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层状岩体隧道爆破开挖数值模拟及振动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水平层状岩体隧道爆破开挖数值模拟及振动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动力有限元 水平岩层 应力场 振动场 衰减规律
【摘要】:以蒙华铁路喜家岭隧道爆破施工为研究背景,采用动力有限元法探索层状岩体的存在对隧道爆破形成的应力场与振动场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均质岩体和水平两层岩体两个有限元模型。在保证模型尺寸、模拟参数以及网格划分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岩石材料参数与爆破微差间隔时间,在隧道拱顶、拱腰、拱脚处提取振速与应力数据,比较两种模型的振速与应力的衰减规律。指出层状岩体的存在会使应力波的传播发生改变,并分析了微差间隔时间的不同对爆破造成的影响。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55.6
【正文快照】: 目前,钻爆法仍然是山岭隧道施工采用的主要方法[1],岩体爆破过程中成形不规整现象以及各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同时岩体在炸药作用下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影响到其稳定性,在层状岩体中上述现象更为突出[2]。由于炸药爆炸后振动波传播的复杂性以及爆破的破坏作用,进行大规模的现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李炜;平行层状岩体的自重应力场[J];岩土力学;2001年01期
2 刘卡丁,张玉军;层状岩体剪切破坏面方向的影响因素[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3 张玉军,刘谊平;层状岩体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11期
4 耿大新,杨林德;层状岩体的力学特性及数值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2003年04期
5 张玉军,刘谊平;层状岩体的各向异性—弹塑性三维有限元分析[J];焦作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王启耀,蒋臻蔚;层状岩体的力学特征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S2期
7 何满潮,李学元,刘斌,徐能雄;非层状岩体三维可视化构模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8 郭牡丹;王述红;张航;徐源;;层状岩体强度数值模拟及其讨论[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0期
9 王靖涛;;在层状岩体中柱面波的传播[J];岩土力学;1979年02期
10 张海东;层状岩体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单元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8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远;王思敬;杜永廉;;层状岩体结构变形破坏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2 李仲奎;陈振声;;层状岩体三维边界元应力分析中的面力不连续问题[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3 张海东;;层状岩体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单元分析[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4 左双英;叶明亮;唐晓玲;续建科;史文兵;;层状岩体地下洞室破坏模式数值模型及验证[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5 肖远;;轴向力与横向力共同作用下层状岩体的临界荷载问题[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6 熊诗湖;邬爱清;周火明;;层状岩体变形试验的尺寸效应[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子新;华安增;;层状岩体滑落的分形模型[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李仲奎;H.A.Mang;;层状岩体边界单元法中的奇异性问题[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9 范雷;唐辉明;王亮清;;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层状岩体地基极限承载力初探[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安敏;顾金才;沈俊;明治清;;层状岩体加固中锚固体周围岩层塌落深度的近似计算方法[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梅松华;层状岩体开挖变形机制及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2 周莲君;层状岩体破坏特征的试验和数值分析及其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杨乐;基于Cosserat介质理论的层状岩体均匀化数值分析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刘彬;软硬相间层状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及作为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的适宜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鹏;高应力条件下层状岩体力学特性及时效破裂机制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5年
2 陆瑜;爆破振动对陡倾层状岩体隧道稳定性影响[D];贵州大学;2015年
3 陈高奎;层状岩体隧道围岩稳定性综合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4 冷霜;层状岩体变形试验的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熊诗湖;层状岩体变形特性试验研究[D];长江科学院;2007年
6 李月;层状岩体声学特性研究[D];西华大学;2007年
7 王涛;基于复合材料力学的层状岩体锚固支护系统研究与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王恩波;层状岩体中拱形巷道拱肩破坏机理及合理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9 田治金;喀斯特环境下层状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取值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10 刘彬;软硬相间层状岩体变形参数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99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199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