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多级边坡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1 06:14

  本文关键词: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多级边坡稳定性研究 出处:《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岩土工程 多级边坡 强度折减法 级数 坡率 平台宽度


【摘要】: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了多级边坡的级数、坡率、平台宽度等因子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各因子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规律,分析了边坡临界失稳时最大剪应变区。研究表明:各因子对多级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实质是改变边坡临界失稳时受剪区域而影响边坡的抗滑力。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the series, slope ratio and platform width on the slope stability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and the law of the influence of each factor on the slope stability is summarized. The maximum shear strain region of a slope under critical instability is analyzed. It is shown that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stability of a multistage slope is essentially to change the shear region of the slope when the slope is critical for instability, thus affecting the slope's anti-slide force.
【作者单位】: 重庆市设计院;
【分类号】:U416.14
【正文快照】: 在我国西部交通事业的发展中,道路工程建设往往伴随着高边坡的出现。高边坡在具有放坡条件的情况下多采用多级边坡的形式,以提高边坡稳定性。20世纪末,有限元数值解法以其适用性强的优点在岩土工程领域广泛应用,同时国内外多个研究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解均质土质边坡的稳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魏海波,吴敏;边坡的有限元分析及ANSYS软件对边坡开挖的模拟[J];东北水利水电;2004年07期

2 郑颖人,赵尚毅;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土坡与岩坡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9期

3 郑颖人;肖强;叶海林;许江波;;地震隧洞稳定性分析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4 连镇营,韩国城,孔宪京;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研究开挖边坡的稳定性[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涛;周德培;罗阳明;;大变形有限元确定边坡潜在滑面的位移判据[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2 熊敬;张建海;;向家坝水电站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3 姜立新;;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影响因素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4 周笑;彭阳;;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阶段临时支护安全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5 胡建平;刘亚莲;周翠英;;土石坝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与临界条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6 龙刚;杨本水;宣以琼;;地下工程锚喷支护技术的全面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7 马守龙;;新型半刚性网壳锚喷支护技术在软岩巷道中的适用性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8 王晓东;陈守龙;;路基边坡稳定性有限元数值分析[J];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9 刘贵应;李正川;潘方贵;何义峰;熊冠军;;强度折减系数法在学堂湾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3期

10 韩光;李连崇;王大国;;流固耦合作用下节理岩质边坡失稳过程的RFPA模拟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雷;孙强;秦四清;刘汉东;黄鑫;;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王晓东;陈守龙;;路基边坡稳定性有限元数值分析[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李明;梁力;刘冬霞;王伟;;珲春紫金矿尾矿坝安全稳定性计算[A];2010年第三届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周桂云;李同春;;边坡稳定分析的自适应性局部网格加密解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明毅;郑惠峰;吴余生;陈胜宏;;乌江沙陀水电站厂房坝段深层抗滑稳定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潘健;朱姣利;陈红兵;;广东省韶关某黏质土坡滑坡治理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玉成;杨光华;胡海英;张有详;;在软土地基上有反压护道路堤及堤坝的稳定计算[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耀儒;黄跃群;杨强;王峻;;岩土边坡的变形和稳定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10 李维朝;戴福初;李宏杰;刘汉东;;基于强度折减的岩质开挖边坡加固效果三维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同彬;深部岩石蠕变特性试验及锚固围岩变形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席本强;废弃矿山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性及加固防渗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李鹏飞;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吴坤铭;边坡及其抗滑桩加固工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方薇;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陈宾;郴州地区残坡积土工程边坡过程稳定性研究及控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柴红保;基于岩体断裂损伤模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柳群义;红层路堑边坡稳定性与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许湘华;浅变质岩变形特征与边坡支护设计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郭磊;浅埋暗挖水下隧道管棚作用机理及开挖的扰动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国华;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及临界层间距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素娟;南水北调工程芳芝段开挖渠道边坡稳定敏感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陈丽刚;基于ABAQUS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占武;支护参数对隧道围岩影响的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廖彪;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贺拿;矸石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智慧;岩质高边坡开挖防护数值模拟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赵亮;基于有限差分的巷道支护方案模糊筛选系统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梁苗;云驾岭深部松软破碎岩层大断面硐室锚注支护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10 赵晋泽;回采巷道锚杆支护拱形布置实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陈瑜;郑颖人;宋雅坤;;采用ANSYS软件讨论无衬砌黄土隧洞安全系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2 栾茂田,武亚军,年廷凯;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中边坡失稳的塑性区判据及其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3 ;Development of Finite Element Limiting Analysis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J];Engineering Sciences;2007年03期

