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三角形坐标系下沥青组分与粘度、粘附性关系

发布时间:2018-01-05 17:35

  本文关键词:三角形坐标系下沥青组分与粘度、粘附性关系 出处:《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路面材料 沥青 粘附性 粘度 三角形坐标系


【摘要】:为研究沥青的组分和组分构成关系对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选用13种道路石油沥青和2种集料,采用四组分、表观粘度与粘附性试验研究了沥青组分与粘度、粘附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角形坐标系下的沥青四组分试验结果表征方法,采用沥青四组分数据绘制沥青特征三角形,利用惯性矩反映沥青的组分构成特征,分析了沥青四组分数据构成的三棱锥几何特性与粘度、粘附性的联系。试验结果表明:除沥青的组成成分之外,沥青组成成分的结构差异也会影响其粘度及集料粘附性;对于不同品牌而相同标号的沥青,在三角形坐标系下,沥青组分特征三角形的惯性矩越大,与集料粘附性越好。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onent and component relationship of asphalt on the technical properties of asphalt, 13 kinds of road petroleum asphalt and 2 kinds of aggregate were selected, and four components, apparent viscosity and adhesion test were used to study the composition and viscosity of asphalt. In this paper, a representation method of asphalt four-component test results in triangular coordinate system is proposed. The characteristic triangle of asphalt is drawn by using the data of four components of asphalt, and the component characteristics of asphalt are reflected by moment of inert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three prism cones and the viscosity and adhesion of the three prism cones formed by the four component data of bitumen is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nents of the asphalt are not the same as those of the bitumen. The structural difference of asphalt composition will also affect its viscosity and aggregate adhesion. For asphalt with different brands and the same label, in triangular coordinate system, the greater the moment of inertia of the characteristic triangle of asphalt component, the better adhesion to aggregat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材料学院;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038,51108039,51310105031,5131010503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HD2012ZD016) 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KJXX-94)
【分类号】:U414.75
【正文快照】: 0引言粘度是评价道路沥青粘结性的重要技术指标,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沥青在较短时间能均匀裹覆于矿料表面,在使用阶段则要求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抵抗高温车辙变形和低温开裂的性能,沥青的这些关键技术性质都与其在环境温度下的粘度有紧密的联系。沥青属于烃类与非烃类的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马峰;沙爱民;;基于热质联用技术的塔河道路沥青性能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2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3 王翠红,宋艳茹,张荣德,张玉贞;沥青组分对其粘度的影响[J];石油沥青;2003年03期

4 高山松;;沥青组成对其粘度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J];石油沥青;2008年02期

5 马峰;沙爱民;;塔河沥青路用性能影响因素[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韩森;刘亚敏;徐鸥明;李波;;材料特性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谭忆秋;李晓琳;吴建涛;罗代松;曹丽萍;;温度及荷载频率对沥青-集料交互作用能力的影响[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光;刘平飞;吴量;周波;;山东口岸进口高硫原油分析及思考[J];国际石油经济;2012年03期

2 许玉琢;;防水粘结材料抗剪性能对比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2年02期

3 赵恩强;张金喜;王书云;苗英豪;林翔;;有机硅疏水浸渍乳液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的室内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1期

4 刘燕燕;凌天清;蒋科;;基于断裂能纤维增强乳化沥青碎石封层抗裂性能研究[J];公路;2012年08期

5 谭忆秋;王大庆;边鑫;马韶军;吴建涛;;沥青与矿料交互作用的影响因素[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1期

6 曹卫东;刘树堂;;应用微热量计测定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J];中外公路;2013年05期

7 张昶;梅迎军;吴金航;余海游;;PA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J];公路;2014年04期

8 高彦丽;李其祥;向东栋;陈俊;向畅;;复合改性沥青组分与性能的灰色关联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仝保云;杜勇;田金凯;;阳离子乳化改性沥青稳定性的影响因素[J];河北化工;2007年05期

10 袁峻;董文姣;钱武彬;康爱红;孙巍巍;;基于超声波的沥青-集料粘附性试验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梁春雨;30~#硬质沥青用于沥青路面中下面层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燕燕;非连续短纤维增强乳化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宏亮;乌尔禾岩沥青改性机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经纬;超轻木质集料路面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杨朝辉;SBS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及改性剂剂量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蔡婷;沥青材料的组分与粘度试验分析[D];长安大学;2005年

