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WebGIS的应用开发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路路面WebGIS的应用开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WebGIS 公路信息化 多级队列缓存机制 图片双缓存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路实现了快速地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公路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并且在修建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公路空间数据,包括线路、桥梁、隧道、收费站等空间资料,对这些空间数据信息进行高效的无纸化管理,就需要引入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结合了信息技术和地理测绘技术的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既具备网络应用程序的便捷性和易用性,又不失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性,非常适用于在数据空间性强的公路管理领域使用。而传统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对于图片、音频等资料的处理表现得相当乏力,不能满足公路管理用户对图片、音频等资料的展示需求。为此,本文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结合我国公路的发展现状、数据管理手段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国内外公路系统中的应用情况,确定了研究内容、意义及目标。选择了ArcGIS Server及相关的WCF服务、Silverlight和数据库等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建立了一般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本文的开发研究平台。在这一平台的基础之上,在含图业务数据的存储方面,提出了与空间数据分离、物理上隔离的存储方式。然后实现了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中属性-空间数据的相互查询,特别是基于文本的模糊地理查询方面,使用地理实体概念库对用户的搜索条件进行精确提取,提高了搜索条件的容忍度。通过重载控件的方式,弥补了原控件只能显示文本内容的缺陷,从而完成了图片属性数据的展示。针对业务数据中的这些图片电子档案,应用了两端多级队列缓存等技术优化了系统性能。根据程序等待用户这一现象和公路信息点在空间上表现为一维排列的特点,提出了两种预取机制,一种是客户端启动后立即预取服务器中的“热点”数据,另一种是根据当前的访问行为预测下一次将访问的信息点,提前预取相应数据。通过这两种预取机制,消除了大部分用户可感知的加载时间,并通过一系列测试数据证明了这两种预取机制的有效性。最后在信息点标识方面引入了聚类方法,使得各点辨识更容易,操作上更简洁。在本文所研究的基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高速公路路面展示系统中,对高速公路路面空间要素及相应的带图业务数据研究了空间-属性互查并做出了相关的性能优化,为进一步生动地进行路面展示打下了基础。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公路信息系统或其他地理信息领域系统的开发模式做出了一定的探索。提出的两种预取机制,为有关情景下的访问优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5;P20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贵洲;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CAI制作[J];测绘通报;2000年09期
2 彭鹏,谢光辉,李满春;21世纪高师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刍议[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3 黄海;地理信息系统在通讯中的效益分析[J];海洋技术;2000年03期
4 ;大力推广应用 促进技术创新 加快国产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化步伐[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0年05期
5 张远;台湾“地理信息系统”发展与应用[J];城市勘测;2000年01期
6 贾文涛,刘素凤,杨永侠;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综述[J];计算机与农业;2000年10期
7 朱海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评介[J];地理学报;2001年04期
8 朱庆华;日本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政策及其启示[J];情报杂志;2001年07期
9 陈述彭;呼唤地理信息系统的新一代(导读)[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1年09期
10 朱晓华,闾国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J];科技导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俊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进展[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新长;张青年;马林兵;;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崛起[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3 彭秀英;万剑华;范士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4 薛刚;;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与发展动态[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王平;刘慧平;潘耀忠;;中国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马大喜;刘昭华;陈龙泉;施贵刚;;优化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设计[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耀林;杜清运;;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与教学计划的优化设计的思考[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汤国安;;高等院校核心专业课英语教学方法初探——以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为例[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张锦水;安凯;陈炎平;丁晓强;;基本单位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红岩;;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发展趋势[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卞小士;高港建成林业地理信息系统[N];泰州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孙靓;全国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推广演示会召开[N];中国信息报;2010年
3 记者 郑千里;我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业初步形成[N];科技日报;2000年
4 李俊鹏;山西全面启动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建设[N];中国信息报;2011年
5 记者 李欣瑶;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国际会议在兰召开[N];甘肃日报;2012年
6 记者 张海虎 通讯员 陈莹;我省有了首个“减灾地理信息系统”[N];青海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李薇;驰骋在地理信息系统天地[N];中国测绘报;2001年
8 卢毅敏 汪小钦 肖桂荣;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系统有何特征[N];中国测绘报;2006年
9 王大力;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N];中国测绘报;2006年
10 程钟康;福建省港航地理信息系统投用[N];中国水运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长保;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及其在农业宏观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4年
2 夏志华;上海市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崔巍;用本体实现地理信息系统语义集成和互操作[D];武汉大学;2004年
4 王宇翔;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5 周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土水资源分类、评价与预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1997年
6 钱贞国;面向互操作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7 李如仁;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实践[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8 徐璐;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房地产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0年
9 余晓红;建设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质量控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10 陈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工程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唐宋诗歌研读中的运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清茹;山东省学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3 王谦;火警消防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冯维斌;基于GIS的矿井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孙高平;基于移动GIS的高速公路巡查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海;WebGIS在地理信息消防系统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热伊拉·吾斯曼;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新疆糖尿病的空间分布[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8 李文瑞;基于WebGIS的采油厂生产运行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管清文;基于Web长输管道通信运行维护系统设计与实现[D];辽宁大学;2015年
10 崔成成;电力监管应急平台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83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183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