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冲击与多平衡”视角下的新城发展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曹妃甸生态城交通和土地利用整合规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2012年
“低冲击与多平衡”视角下的新城发展模式研究——以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为例
李道勇 运迎霞 刘子阳
【摘要】:新城规划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命题。"低冲击与多平衡"作为面向操作与实施的规划思维,可以在城市空间角度为新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对"低冲击"与"多平衡"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阐述,对其理念在新城建设中的落实进行了具体讨论,并结合曹妃甸国际生态城规划实践,从生态资源、支撑产业、地域文化和自然生活四个方面进行了应用探讨。
【作者单位】:
【分类号】:TU984.115
【正文快照】:
O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期,城镇化率化从1978年的17.8%一跃发展到2011年的51.27%,仅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近百年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过渡过程(如图1),可以说当前和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城锁化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为新增城镇人口提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2 张鸿雁;;中国城市化理论的反思与重构[J];城市问题;2010年12期
3 吴志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和展望[J];建筑与文化;2006年04期
4 刘小波;尤尔金姆·阿克斯;;曹妃甸生态城交通和土地利用整合规划[J];世界建筑;2009年06期
5 李洪远;孟伟庆;;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建设中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与对策[J];中国发展;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磊;沈守云;;我国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1期
2 傅明先;;城中村生态改造指标设计[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0期
3 许学工;彭慧芳;徐勤政;;海岸带快速城市化的土地资源冲突与协调——以山东半岛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彭澄瑶;张杰;李冬;林奇;;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新模式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王家庭;;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战略与战术意义[J];上海城市管理;2010年05期
6 武廷海;杨保军;张城国;;中国新城:1979~2009[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02期
7 卢超;;地产开发中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现象————对深圳市华侨城开发模式调查的几点思考[J];重庆建筑;2006年03期
8 吴良镛;城市地区理论与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2期
9 彭德胜;“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以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10 张波;肖大威;李荣彬;;城市快速发展中的价值取向矛盾——以江门市新区建设为例[J];城市观察;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程韡;曾国屏;;社会技术想象视角下的城市:从城市化到创新[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俞滨洋;王洋;;从“快速城市化”到“健康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转型及“健康规划”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章征涛;祁蕊;;主动还是被动——对我国城市化路径的思考和建议[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斌;;我国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现状和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段巧玲;;“反规划”理论与新农村建设[A];2006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6年
6 俞孔坚;李迪华;;着眼于50年后北京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A];北京奥运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论文集[C];2002年
7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翟宝辉;王如松;马达;李博;;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新尝试[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9 王凯;;从广州到杭州:战略规划浮出水面[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吴良镛;;城市地区理论与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发展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青;基于混合增长的“产住共同体”演进、机理与建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咏华;基于GIA设定城市增长边界的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朝红;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评价[D];天津大学;2010年
4 刘小波;我国城市小街坊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彭澄瑶;城市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与水生态环境修复[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6 童长江;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模式选择[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张学勇;我国大城市地区新城成长与主城共生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田永英;功能·尺度·等级;功能·尺度·等级[D];天津大学;2010年
9 曹春华;转型期城市规划运行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宁艳杰;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志莉;基于生态红线区划分的土地利用布局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廖磊;城市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延续[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桑国栋;高层建筑用地中公共空间调查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年
4 文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陈飞;湖北省城镇化发展方略的思考与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其伟;二战后的英国新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璐;城市中心区公园边界空间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阮丽芬;杭州城市新增长区九堡镇“职住空间”特点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华;工业先导型新城空间成长及规划优化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10 岳晓群;苏州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鸿雁;谢静;;“制度投入主导型”城市化论(1)[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吴良镛;迎接新世纪的来临——论中国城市规划的学术发展[J];城市规划;1994年01期
3 张鸿雁;论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城市现代化道路及方式选择[J];城市问题;1994年06期
4 张鸿雁;;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学视角的理想类型建构[J];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强;;曹妃甸样本:生态城市系统规划方法初探[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年02期
2 林澎;田欣欣;;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落实与深化[J];建设科技;2011年13期
3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J];城市住宅;2011年Z1期
4 张学勇;李桂文;曾宇;;我国大城市地区新城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J];规划师;2011年05期
5 刘连海;岳洪章;;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供水安全对策探讨[J];河北水利;2011年02期
6 ;中材曹妃甸产业基地项目奠基仪式隆重举行[J];中国建材资讯;2008年05期
7 曹水;;曹妃甸供水工程净水厂开工建设[J];河北水利;2007年10期
8 程琳;;大都市地区新城建设实践的经验与启示[J];山西建筑;2006年12期
9 王庚;;中材曹妃甸产业基地隆重奠基[J];中国建材;2008年08期
10 杨斌;刘峥嵘;单丹;刘世晖;赵朋;;《城乡规划法》指导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以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为例[J];城市规划;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波;刘永强;;低碳生态城规划实现途径及创新研究——以无锡国家低碳生态城建设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欧阳培;;生态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李志伟;姬巧生;;浅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4 陈洁燕;;无锡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指标体系探讨[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韩启萌;;生态城市建设策略研究——以贵州省修文县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韩启萌;;生态城市建设策略研究——以贵州省修文县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建民;;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探索与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佩瑾;孙贻超;;天津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分析[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严玲璋;;生态城市建设和对绿化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池伟;;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法探究——以北京市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利民;[N];朝阳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卫昕;[N];成都日报;2011年
3 记者 姚瑶;[N];常德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周宝玺 整理;[N];辽宁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廉维亮;[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彭剑君;[N];甘孜日报(汉文);2008年
7 王娟;[N];江苏法制报;2008年
8 记者 王粲 通讯员 朱雨桐;[N];济宁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李海英 通讯员 林宽;[N];沈阳日报;2011年
10 撰稿 本报记者 傅晓峰 马国军 见习记者 许凯 周芳朗;[N];济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磊;快速城市化时期浙江沿海城市空间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陈红霞;基于空间均衡的新城发展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薛凯;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张伟新;生态城市建设中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莫淑红;西北地区生态城市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基础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鹏;面向生态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及实践[D];同济大学;2008年
7 林仲煜;近郊新城可持续形态的构建[D];重庆大学;2009年
8 陈天鹏;生态城市建设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沈瑾;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基于唐山的理论与实践[D];天津大学;2011年
10 杨卡;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张龙怡;北京新城规划实施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李英杰;我国新城发展的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闫娜;伊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规划[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郭灿;可持续发展的新城规划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吕扬;大城市空间扩展中的产业新城规划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张敏翀;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罗凤龙;空间重构视角下的中国新城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马司安;湘江新城项目发展规划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岳欣;产业导向型新城规划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曹妃甸生态城交通和土地利用整合规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5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05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