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交通大数据的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模型
本文关键词:考虑交通大数据的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调查 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 多目标优化 交通大数据 遗传算法 宽容分层序列
【摘要】:为了提高城市交通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模型。大数据背景下,考虑系统成本、多源数据共享、数据需求、检测器故障、道路基础设施、检测器类型等因素,构建了交通检测器布置的影响因素集。综合分析各个影响因素,提出了由最小系统成本优化、最大截断流优化、最小包含路径优化和OD(origin-destination)覆盖约束构成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应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宽容分层序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研究表明:该文的模型实现了多目标的优化,反映了多源数据共享和检测器故障的影响,满足了OD覆盖约束,可达到交通检测器的优化布置。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交通研究所;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BAG01B04)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返校经费课题(2015WJB-02)
【分类号】:U491.116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陆化普;孙智源;屈闻聪;;大数据及其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综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年05期
2 李海舰;董宏辉;贾利民;仁墨羽;秦勇;;A new measure for evaluating spatially related properties of traffic information credibility[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4年06期
3 于渊;雷利军;景泽涛;王振华;王文良;;北斗卫星导航在国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分析[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4年01期
4 邵敏华;孙立军;邵显智;;基于转弯比例的网络检测器布设模型及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6期
5 谭昌柏;袁军;周来水;;基于宽容分层序列法的飞机装配公差稳健设计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2012年24期
6 张墨逸;曹洁;牛建强;陈继铭;;基于图论与矩阵论的交通检测器布设新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宁;交通网络检测器布设优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智源;陆化普;;考虑交通大数据的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7期
2 薛红军;陈广交;李鑫民;顾理;;基于决策树理论的交通流参数短时预测[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6年03期
3 王少飞;刘良伟;谯志;祖晖;付建胜;陈新海;阮志敏;杨知;;全息交通顶层设计研究[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6年S1期
4 张堂贤;曾仁松;谢东宏;谢伯嘉;;公路交通服务能力的绿色安全指标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6年02期
5 乐柏成;赖粤;;Hadoop应用基站数据改善智能交通方法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年04期
6 陆化普;孙智源;屈闻聪;;基于时空模型的交通流故障数据修正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7 陆化普;孙智源;屈闻聪;;大数据及其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综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年05期
8 张尚悦;王郁茗;于政国;;一种新型舢板帆船训练远程监控系统[J];船舶;2015年04期
9 袁传武;郑京津;孙亮;黄光体;;北斗卫星导航在湖北林业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1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仁;姚远;邵振峰;;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年06期
2 李清泉;李德仁;;大数据GIS[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年06期
3 于渊;雷利军;景泽涛;王振华;王文良;;北斗卫星导航在国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分析[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4年01期
4 段宗涛;康军;唐蕾;樊娜;刘研;代记婷;;车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交通信息服务协同体系[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5 刘智慧;张泉灵;;大数据技术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6期
6 何非;何克清;;大数据及其科学问题与方法的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年01期
7 李嘉;刘春华;胡赛阳;王芳;;基于交通数据融合技术的行程时间预测模型[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8 廖律超;蒋新华;邹复民;赖宏图;;基于交通视频的交通拥堵状态自动识别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1期
9 王璐;孟小峰;;位置大数据隐私保护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14年04期
10 冉斌;;手机数据在交通调查和交通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交通;201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海恩;吕谋;;供水系统预警监测站的优化布置[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09期
2 伊廷华;张旭东;李宏男;;基于异步爬猴群算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13年05期
3 郝品正,李伯海,李一兵;大源渡枢纽通航建筑物优化布置及通航条件试验研究[J];水运工程;2000年10期
4 陈呈频;毕娜;施祺方;兰秀菊;;车间设施优化布置方案[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年01期
5 王国新;王卫争;;高层建筑中强震仪的优化布置[J];振动与冲击;2008年10期
6 廖重云;;三峡三期工程主坝施工机械优化布置[J];水利水电施工;2011年03期
7 李伟峰;祝加勇;袁朋超;;厂区车间出入口的优化布置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Z6期
8 伊廷华;张旭东;李宏男;;基于改进猴群算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13年02期
9 张政华;毕丹;李兆霞;;基于结构多尺度模拟和分析的大跨斜拉桥应变监测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J];工程力学;2009年01期
10 伊廷华;王相;李宏男;;考虑敏感性和鲁棒性相协调的多维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沈扬;远近;;胎带机浇筑混凝土优化布置模型设计及应用[A];第二届水电工程施工系统与工程装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0年
2 王景春;刘志春;李凤超;;基坑位移量测测点的优化布置[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3 吴丹;吴子燕;覃小文;杨海峰;;基于两步有效配置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路玲玲;王曦;黄晨光;刘彦池;;海洋平台结构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吴丹;吴子燕;覃小文;杨海峰;;基于两步有效配置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丰;刘德有;谭志忠;;风电场风机优化布置数学模型研究[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08)[C];2008年
7 魏燕定;吕永桂;陈子辰;;机敏杆压电扭转驱动器/传感器优化布置[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俊;结构健康监测中的测点优化布置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王娟;结构时域辨识方法及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3 孙小猛;基于模态观测的结构健康监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涛;地下洞室位移反分析的测点优化布置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5年
2 赵秀琪;基于现代智能算法的土木工程结构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3 张美玲;钢棒裂纹损伤模态识别中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代凤娟;支持故障预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马莎莎;高层建筑结构健康监测中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牛国纯;水工结构动力检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与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杨志魁;基于灵敏度有效独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苏万林;高层建筑风致响应实测测点的优化布置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王相;结构健康监测中多维传感器的优化布置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壮;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健康监测中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2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20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