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及云计算的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物联网及云计算的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管理研究
【摘要】:针对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基于物联网及云计算构建了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管理大数据平台,实现了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化管理并满足了数据共享与深度挖掘的需求。经现场使用,表明该平台实现了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及存储功能,达到了在线快速程序化处理及报表自动生成效果,为隧道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天佑智隧科技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50878185) 高铁联合基金(VP21ZR1101Y150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SWJTU11ZT33)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955)
【分类号】:U452.11
【正文快照】: 1概述的现场测试等手段可快速分析围岩稳定性及判识围岩级别,为隧道信息化施工选择合理施工工法、支护隧道是典型的地质工程,设计、施工都受制于沿方式及支护时机提供依据[3]。这是地质信息最直观线地质条件,其地质的不可选择性、复杂性、特殊性的揭示,其精度最高,但受隧道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柒勤;杨峰;;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刚体平动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4年03期
2 李斌;;隧道掌子面地震动力响应特性及加固方法[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2期
3 段强;曹大明;贾延刚;;隧道掌子面画像处理系统的开发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2006年01期
4 叶英;王梦恕;;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数字编录识别技术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黄平;方方;周建斌;李佳南;;基于隧道掌子面的放射性测量[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4期
6 刘彦文;;隧道掌子面稳定的几种解析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11期
7 郭佳奇;乔春生;;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及岩墙安全厚度研究[J];铁道学报;2012年03期
8 李斌;漆泰岳;高波;;隧道掌子面稳定的判定方法研究[J];路基工程;2010年04期
9 孙谋;刘维宁;;高风险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4期
10 何强;;隧道掌子面瓦斯分布三维分析[J];四川建筑;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军伟;梅志荣;;全粘结型锚杆加固隧道掌子面强化机理研究[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苏茂鑫;李术才;薛翊国;李貅;张庆松;;隧道掌子面前方低阻夹层的瞬变电磁探测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建;曾昭发;田钢;王者江;;地震和地质雷达方法探测隧道掌子面前方岩石结构[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马超锋;李晓;成国文;赫建明;;大跨度公路隧道围岩动态分级的Bayes优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冷彪;基于数码成像的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凯;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预支护受力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黄皓;基于离散元法的富水软弱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魏琨;中山中路隧道掌子面稳定性与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4 王志;破碎岩体隧道掌子面破坏机理及加固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周艺;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刘阳;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判别及变形控制技术[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7 田书志;软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位移判定方法及控制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8 傅长风;水下浅埋暗挖软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技术及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李俊生;基于通风方式对高温隧道掌子面温降效果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65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265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