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千枚岩隧道监控量测技术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28 07:30

  本文关键词:千枚岩隧道监控量测技术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千枚岩 公路隧道 监控量测 长期安全 隧道


【摘要】:西部山区复杂地形、地貌条件下,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伴随着各类长大、艰险、复杂隧道的出现,千枚岩隧道便是其中典型情况之一。千枚岩地层比较特殊,在干燥时强度稍高,但是遇水后则急剧降低。因此在千枚岩地层中,隧道施工期特别容易出现初支开裂、钢拱架扭曲等大变形情形。本文以广甘高速公路杜家山千枚岩隧道为例,通过对隧道施工期及运营期的监控量测,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1)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常规监控量测来看,千枚岩隧道的洞周收敛变形普遍较大,且收敛达到稳定的时间较长。(2)结合现场发生的大变形灾害,以典型断面为例,对特殊条件下隧道的监控量测方案、监测结果及治理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变形灾害断面,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监控量测方案,可以对选取合理有效的工程处置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3)通过对长期监测断面得到的数据分析,杜家山隧道二衬轴力及弯矩值均较大,而安全系数虽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但是富裕不足,二衬结构出现风险的几率较大。结果表明,以杜家山隧道为典型代表的绢云千枚岩具有软弱破碎,抗压强度低,粘聚力小,围岩自承能力差,且围岩蠕变时间很长的特点。
【关键词】:千枚岩 公路隧道 监控量测 长期安全 隧道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56.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3 存在的问题12
  • 1.4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12-14
  • 第2章 杜家山隧道工程概况14-20
  • 2.1 工程概况14
  • 2.2 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14-17
  • 2.2.1 地层岩性14-15
  • 2.2.2 地质构造15-16
  • 2.2.3 水文地质16-17
  • 2.3 隧道围岩分级及设计参数建议17-18
  • 2.4 杜家山隧道设计分析18-19
  • 2.5 本章小结19-20
  • 第3章 常规条件下千枚岩隧道监控量测方案的确定及围岩稳定性分析20-30
  • 3.1 必测项目监测方法20-23
  • 3.1.1 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20-21
  • 3.1.2 隧道周边收敛监测21-22
  • 3.1.3 隧道拱顶下沉监测22
  • 3.1.4 洞口、浅埋段地面沉降监测22-23
  • 3.2 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及安全信息反馈23-24
  • 3.2.1 时程曲线23
  • 3.2.2 回归分析23
  • 3.2.3 安全措施23-24
  • 3.3 杜家山典型断面监控量测数据分析24-29
  • 3.3.1 洞内外观测24-25
  • 3.3.2 地表测量25-26
  • 3.3.3 洞内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26-29
  • 3.4 本章小结29-30
  • 第4章 特殊条件下千枚岩隧道监控量测方案的确定及隧道稳定性研究30-53
  • 4.1 杜家山隧道K15+119二衬剥落段监测分析31-43
  • 4.1.1 监测点方案的制定32-34
  • 4.1.2 监测结果分析34-43
  • 4.1.3 监测结果总结及工程措施建议43
  • 4.2 杜家山隧道K15+544~K15+545塌方段附近监测分析43-52
  • 4.2.1 监测结果分析45-51
  • 4.2.2 隧道塌方原因分析及工程措施建议51-52
  • 4.3 本章小结52-53
  • 第5章 千枚岩隧道结构长期安全性分析53-67
  • 5.1 隧道长期监测断面的选择53-57
  • 5.1.1 长期监测断面选择原则53
  • 5.1.2 监测断面选择53-55
  • 5.1.4 长期监测系统布置与监测元件安装55-56
  • 5.1.5 长期监测系统组成56-57
  • 5.2 二次衬砌安全性分析57-66
  • 5.2.1 安全系数计算方法57-58
  • 5.2.2 隧道的安全性分析58-66
  • 5.3 本章小结66-67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67-69
  • 6.1 主要研究结论67-68
  • 6.2 建议及存在的问题68-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万春;监控量测在重庆双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1年05期

2 yど欣,

本文编号:1107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107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d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