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集成分派干扰管理的分层调整策略

发布时间:2018-01-13 10:33

  本文关键词: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集成分派干扰管理的分层调整策略 出处:《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运输工程 集装箱码头 泊位-岸桥集成分派 管理


【摘要】:针对如何降低码头干扰问题,建立了连续型泊位-岸桥集成分派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得出了码头初始调度分配计划;根据船舶不同延期程度,建立了基于泊位和岸桥调整的分层调整模型。通过算例与仿真,研究不同延期程度的最优调整方案,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码头作业系统所受到的干扰,保证码头作业的顺利实施。算例结果表明:相对于局部调整策略和重调度方案,分层调整策略能够相对全面地考虑各方的利益,得到更为合理的干扰应对方案。
[Abstract]:The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 of continuous berth / shore bridge integrated dispatch is established to reduce the interferences of wharf, and the initial dispatch plan of wharf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eferral degree of ship, the layered adjustment model based on berth and quayside adjustment is established, and the optimal adjustment scheme of different deferral degree is studied by example and simulation.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interference to the terminal operation system and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rminal operati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local adjustment strategy and rescheduling scheme. The layered adjustment strategy can consider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in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way and get a more reasonable plan for dealing with interference.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1088,71171129) 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13SG4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13121120002,20123121110004) 上海市科委项目(11510501900,12510501600,12ZR1412800)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GK2013024)
【分类号】:U691.3
【正文快照】: 0引言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集成分派难以考虑船舶抵港的不确定性。集装箱码头在国际物流和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地位,是国际物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这种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在全球集装箱运输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各种不可抗力或者人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05年全球岸桥与场桥分布统计[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6年Z1期

2 冯洁;;重载小车在岸桥装卸船中的应用[J];港口装卸;2005年06期

3 全培涛;关于选择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的一些看法[J];水运工程;1991年03期

4 陈革;住友岸桥小车行走制动器国产化改造[J];港口装卸;2002年06期

5 张振雄;商伟军;胡桂军;张纪元;;岸桥起升动载系数的理论研究和测试验证[J];港口装卸;2005年05期

6 ;大铲湾码头(一期)新一批双40英尺岸桥顺利运抵[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8年10期

7 王立平;尹政兴;齐运华;;岸桥空调系统的PLC优化控制与管理[J];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08期

8 陈树程,张江南,高吉凯,别应熙;浅谈岸桥小车承轨梁裂纹的修复方法[J];港口装卸;2003年01期

9 彭晓光;;岸桥 CAVOTEC 吊具电缆系统的技术改造[J];港口装卸;2005年05期

10 薛智博;港口集装箱运输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港口;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洪;;针对船舶大型化开发的3种新型岸桥[A];自主创新 实现物流工程的持续与科学发展——第八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大强;徐洪泽;冷松;;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结构优化分析[A];自主创新 实现物流工程的持续与科学发展——第八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蔡芸;孙国正;;同时求解泊位分配及岸桥调度问题的仿真优化方法[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凌霄;;CPA钢结构计算软件介绍[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成斌;余水宝;;岸桥模型轨道状态的小波包分析技术[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邱惠清;卢凯良;;国际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发展述评[A];自主创新 实现物流工程的持续与科学发展——第八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易志宏;;映秀岷江桥震后抢通保通方案实施[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8 吴金坤;;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在宁波港的应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浅析[A];第二届中国港口物流与自动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姬晓涛;杜玉泉;陈秋双;;基于遗传算法的泊位与岸桥多目标联合调度[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10 王维;;长江上游大水位差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研究[A];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驻粤记者 陈国雄;12台双40英尺岸桥运抵大铲湾[N];中国水运报;2008年

2 YMG记者 高伟 通讯员 东晓 国平 孔燕;“80后”劳模王飞 梦圆“岸桥”[N];烟台日报;2010年

3 郭亚丽;4台全新岸桥运抵大铲湾码头[N];现代物流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晓辉;振华重工新签10台岸桥[N];中国证券报;2011年

5 记者 杨伟中;振华重工岸桥全球销量达2000台[N];上海证券报;2011年

6 YMG记者 郭明新;“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N];烟台日报;2010年

7 新华社记者 胡创伟、张勇;期待成为两岸桥梁[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记者 李志石;振华岸桥中标创汇一点四亿美元[N];国际商报;2000年

9 记者 王志德;中海集团启动洛杉矶码头建设[N];中国水运报;2001年

10 胡彦殊;抢通都汶路的两个难点取得关键性进展[N];四川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集装箱码头连续泊位与岸桥调度联合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杨春霞;不确定环境下的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调度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张灿荣;集装箱装船调度计划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4 王志欣;岸桥机械动态特征信息的数据挖掘与状态识别[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金玉龙;集装箱岸桥结构的抗震分析与隔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李明伟;混沌云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及其在港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尚晶;集装箱码头机械配置与调度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徐承军;基于无线局域网的集装箱码头机械调度系统的仿真、优化与监控[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于蒙;基于多Agent的集装箱码头生产调度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朱明华;多工况集装箱船配载与堆场翻箱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门莹;岸桥电控试验台的设计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1年

2 禹美凤;基于柔性靠泊的集装箱港口泊位和岸桥的调度优化[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3 汤双;港口集装箱泊位及岸桥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孙文博;碳排放约束下集装箱码头岸桥优化配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文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金属结构动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纪岩;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地震动力响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成旭金;大型集装箱起重机地震激励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冯飞翔;基于ANSYS的岸桥前大梁疲劳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邵丽;D集装箱公司岸桥司机激励的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王志欣;岸桥工况状态的神经网络识别技术的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1418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18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2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