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固耦合作用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流固耦合作用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摘要】:分析富水地层隧道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性,利用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程序FLAC~(3D)的流固耦合模块,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不同围岩等级、埋深情况下,流固耦合作用对围岩应力场、位移场的变化情况和塑性区分布特征的影响。
【作者单位】: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分类号】:U451.2
【正文快照】: 引言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铁路、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穿越水底、岩溶等富水地层的隧道工程数量也逐渐增多。在富水地层中修建隧道时,隧道开挖将引起围岩应力场和渗流场的急剧变化,同时产生两场耦合作用效应,对围岩的稳定性带来复杂影响[1]。不少学者针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发本;黄德镛;杨卓;;考虑流固耦合的富水隧道开挖对比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3年02期
2 李鹏飞;张顶立;李兵;房倩;孙锋;;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性的流固耦合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10年03期
3 严绍洋;李亮辉;高燕希;张春宇;;公路隧道开挖渗流场的有限差分法分析[J];中外公路;2007年06期
4 李地元;李夕兵;张伟;宫凤强;黄炳仁;;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连拱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5 李廷春,李术才,陈卫忠,邱祥波;厦门海底隧道的流固耦合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6 赖远明,吴紫汪,朱元林,朱林楠;寒区隧道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问题的非线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5期
7 张祉道;山岭隧道地下水处理及结构设计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199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祝末;富水地层中的破碎带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数值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迅;姚华彦;张振华;卢坤林;胡众;;合肥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河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2 张彬;廖连烨;朱凤薇;;地铁施工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对地表沉降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3 肖伯强;胡义新;冯德定;石万波;;小净距隧道富水破碎区段防排水施工技术研究[J];中外公路;2016年06期
4 朱琳;;基于流固耦合作用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J];山东交通科技;2016年06期
5 申艳军;杨更社;王铭;张慧梅;贾海梁;荣腾龙;;冻融循环过程中岩石热传导规律试验及理论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12期
6 张鸿;徐斌;刘优平;朱海琴;;层状饱和土体中衬砌对地震波的动力响应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年S2期
7 董宇苍;朱永全;高焱;;积冰位置对不同断面形式隧道衬砌冻胀力的影响[J];铁道建筑;2016年11期
8 岳健;谭仁华;安永林;刘运思;;河水位变化影响下水下隧道的施工力学行为[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11期
9 陈艳江;丁琳;郭子川;;漠大输油管沿线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6年02期
10 黄敏;郭晓强;唐绍辉;吴亚斌;;地下水回升浸泡对采空区及上覆岩体稳定性影响[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义欣;基于ABAQUS的大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2 袁性涵;基于数值实验的隧道全程围岩稳定性智能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马群;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及其探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豆昆;基于FLAC3D对白云鄂博铁矿主矿南帮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5 田智慧;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6 黄磊;公路隧道穿煤矿采空区段围岩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3年
7 李雨;岩溶区围岩与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8 王鲁南;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分析及围岩变形规律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柴聚奎;祁连山隧道硫磺沟斜井碎屑流地层围岩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李云龙;隧道浅埋段通过富水岩石破碎带的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D];东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华;张庆贺;胡向东;李攀;;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各向异性渗流应力耦合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0期
2 华渊;潘建立;周太全;;厦门海底隧道右线穿越F1风化槽施工方案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3 房倩;张顶立;黄明琦;;基于连续介质模型的海底隧道渗流问题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4 张顶立;;海底隧道不良地质体及结构界面的变形控制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11期
5 张成平;张顶立;王梦恕;项彦勇;;高水压富水区隧道限排衬砌注浆圈合理参数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11期
6 李地元;李夕兵;张伟;宫凤强;黄炳仁;;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连拱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7 张志强;何川;;连拱隧道中隔墙设计与施工力学行为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8期
8 刘继国;朱光仪;郭小红;梁巍;;厦门海底隧道涌水量流固耦合数值分析[J];中外公路;2006年03期
9 杨会军;王梦恕;;深埋长大隧道渗流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10 吉小明;;隧道工程中水力耦合问题的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柳春光;齐念;;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深水桥墩地震响应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2 曾四平;凌建明;祝云琪;;流固耦合对加筋土边坡力学行为影响的弹塑性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7年03期
3 钟祖良;刘新荣;吴强;;流固耦合作用下马垭口隧道塌方机理及其灾害治理研究[J];工程勘察;2011年07期
4 张进国,史岩,刁新华,蒋金琳,王树英;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旋转波纹管固有频率计算的有限元法[J];农业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5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少静;快锻压机压力油管道流固耦合作用下振动特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84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284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