进实践[A];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钢连铸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聂崇瑞;;二次切割在方坯连铸中的应用[A];2011年第九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熊玲琪;王小明;邹明菊;;小方坯连铸高产高效攻关实践[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3)[C];2003年

4 裴恒敏;;长钢小方坯连铸优化二冷工艺的生产实践[A];连铸二次冷却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赵亦欣;唐雁;;冗余控制系统在方坯连铸中的设计及实现[A];全国炼钢连铸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叶枫;;特钢方坯连铸工艺路线的选择及若干问题的探讨(提纲)[A];特钢连铸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廖建云;冯科;陈登福;;方坯连铸二冷应力分析(二)——数学模型的求解[A];第八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董园园;马健;;小方坯连铸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12河北省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保师;郭建民;唐字翔;;小方坯连铸一次启车开浇工艺实践[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关勇;张丽娜;王英林;魏向东;;小方坯连铸钢采用新型合金脱氧工艺的开发应用[A];第六届连续铸钢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泽华;新钢钒炼钢厂资源配置转向方坯连铸[N];中国冶金报;2005年

2 谢玉先 周军 王勃;攀钢方坯连铸工程竣工投产[N];中国工业报;2003年

3 记者 周军 通讯员 王勃;攀钢方坯连铸实现月达产[N];中国冶金报;2003年

4 王勃;新钢钒方坯连铸重点品种试制成功[N];中国冶金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周军 通讯员 王运泓;漂亮一“仗”[N];中国冶金报;2006年

6 王勃;攀钢方坯连铸生产技术有新突破[N];中国冶金报;2004年

7 ;气雾喷嘴在小方坯连铸上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8 高文星;山钢集团莱钢永锋钢铁R10m 8流小方坯连铸项目热试成功[N];中国冶金报;2010年

9 晨;方坯连铸过程中轻压下技术的数字模拟[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10 云萍;VAI POMINI小方坯连铸在中国的发展[N];中国冶金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东辉;方坯连铸数学模型及质量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2 冯科;方坯连铸宏观传输现象复合数值模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燕;方坯连铸结晶器流场与锥度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2 余杰;南钢45#钢小方坯连铸二冷系统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杨喜梅;电炉大方坯热装热送铁路运输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白金杨;连铸小方坯传热数学模型研究与应用[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洪波;济钢—炼钢方坯连铸二冷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6年

6 吉守龙;方坯连铸过程仿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赵元榕;基于CA法的连铸小方坯凝固微观组织模拟[D];东北大学;2011年

8 张健;品种钢方坯连铸二冷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沈瑜;小方坯连铸电气控制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10 靳星;喷嘴测试系统开发及南钢方坯连铸二冷制度优化[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05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905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7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