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隧道地震反应分析局部精细化建模中的几个问题
本文关键词:沉管隧道地震反应分析局部精细化建模中的几个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沉管隧道 地震反应分析 局部建模 精细化计算
【摘要】:通过大型沉管隧道的实例分析和前期研究成果,重点讨论沉管隧道地震反应分析中建立局部三维精细化模型时所应关注的4个问题:1模型范围大小的问题;2上覆水体动水作用的简化;3时域分析中阻尼矩阵的合理建模及其影响;4地震输入方式的选择与影响等。文中通过工程算例验证局部三维精细化建模的合理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某段沉管管节的地震反应时,应至少考虑该管节两端各三段相邻管节的影响和轴向5倍以上土层厚度范围的土层影响;上覆水体可近似采用等效附加质量的方式模拟;当沉管隧道-土层体系的基频低于输入地震波的卓越频率时,易采用基于体系基频的优化方法来确定Rayleigh比例阻尼矩阵的比例系数;沿沉管隧道轴向的多点地震输入对隧道地震反应有较大影响,应加以充分关注。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G07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15301)
【分类号】:U452.28;U459.5
【正文快照】: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随着全球国际化趋势,国内外已建和计划修建大型长距离越江跨海交通通道工程逐渐增多,如目前在建的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其主体工程包括约6.7 km的沉管隧道工程和约23 km的桥梁工程。应用有限元方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沉管隧道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J];岩土工程界;2003年10期
2 楼和岳;丹麦与瑞典越海连接工程提出沉管隧道延伸段新方案[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4年03期
3 ;水下沉管隧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J];中国公路学报;1997年01期
4 于书翰;沉管隧道管段预制方式的选择[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S2期
5 詹德新,王兴权,刘祖源,肖明清;沉管隧道及其相关模型试验[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6 王兴铎;水下沉管隧道的发展及施工技术[J];中国铁路;2001年05期
7 庄道庆;沉管隧道的防水技术[J];东海海洋;2001年03期
8 唐英,管敏鑫,万晓燕;沉管隧道接头的理论分析及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01期
9 路石;上海黄浦江第一座沉管隧道6月建成[J];铁道建筑;2003年07期
10 张庆贺,高卫平;水域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J];岩土力学;2003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卫星;王克丽;景诗庭;;沉管隧道基础处理[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2 管敏鑫;严金秀;唐英;;沉管隧道技术在我国的应用[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3 金锋;;广州珠江沉管隧道设计工作中的几点体会[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张庆贺;高卫平;;沉管隧道施工阶段不同工况的受力性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5 丁美;;沉管隧道测量方法与特点[A];华东地区第九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丁美;;沉管隧道测量方法与特点[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数字区域建设与地理空间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叶亮;丁文其;朱令;景骞;刘鹏;;基于正交设计的沉管隧道变形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伟;李蓉;;长江沉管隧道水下地基注浆加固材料研究[A];重大隧道、地铁及地下工程的防水排水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常翔;张献伟;;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工程重难点浅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常翔;张献伟;;生物岛——大学城沉管隧道工程重难点浅析[A];中国中铁隧道集团2007年水底隧道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通讯员 伍振 龙艳 李振勇;我国北方首条沉管隧道贯通[N];人民铁道;2012年
2 陈国雄邋通讯员 张健文;广州打捞局成功采用新工艺[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通讯员 龙艳 李振勇;中国铁建召开沉管隧道技术交流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2年
4 记者 伍振 通讯员 龙艳;国内高震区首条沉管隧道创新成果丰硕[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陈果 实习生 庞丹丽 通讯员 左西尧;变截面管段国内首创[N];广东建设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任晶惠;用专业技术服务交通建设[N];中国交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岳夏冰;外海大回淤沉管隧道软基沉降特征与控制计算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王翠;沉管隧道工程干坞及岸壁保护结构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巨光;沉管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邱峰;沉管隧道施工与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贵红;沉管隧道抗震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李丹;广州洲头咀沉管隧道接头影响的动力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5 王贤辉;结构优化在沉管隧道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周莹;地震作用下沉管隧道接头处动力可靠度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7 袁伟耀;变截面沉管隧道基础处理物理模拟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龚昊;沉管隧道健康监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张敏;滨海新区海河沉管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10 梁懋天;佛山市汾江路南延线沉管隧道关键施工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02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30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