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波激励下防波堤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行波激励下防波堤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出处:《岩土力学》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防波堤 地震响应 行波 并行计算 三维有限元 数值仿真
【摘要】:考虑到行波效应对防波堤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弹塑性本构的防波堤-地基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中考虑了结构间的动态接触作用,并采用基于接触负载均衡的显式并行计算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非线性有限元问题的求解困难。计算给出了不同视波速下行波效应对防波堤挡浪墙沉降、防波堤残余变形以及挡浪墙截面弯矩的影响程度及规律。结果表明:挡浪墙震后沉降随视波速增大而增大,并逐步逼近一致激励响应;行波效应对防波堤残余变形模式几乎没有影响,行波激励与一直激励下所得的残余变形模式基本一致,横波地震动输入下引起的震后残余变形要大于纵波输入下的残余变形;多数情况下,行波激励下的挡浪墙弯矩会比相应的一致激励下的响应大。分析方法及结果为防波堤三维整体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travelling wave effect on the seismic dynamic response of breakwater , a three -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breakwater - foundation system based on elasto - 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is established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107215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大项目(No.2012AA01AA307)
【分类号】:U656.2
【正文快照】: 1引言日本“3.11”福岛核事故发生以后,核电安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防波堤作为核电站海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阻断波浪及海潮冲击,保护整个核电厂区。一旦在地震中发生破坏,将严重威胁核电厂区安全[1]。以往对防波堤的抗震研究偏重于时间变化特征,一般将防波堤模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幼平,周宏业;斜拉桥地震反应的行波效应[J];土木工程学报;1996年06期
2 赵中莉;浅释驻波不传播能量[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3 许金华,王向坚;大跨度拱桥在地震行波作用下的响应[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4 韩大建,唐增洪;珠江水下沉管隧道的抗震分析与设计(Ⅱ)──行波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1期
5 秦权,张威,罗玲;用非弹性反应检查立交桥的抗震能力[J];土木工程学报;1996年04期
6 李正英;李正良;;空间地震动作用下大跨度拱桥地震响应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7 李忠献,史志利;行波激励下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2期
8 柳春光,焦双健;城市立交桥结构三维地震反应[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2期
9 郑史雄,奚绍中,杨建忠;大跨度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10 张麒,曾庆元;铁路钢桁梁桥横向刚度的随机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东升;翟桐;冯启民;;碰撞对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2 杨孟刚;陈政清;崔剑峰;;茅草街大桥地震时程反应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侯庆志;任建亭;顾明;;地震动水压力引发的充液管线附加应力[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史志利;大跨度桥梁多点激励地震反应分析与MR阻尼器控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乔洋;基于时频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蛇行波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0年
2 卢慈荣;盾构法隧道纵向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耿嘉楠;小排列弹性波超前探测与行波分离[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98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398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