5 王毅;长大纵坡水泥混凝土桥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徐青萍;路用SBS-沥青的化学改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沈凡;节能环保型阻燃多功能隧道沥青路面的研究与开发[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欣;SBS化学改性煤基沥青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9 吴金航;排水沥青混合料关键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10 韩之栋;高寒区缓粘型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庆一,钱春香,解建光;偶联剂改善沥青混凝土性能及油石界面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邹桂莲,张肖宁,袁燕;应用流变学的方法研究填料对沥青胶浆高温性能的影响[J];公路;2004年03期

3 邵显智,谭忆秋,孙立军;几种矿粉指标与沥青胶浆的关联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4 陈国明;谭忆秋;石昆磊;王哲人;;粗集料棱角性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5 陈惠苏,孙伟,赵庆新,Stroeven Piet;截面分析法对界面过渡区厚度的放大作用[J];硅酸盐学报;2003年11期

6 冉茂宇,陈经纬;插板法测表面张力公式的新证明及讨论[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张争奇,梁晓莉,李平;沥青老化性能评价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8 王永刚,廖克俭,闫锋,魏毅,张曰奎,王克章;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沥青调和中的应用[J];辽宁化工;2003年05期

9 李立寒;沥青性能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分析[J];石油沥青;2000年03期

10 韩海峰,吕伟民;细集料棱角性对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的影响[J];石油沥青;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迎捷;基于Superpave的沥青胶浆流变特性与级配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卫峰;沥青与集料界面粘附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2 刘丽;沥青胶浆技术性能及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3 吴建涛;基于流变特性的沥青与集料交互作用能力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卫峰,张秀丽,原健安,戴经梁;基于沥青与集料界面粘附性的抗剥落剂的开发[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张曦;吴少鹏;曹庭维;刘刚;;排水沥青路面的材料组成及特性[J];国外建材科技;2007年02期

3 王明存;王献庄;;消石灰提高集料与沥青粘附性的机理分析[J];山西科技;2008年04期

4 陈南;薛明;;钢渣与沥青粘附性的评价[J];粉煤灰;2008年05期

5 郝培文;;集料碱性可提高沥青的粘附性[J];中外公路;1992年02期

6 马育;多胺活性剂对沥青抗剥落效力研究[J];化工时刊;2005年09期

7 赵晖;;浅议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J];北方交通;2008年11期

8 朱迪;;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13期

9 何健,张登良;沥青与集料粘附性指标的研究[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10 周卫峰,原健安,戴经梁;影响粘附性的沥青性质分析[J];石油沥青;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卫峰;原健安;戴经梁;;影响粘附性的沥青性质分析[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2 田波;牛开民;夏玲玲;刘英;;西部地区地方性材料的路用性能评价[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卫峰;张秀丽;原健安;戴经梁;;基于沥青与集料界面粘附性的抗剥落剂的开发[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4 孙艳霞;;沥青路面水破坏预防措施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5 赵可;原健安;;聚合物改性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研究[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6 周卫峰;;沥青混合料水稳性与粘附性实验方法相关性的灰关联分析[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7 吴少鹏;杨文锋;磨炼同;;改善沥青与酸性石料粘附性的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宋建;王福财;李钊;;矿区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A];2005年全国金属矿山采矿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廖莹;徐文卿;;浅析如何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及其技术措施[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10 张厚记;;阻燃沥青路面研究新思路[A];中国公路学会第三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湖北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厚记;沥青路面的矿物组分阻燃机理与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魏建明;沥青、集料的表面自由能及水分在沥青中的扩散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3 宿秀丽;隧道沥青混合料温拌阻燃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玉娜;聚合物改性沥青粘聚性与粘附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封晨辉;沥青材料的粘度与粘附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3 蔡婷;沥青材料的组分与粘度试验分析[D];长安大学;2005年

4 王雪元;关于用花岗岩作SMA骨料的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钱晓鸥;青海地区酸性石料与沥青粘附性改善技术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6 刘亚敏;SMA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马月明;广巴公路沿线路面面层材料适用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屈娜;同步碎石用于桥面防水粘结层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9 周卫峰;沥青与集料界面粘附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10 晋琰;六盘山地区高等级公路沥青气候适应性及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84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384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f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