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剩余强度的沥青混凝土耐久性室内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剩余强度的沥青混凝土耐久性室内研究 出处:《东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沥青混合料 疲劳损伤 强度衰变 剩余强度 加载速率 半圆弯曲 数字图像相关法
【摘要】:随着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路面使用性能的耐久性逐渐成为道路工作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我国缺乏对路面长期性能的系统研究,仅依靠设计规范中设计年限和累计当量轴次来评判沥青路面的耐久性能存在较大的不足。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粘弹性材料,其力学性能受荷载作用时间、试验温度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依托江苏省宁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和东南大学联合承担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各面层结构耐久性衰变规律研究”课题,从疲劳损伤角度出发,通过半圆弯曲强度试验、半圆弯曲疲劳试验和不同疲劳次数后的剩余强度试验,揭示沥青混合料的强度衰变规律,开展基于剩余强度衰减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特性研究。对进一步认识沥青路面的耐久性衰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总结了现有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室内评价试验方法,选取半圆弯曲试验作为本文的疲劳试验方法,确定了半圆试件的体积参数;选取SMA-13混合料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原材料试验的基础上对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为降低变异性对试验的影响,采用试成型的方法严格控制试件的空隙率,并对切割后的试件进行筛选,弃用空隙率不合格者。其次,通过不同加载速率和温度下的半圆弯曲强度试验对沥青混合料强度的时温特性进行了研究,强度随加载速率的增大表现为幂函数增长趋势,随温度的降低而明显增大;在5种应力水平下开展了半圆弯曲疲劳试验,分析了疲劳过程中轴载位移和累计能耗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传统疲劳方程和基于动载强度与实际应力比的疲劳方程,揭示了一次加载强度破坏与循环加载疲劳破坏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不同疲劳作用次数后的剩余强度试验,分析了不同荷载水平下疲劳剩余强度的衰减规律,建立了剩余强度幂函数衰减模型,剩余强度衰减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性,疲劳寿命前期呈近似线性衰减,疲劳寿命后期则急剧衰减;以剩余强度定义损伤变量,建立了基于剩余强度衰减的沥青混合料非线性疲劳损伤演化方程,分析了不同荷载水平下损伤演化规律,荷载水平越高损伤累积速率越快,但破坏时的临界损伤越小。最后,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对半圆弯曲疲劳过程中的横向应变进行观测,分析了半圆试件表面应变场分布规律和底部拉应变横向分布规律;通过对主要开裂区底部平均拉应变演化曲线的分析,建立了幂函数应变增长模型,揭示了不同荷载水平下半圆弯曲疲劳试验底部拉应变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以疲劳寿命比为媒介,构建了不同荷载水平下剩余强度与底部拉应变的统一关联方程,揭示了强度衰减与应变增长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认识沥青路面耐久性能衰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怡;复合材料拉伸剩余强度及其分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2 郭树祥;许希武;;含共线分布多裂纹板的剩余强度[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敖波;张定华;赵歆波;徐夏刚;王唤抒;;多级载荷作用下剩余强度的估算[J];机械强度;2007年03期
4 骆华锋;白清东;王莉;;基于有限元法在腐蚀管道剩余强度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23期
5 徐晓飞,姚卫星;含多处损伤结构的剩余强度研究[J];洪都科技;2001年04期
6 赵新伟;罗金恒;郑茂盛;李鹤林;张华;;点腐蚀损伤管道剩余强度的评价方法[J];机械工程材料;2006年06期
7 吴富强;姚卫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剩余强度衰减模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张延辉,陶梅贞;复合材料剪切板的裂纹扩展与剩余强度[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9 葛森;李仲;张积广;张有宏;张弛;;含多处损伤未加筋铝合金壁板的剩余强度[J];航空学报;2008年02期
10 何洋洋;赵星;;考虑剩余强度的焊接箱形梁动态可靠性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帅健;;腐蚀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徐晓飞;姚卫星;;含多处损伤结构的剩余强度分析[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郭乾坤;蒋持平;;陶瓷热震裂纹构型与剩余强度关联的数值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唐毅;刘维平;孙海涛;乔维;吴小亮;桂春;;含矩形缺陷圆柱形管的剩余强度评定方法[A];第十七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刘伟;王辉;崔少敏;徐志辉;苑健康;;腐蚀海底管道剩余强度评估[A];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第三届海洋工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马存旺;刘勇;张呈林;;应用剩余强度方法预测复合材料板的疲劳寿命[A];探索 创新 交流——第三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三集)[C];2008年
7 刘朝君;肖玉明;刘马宝;;含MSD铝合金平板剩余强度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摘要及论文集[C];2010年
8 王志智;陈莉;聂学州;;多裂纹剩余强度判据在××飞机上的应用[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9 鞠树生;燕瑛;成传贤;;复合材料低速冲击特性分析[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葛森;李伸;张积广;符行初;聂学州;丁惠良;;广布疲劳损伤机身壁板的剩余强度试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铭伟;多相流海管CO_2内腐蚀及剩余强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李陈峰;破损舰船剩余强度评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马春燕;水面舰艇新型抗损结构设计与剩余强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蕊;氮气钻完井管柱的冲蚀机理分析及剩余强度预测[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迟博轩;破损船舶剩余强度安全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于玉梅;川口—南泥湾输油管道φ219弯管腐蚀后强度变化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李燕萍;含缺陷陆上油气管道剩余强度评价及维修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5 易美琦;层合板分层损伤等效模拟方法及剩余强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苏文正;雷击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力学和电热性能影响分析[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7 卢鹏飞;含多裂纹典型蒙皮连接剩余强度评估[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8 潘悦然;在役海底管道剩余强度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徐凯;基于剩余强度的沥青混凝土耐久性室内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韩军;基于有限元法的腐蚀管道剩余强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52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35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