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隧道围岩压力监测的非线性回归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2 16:27

  本文关键词:隧道围岩压力监测的非线性回归分析研究 出处:《光学技术》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工程 围岩压力 光纤Bragg光栅 非线性回归分析


【摘要】:隧道围岩压力的变化是导致公路隧道岩块错动、掉块、甚至塌方的重要因素。结合田心隧道工程,将一种可以把压力转变成光纤Bragg光栅波长移位的FBG土压力传感器应用于隧道围岩压力的监测;将40支土压力传感器安装在20个代表性断面中。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对隧道的量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了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选取最优的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监测数据与回归拟合数据分析表明,非线性回归分析预测方法不仅可以反映隧道围岩变形和压力变化过程,还能根据其变化趋势进行结构异常判断。
[Abstract]:The change of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in tunne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leads to the fault movement , dropping and even collapse of the highway tunnel . Combined with the field tunnel engineering , a FBG earth pressure sensor which can convert the pressure into the wavelength shift of the fiber Bragg grating is applied to the monitoring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of the tunnel . The 40 soil pressure sensor is installed in 20 representative sections . The 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tatistical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measurement data of the tunnel . The 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eformation and pressure chang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surrounding the tunnel , and the structural anomaly judgment can be made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trend .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3FZ021)
【分类号】:U452.1;TP212.44
【正文快照】: 0引言公路隧道所处地质条件相对复杂,隧道围岩压力受力情况复杂多变,随着时间推移,隐藏在隧道内的缺陷会出现渐变,会产生初支变形、二衬混凝土变形、开裂、剥落等现象,甚至导致垮塌[1—4]。因此,对围岩压力安全监测既要有长期性,还要有实时性,特别是在地震、强降雨等恶劣自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由静;李川;张晨;赵永贵;;地震CT、高密度电法对厂口隧洞地质构造、结构的联合诊断[J];大坝与安全;2008年05期

2 张晨;李川;由静;;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应用实例[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5期

3 赵星光;邱海涛;李川;;隧道二次衬砌FBG智能监测与数值模拟[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魏广庆;施斌;胡盛;李科;殷建华;;FBG在隧道施工监测中的应用及关键问题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5 刘学增;叶康;;山岭公路隧道围岩压力统计规律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6 张鹏;陈剑平;邱道宏;;基于粗糙集的隧道围岩质量可拓学评价[J];岩土力学;2009年01期

7 汪成兵;;均质岩体中隧道围岩破坏过程的试验与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12年01期

8 胡志新;王震武;马云宾;张君;;温度补偿式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J];应用光学;2010年01期

9 毛江鸿;何勇;金伟良;;基于分布式传感光纤的隧道二次衬砌全寿命应力监测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彦辉;张乐文;邱道宏;仲晓杰;;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隧道围岩模糊综合评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2 翟淑花;吴爱祥;高谦;张梅花;董璐;;基于RS-GP模型的边坡安全系数预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毛江鸿;何勇;金伟良;邵剑文;;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应变传递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10期

4 杨玉坤;王新;;FBG应变传感器在盾构隧道监测中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2期

5 张鸿;王新毅;熊茂东;黎剑华;刘优平;;基于FBG传感的软基实时监测系统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6期

6 张燕君;黄保凯;韦波;贾冰冰;毕卫红;;基于布拉格光栅的边坡监测实验研究[J];光学技术;2011年02期

7 王涛;李川;倪建明;陈贵;刘文革;田驰;;基于FBG传感器网络的煤矿巷道在线监测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年05期

8 郭丽君;郭丹;何弼;杨彤瑶;许晓平;谢涛;赵振刚;李英娜;李川;;隧道二次衬砌监测的非线性回归分析研究[J];光学技术;2014年01期

9 贾超;蒋辉;赵永贵;;隧道病害诊断中物探技术与应用[J];公路隧道;2014年01期

10 毛江鸿;崔磊;金伟良;许晨;何勇;任旭初;杨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混凝土裂缝识别与监测试验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马超锋;李晓;成国文;蒲丛林;;工程岩体完整性评价的实用方法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邱道宏;李术才;张乐文;薛翊国;苏茂鑫;;基于TSP203系统和GA-SVM的围岩超前分类预测[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于茂春;;铁路隧道结构计算荷载问题分析讨论[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旭光;高地应力条件下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形成机制和锚固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鹏;基于小波理论的白鹤隧道围岩稳定性非线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张以晨;吉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及预报预警系统建设[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明;长白山龙门峰高陡边坡岩体质量评价[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英杰;软弱深埋隧道围岩结构特性及支护荷载确定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肖宽怀;隧道超前预报地球物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文春;基于支持向量机—可拓学的三峡库区丰都县水库塌岸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毛江鸿;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结构应变及开裂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周福军;日冕水电站库区滑坡稳定性早期智能判别及危害模糊综合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杨茜;盾构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及实时监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俊清;复杂地质条件小净距短隧道现场监测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吕国磊;长大山岭隧道监控量测及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韩云春;基于采动效应研究的注浆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4 于亚红;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鸭嘴式横担主材受力形变的检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叶冬明;不同围岩类别小净距隧道施工数值仿真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6 周之砚;基于DSP的嵌入式光纤传感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甘腾飞;双线铁路隧道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李程;基于光纤光栅检测的井下流量控制阀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陈尔阔;双膜式光纤Bragg光栅土压力传感器[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10 朱新亮;一种高速高精度光纤传感技术在桥梁监测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伶杰;贺少辉;;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围岩压力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2 曲海锋;杨重存;朱合华;王华牢;杨彦民;;公路隧道围岩压力研究与发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3 姜德生,梁磊,周雪芳,南秋明;FBG传感技术在工程结构监测中的应用[J];传感器技术;2003年06期

4 邓龙胜;常铮;李广;范文;;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松散岩体的围岩压力计算[J];地球与环境;2005年S1期

5 靳洪晓,赵永贵,李勤,郭鸿;地面地震CT在浅层勘探中的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2期

6 孙建国,李天斌,黄润秋,王芳其;地下工程围岩分类模糊推理系统设计[J];工程地质学报;2003年03期

7 李丹;李川;赵永贵;刘昌;;地震CT与FBG传感器技术在隧道结构诊断中的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8 贾振安,乔学光,傅海威;光纤光栅温度灵敏度系数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3年05期

9 周智,武湛君,赵雪峰,欧进萍;混凝土结构的光纤光栅智能监测技术[J];功能材料;2003年03期

10 朱汉华,潘明军;山岭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及支护设计探讨[J];中外公路;200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曼;光纤Bragg光栅传感技术用于工程结构安全监测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晓形;浅埋洞室围岩压力若干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吴祖松;公路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与监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玉良;;打括隧道监控量测结果的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罗德江;张永锋;刘诚;;非线性回归分析的PSO小波网络方法及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陈武奋;蔡周春;刘爱莲;李英娜;赵振刚;李川;;隧道围岩压力监测的非线性回归分析研究[J];光学技术;2014年03期

4 王志博;杨为民;张伟;;粉煤灰秸秆复合材料的试验及回归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周驰;周旭辉;李勤顺;;电火花加工电参数的非线性回归分析[J];模具工业;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辉;几类常用非线性回归分析中最优模型的构建与SAS智能化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415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15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5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