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在温州地区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在温州地区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 组成设计 施工质量控制与检验
【摘要】:近几年国内对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的应用研究多是针对密级配的ATB,对开级配的ATPB研究较少。针对温州地区的气候及地质特点,本文提出通过采用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PB)柔性基层,以预防常年多雨及深厚软土地基地区沥青路面水损害和反射性裂缝等初期病害。首先对温州城区的主干道进行路面病害调查、根源分析、原因总结出主要的破坏形式,分析其主要特点和产生的根源,得出沥青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水损害,并提出解决水损害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采用ATPB柔性基层。通过对该基层路用性能的研究,强调用ATPB柔性基层代替传统的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的必要性。然后根据试验要求和规范,进行ATPB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组成设计与分析,根据温州地区的原材料取材和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配合比设计,提出ATPB混合料各指标的设计目标值;再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并确定该其骨料级配,提出其最佳油石比为2.8%,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路的铺筑,对从施工配合比设计到投产使用进行了全程跟踪,对配合比进行验证,并提出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管理与检验的方法,且对试验路的施工效果进行了观测和评价,路用效果良好。最后采用经济性分析对比,验证开级配的沥青稳定碎石(ATPB)基层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相比,具有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 组成设计 施工质量控制与检验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6.2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10-12
- 1.2.1 国外研究概况10
- 1.2.2 国内研究概况10-12
- 1.3 本文研究内容12-13
- 第2章 路面破坏状况调查分析13-18
- 2.1 路面损害的主要形式13-16
- 2.2 路面损坏的特点16-17
- 2.3 路面破坏的原因17
- 2.4 本章小结17-18
- 第3章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的特点和路用性能18-21
- 3.1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的特点18
- 3.2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路用性能分析18-20
- 3.3 本章小结20-21
- 第4章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与分析21-30
- 4.1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技术指标21-22
- 4.1.1 设计渗透系数21
- 4.1.2 设计目标空隙率21
- 4.1.3 ATPB沥青用量21-22
- 4.1.4 飞散和析漏指标22
- 4.2 原材料的检测22-23
- 4.2.1 沥青22-23
- 4.2.2 矿料23
- 4.3 级配组成分析23-25
- 4.4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25-29
- 4.4.1 析漏试验25
- 4.4.2 飞散试验25-26
- 4.4.3 大马歇尔试验26-29
- 4.5 本章小结29-30
- 第5章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30-46
- 5.1 试验工程概况30-31
- 5.2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31-32
- 5.2.1 原材料31
- 5.2.2 目标配合比设计31-32
- 5.3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混合料施工质量控制32-40
- 5.3.1 施工准备工作33-34
- 5.3.2 混合料的拌制34-36
- 5.3.3 混合料的运输36
- 5.3.4 混合料的摊铺36-37
- 5.3.5 混合料的碾压37-40
- 5.3.6 施工接缝40
- 5.3.7 养护40
- 5.4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质量管理与检验40-45
- 5.4.1 规范要求40-44
- 5.4.2 试验路检测44-45
- 5.5 本章小结45-46
- 第6章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经济性分析46-49
- 6.1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46-48
- 6.2 本章小结48-49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49-51
- 7.1 主要结论49-50
-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50-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坤;魏建明;;具有柔性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03期
2 刘羽;张春华;王可;;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应用浅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S1期
3 薛国虎;;高速公路柔性基层施工技术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8期
4 吕旭溪;;在路面病害治理中柔性基层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5期
5 韩红;;对柔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试验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02期
6 赵杨;刘阳成;;浅谈柔性基层的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06期
7 贾伟忠;贾建瑛;;浅谈柔性基层施工工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1期
8 赵连地;;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施工质量缺陷及其对策[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02期
9 杨正军;;沥青碎石柔性基层配合比设计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9年15期
10 刘子放;付东旗;姚忠福;;半柔性基层技术应用与探究[J];北方交通;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洪洲;唐伯明;何兆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影响因素正交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王树森;栾海;李长江;王哲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优化组合的关键技术[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徐全亮;孟书涛;;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加速加载试验研究[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冯铨;乔墩;王庆珍;兰超;黄磊;;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半柔性基层材料在旧路维修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5 房磊;;市政道路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探讨[A];第二届“科协文化——中关村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栾海;;沥青路面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的优化组合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栾海;;沥青路面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的优化组合研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伟;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观测预估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郑传峰;柔性基层沥青稳定碎石矿料接触面细观强度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强;基于水盐入渗的南疆城市道路柔性基层水损害及防治措施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6年
2 徐伟;大粒径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在市政道路中的性能评估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3 张帆;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在温州地区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4 刘义如;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李永林;柔性基层工程质量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周雄;柔性基层在沥青路面大修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王璜;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设计指标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孟琦;具有柔性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9 杜洪新;SOILFIX高分子聚合物稳定柔性基层试验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10 于伟;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29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029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