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运营组织衔接研究
本文关键词: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运营组织衔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南大学》 2006年
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运营组织衔接研究
张发才
【摘要】: 大城市铁路客运站作为一个城市的交通形象门户,是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和联运的主要基地,同时它也是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枢纽之一。因此,研究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的运营组织衔接,对提高城市客运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各类客运方式之间换乘效率、方便乘客出行、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等方面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论文分析了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的功能定位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先从铁路站点位置变化、城市交通构成变化和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的相互促进这三个方面来研究了两者的关系演变,然后又从铁路车站站点变化引起的衔接变化、衔接规划的原则和未来一体化整合这三个方面来研究了两者的衔接关系。分析了影响铁路车站客流需求的因素及发展趋势,在历史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城市铁路车站客运需求量和换乘交换量预测数学模型,并用实例验证了预测数学模型的可行性。 在铁路车站始发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分析和到发时刻分析的基础上,对铁路客流与城市交通客流的时间分布叠合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在交通需求高峰时段缓解交通压力的方法。然后提出铁路车站运营组织可优化的内容包括列车编组、各种流线组织、引导标识系统及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四个方面,并研究了每个方面的具体优化方法和内容。 本文从运营组织的角度出发,先研究了大城市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换乘衔接的总体目标、换乘种类及交通流分析、换乘流线组织的方法及原则。然后从微观角度研究铁路客运与城市内部各种交通方式间(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社会车辆、自行车和步行)的换乘衔接,详细研究的内容包括:换乘衔接的方式、换乘客流及车辆流线的组织方法、运能的匹配及换乘时间的衔接、换乘服务信息和诱导标志的需求分类及设置方法等方面。 论文最后研究分析了运营组织衔接的评价方法,首先建立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换乘衔接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及介绍指标的规范化处理方法,然后在兼顾“功能性”评价与“均衡性”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来判断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换乘衔接的效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U293.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铁路客运有新规定[J];江苏交通;1998年02期
2 王德生;试论铁路在我国旅客运输中重振雄风[J];综合运输;1999年01期
3 王锐远;对铁路客运在特定时间特定区段实施大幅降价的建议[J];中国铁路;2000年10期
4 王德英;;春运铁路赚多少[J];同舟共进;2002年04期
5 赵新刚;郭树东;;铁路客运合理运价水平分析[J];中国物价;2006年05期
6 陈永权;张亮;陈滋顶;;铁路客运图形符号的标准化现状及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年05期
7 刘新;;浅谈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05期
8 魏宏;;铁路客服英语辨析与规范[J];黑河学刊;2011年02期
9 徐吉谦;南京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展望(上)[J];现代城市研究;1997年05期
10 张协奎;;“中等城市交通与城市布局形态研究”通过省级鉴定[J];城市规划通讯;1997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静芳;桑景舜;孟繁强;;气象条件对城市交通影响的分析[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2 郑捷奋;赵鹏林;;城市交通与土地资源综合开发[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朱兆芳;;21世纪中国天津的城市交通[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徐惠农;;深圳市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探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贺国光;陆百川;;城市交通宏观决策系统的研究[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6 宋欣茹;;解决大连城市交通拥堵势在必行[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裴玉龙;蒋贤才;;城市交通系统多信息平台融合技术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2004年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刘志国;;主题二 城市交通与车辆设计创新[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6:城市发展与交通方式创新[C];2010年
9 关维维;;安全管理——公交企业生存的保障[A];北京市物资流通协会2010年理论文集[C];2011年
10 蓝士斌;李宏伟;赵珊;;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方日报评论员;[N];南方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雷海;[N];宁夏日报;2008年
3 记者 程琳;[N];闽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关剑书;[N];吐鲁番报(汉);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栋 付洪军;[N];珠海特区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鞠红梅;[N];哈尔滨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宋智慧 尹义龙;[N];湘潭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贾智勇 魏涛 实习记者 廖亮;[N];新乡日报;2009年
9 记者 付航;[N];经济参考报;2010年
10 ;[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宽民;城市交通系统理论分析与应用[D];长安大学;2003年
2 樊大可;西安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探索[D];长安大学;2009年
3 朱明皓;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陆建;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与方法[D];东南大学;2003年
5 王春才;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杨少辉;城市交通系统演变进程机理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
7 汪健雄;改进的多目标量子遗传算法及其在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中的应用[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2年
8 罗清玉;城市道路拥挤收费关键理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陈小锋;城市交通信号动态优化控制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马健霄;城市局域交通网络容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强;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陈秋芳(Tran Thu Phuong);河内与北京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比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艳艳;城市交通供求非均衡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费移山;城市形态与城市交通相关性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5 葛国强;发展我国大城市交通运输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程婕;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茹广生;城市建设与城市交通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8 张平;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交通的换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治新;精明增长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模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罗明;武汉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运营组织衔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6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2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