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带对公路交通噪声吸收消减的频谱特性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绿化带对公路交通噪声吸收消减的频谱特性试验研究 出处:《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探明绿化带对公路交通噪声吸收消减的频谱特性,在西安市子午大道两处绿化带设置监测点,对交通噪声在不同倍频程中心频率下的衰减特征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频范围内,噪声能量的衰减量随倍频程中心频率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在250 Hz中心频率处,绿化带A和B产生的A声级声衰减量可达17 dB和13.3dB。在中频段,由于植被支干的阻隔效应,交通噪声在4 kHz处出现最大衰减。在8~16 kHz的高频区域,两处绿化带所引起的噪声衰减量也均在10 dB以上,表明通过设置绿化带可有效控制公路交通噪声对两侧敏感点的影响。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en belt by road traffic noise absorption, in the city of Xi'an meridian Avenue two at the green belt setting monitoring points on the traffic noise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octave center frequency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range of low frequency, attenuation of noise energy with octave Center frequency increase increased gradually. In the 250 Hz center frequency, A green belt and B produced A sound level attenuation up to 17 dB and 13.3dB. in the band, because of the barrier effect of vegetation branch, traffic noise at 4 kHz. The maximum attenuation in high frequency region of 8~16 kHz, two green belt noise due to the attenuation are above 10 dB and that by setting the influence of green bel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oad traffic noise on both sides of the sensitive points.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2013G3292017)
【分类号】:U491.91;U418.9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已成为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1-3]。对于交通噪声的治理,主要从声源防治、切断传播途径和受声点防护3个方面入手[4]。在降噪要求不大的情况下,绿化隔离带是从传播途径上减轻公路附近敏感点噪声暴露的有效方法。同时,由于公路沿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丁亚超,周敬宣,李恒,李艳萍;绿化带对公路交通噪声衰减的效果研究[J];公路;2004年12期
2 杜振宇;邢尚军;宋玉民;张建峰;段春华;;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研究[J];生态环境;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雷;张丽微;;绿化降噪研究综述及存在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2 姚霞珍;邢震;泽旺;措姆;;西藏校园植物群落降噪效果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16期
3 张周强;郑远;杜豫川;孙立军;;绿化带对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实测与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年06期
4 祝遵凌;杜丹;韩笑;;7种阔叶植物群落降噪的临界达标宽度[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2年03期
5 蒋永红;;旅游公路生态景观设计——以深圳市西冲二通道规划研究为例[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6期
6 朱耀军;林喜双;王成;贾宝全;;基于益本分析的城市森林树种选择[J];中国城市林业;2011年04期
7 朱英杰;郑志;;社区化理念下的高校表演艺术建筑选址及布局研究——以东南地区为例[J];福建建筑;2009年07期
8 殷爱华;胡羡聪;吴小英;邝健智;;珠三角地区优良降噪树种的初步选择[J];广东林业科技;2006年04期
9 袁玲;王选仓;武彦林;谷晓旭;王蕾;;夏冬季公路林带降噪效果研究[J];公路;2009年07期
10 何誉;;公路交通噪声及其控制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唐勇;王钰溶;魏宗财;;基于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低碳规划探讨——以北京CBD东扩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丁真真;赵剑强;陈莹;胡博;;绿化带对公路交通噪声吸收消减的频谱特性试验研究[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张秦英;崔海南;马蕙;王小雨;;不同配置模式带状绿地降噪效应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5[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滋雨;城市绿地配置的量化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邱红;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韩同福;高速公路路域生态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董珂;北京山区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王养军;发动机及车辆声品质主观评价及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与控制[D];天津大学;2007年
6 袁玲;公路林带声衰减量及其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杜智民;基于RS、GIS的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张凯旋;上海环城林带群落生态学与生态效益及景观美学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旭;城乡耦合系统人类主导的碳循环及生态服务[D];浙江大学;2013年
10 薛慧;人工系统生态服务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福强;黄河三角洲地区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赵天燕;高速公路施工期声屏障工程监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王弘;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在典型路段的应用效果及修正[D];暨南大学;2006年
4 吴海萍;上海浦东道路绿地群落结构、生态功能及调整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亮;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6 郑峥;主干道噪声对临街校园的影响及声屏障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颀;济青高速公路淄博段植被建植及其对交通噪声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常二梅;保定市环城林带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9 赵艳纳;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景观恢复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李丹;青岛市快速路交通噪声影响与防治对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丁亚超,周敬宣,李恒,李艳萍;绿化带对公路交通噪声衰减的效果研究[J];公路;2004年12期
2 姚成,许志鸿;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降噪绿化带的设计和应用[J];华东公路;1999年05期
3 罗海霞,丁建生;复合式绿化林带在港区边界噪声防治中的应用[J];交通环保;2003年04期
4 解宝灵;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影响[J];山西科技;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基学,张玉芬;公路交通噪声标准的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0年04期
2 赵剑强,袁卫宁;公路交通噪声预测计算准确性分析[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张凤东;;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年12期
4 成子桥;;浅谈公路交通噪声的控制措施[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7年05期
5 杨满宏;公路交通噪声控制阈值主观评价模糊量化方法的研究[J];交通环保;1996年02期
6 李修刚,李方,樊锐;公路交通噪声预测与评价探讨[J];华东公路;1999年03期
7 赵剑强,董小林;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8 王胜红,付杰,杨明,彭苓;孝襄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防治措施[J];交通科技;2004年02期
9 郭玉红,郭志云,杨伟荣,王好忠;公路交通噪声预测值的分析研究[J];公路;2004年08期
10 李桂强;公路交通噪声分析和防治措施[J];交通科技;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A];建筑声学设计与环境噪声控制暨新材料、新产品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蒋湛;罗春;邵开忠;;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与评价方法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3 王文团;石敬华;袁伟栋;郑雁;张淼;周成;魏子勇;;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的研究[A];2009年浙苏黑鲁津四省一市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于鹏辉;;公路交通噪声的系统化防治措施[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松;长治市公路交通噪声及其衰减效果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徐令伦;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应用及源强的探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丁亚超;公路交通噪声预测及绿化带对交通噪声衰减的效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刘明;基于GIS的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5 王弘;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在典型路段的应用效果及修正[D];暨南大学;2006年
6 肖沙沙;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对比研究与工程应用[D];长安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79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37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