4 郑颖人,赵尚毅,张鲁渝;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10期

5 郑颖人;赵尚毅;邓楚键;刘明维;唐晓松;张黎明;;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发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12期

6 陈国兴,张克绪,,谢君斐;黄土崖窑洞抗震性能分析[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7 郑颖人;邱陈瑜;宋雅坤;张红;王谦源;袁宴仁;;土质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设计计算方法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高峰,任侠;黄土窑洞地震反应分析[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张鲁渝,郑颖人,赵尚毅,时卫民;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计算土坡稳定安全系数的精度研究[J];水利学报;2003年01期

10 赵尚毅,郑颖人,邓卫东;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颖人;胡文清;王敬林;;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及其在隧道与地下洞室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清友,李庶,谭福泉;土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判别[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0年02期

2 文海家,丁志成,张永兴,刘东燕;建筑场地边坡稳定性综合分析评价实例[J];地下空间;2001年01期

3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7期

4 徐卫亚,蒋中明,石安池;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5 蔡庆娥,马建勋;某公路边坡稳定性的二维有限元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4年03期

6 李金湘,陈岐范;复杂条件下的岩土体边坡稳定性分析[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年02期

7 洪海春,徐卫亚,叶明亮;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8 Γ.Α.阿季尔尼扬 ,刘正启;边坡稳定性计算的新方法[J];水利水电快报;2005年01期

9 杨丽萍;宋子岭;吴野;;灰色理论分析边坡稳定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10 周军霞;宋淑启;杨奎青;;公路边坡稳定性的二级综合评判[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毅;茅献彪;李三寿;李益焕;;边坡稳定性的试验研究[A];全国岩石边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础监测及处理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3年

2 曹庆林;;边坡稳定性各影响因素敏感性的灰色理论分析[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3 刘雄;;天然土石堆积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新分析计算方法[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形变体形变趋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4 郑宏;;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严格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5 侯晓亮;谭晓慧;;灰色关联理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6 刘高扬;郑文博;李耀基;蔡永昌;;基于流形方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蔡中民;武军;;边坡稳定性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8 姜永东;鲜学福;许江;周军平;;降雨及地下水对三峡库区边坡稳定性的探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王旭华;陈守煜;陈雄;;边坡稳定性主客观权重模糊模式识别分析[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边亚东;张玉国;祝彦知;;边坡稳定性分析集成系统的实现[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黄观平;采石场绿化率须达80%[N];东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军;公路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王辉;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预测[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小强;最小势能原理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4年

5 王军;多重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建强;云南龙江特大桥桥基区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刘胜利;风化和降雨作用下软岩边坡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刘楚乔;边坡稳定性摄影监测分析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金龙;边坡稳定性及路堤变形与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10 席本强;废弃矿山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性及加固防渗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攀钢东山头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2 陈海军;山体边坡稳定性及相关灾害防治措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崔颖辉;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及其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4 吕振国;基于变形分析理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5 雍艾华;重庆某化工园区边坡稳定性及治理方案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张毅;模糊聚类迭代理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7 谢磊;边坡稳定性分析若干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周怡;基于模糊理论的湖南公路边坡稳定性分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眭封云;库区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10 张丽;红土型边坡稳定性的损伤分析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08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08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7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