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剂与旧沥青混溶状态测试方法——文献综述
本文关键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剂与旧沥青混溶状态测试方法——文献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再生剂 再生沥青 混溶状态 沥青结合料
【摘要】:当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基于再生剂(新沥青)与旧沥青处于完全混溶状态假定进行设计,近来的研究表明:实际生产过程中,再生剂与旧沥青之间的混溶状态可能达不到完全混溶的程度。这种理论假设与实际不符会导致生产拌合后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与设计产生较大差异,甚至产生路面早期损害。因此准确了解热再生混合料中再生剂与旧沥青在实际拌合后的混溶状态对验证设计假定的合理与否以及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拌合质量的控制有显著的意义。本文对比了了当前再生剂(新沥青)与旧沥青混溶状态的4种常用测试方法——标记结合料法、可识别差异法、分步抽提法和性能间接测试法,分析了4种方法的优劣,并讨论了混溶状态测试方法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部;
【关键词】: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再生剂 再生沥青 混溶状态 沥青结合料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031)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1概述厂拌热再生技术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它根据RAP材料中沥青含量、沥青老化程度、矿料级配情况,在一定的预热温度下先掺入再生剂进行预处理,之后,再加入新集料和新沥青进行热态拌合而制备成沥青混合料,由于该技术能充分保证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路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溶剂法测定再生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年06期
2 余建民;吴为义;吴玉霞;;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城市道路中的试应用[J];浙江建筑;2008年07期
3 崔普查;;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长期水稳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33期
4 陈静云;孔令然;李正阳;;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抗冻融循环性能试验[J];山西建筑;2010年22期
5 赵亚兰;陈拴发;;再生沥青混合料老化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11年01期
6 熊全裕;肖波;;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4期
7 徐志荣;;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27期
8 黄明;王鹏;李彦伟;黄卫东;;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关键技术研究与性能评价[J];公路;2012年10期
9 杨丽英;谭忆秋;董雨明;李恩光;;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0期
10 韩丽;;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机理分析与应用价值研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松;熊巍;邹云华;刘勇;;厂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在低等级公路应用的可行性探讨[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2 黄冲;黄绍龙;黄修林;丁庆军;;废橡胶粉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性能研究[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熊巍;卢柯;;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4 张金喜;藤原忠司;;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针入度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志祥;吴建浩;;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6 刘浩;李涛;;EC120温拌改性剂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作用与影响[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7 梁伟光;卢铭伊;许先琴;;我国城市废旧沥青料的再生利用[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彦海;变废为宝 经济环保[N];中国交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斌;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机理及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62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06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