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透水铺装透水功能设计计算与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市道路透水铺装透水功能设计计算与应用研究 出处:《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城市地表大量不透水铺装的使用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例如海水倒灌、地下水缺乏、热岛效应等。随着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城市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一种有益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道路铺装结构,道路透水铺装的研究和使用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对透水铺装的水文学特性、透水铺装的渗透机理进行研究。针对青岛地区的降雨特点分析计算相同渗透系数不同重现期条件下的径流量规律;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测定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提出了室内测定透水铺装结构渗透系数的步骤和方法,并应用此法测定了青岛地区比较典型的三种透水人行道的渗透系数;通过青岛地区透水人行道调研提出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Abstract]:The use of a large amount of impermeable surfacing on urban surface has cause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seawater recharge, groundwater shortage, heat island effect, etc.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a road pavement structure that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research and use of the road permeable pavement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rmeable pavement. The permeation mechanism of permeable pavement i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of Qingdao area, the runoff law under the sam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different recurrence period is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testing methods of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the steps and methods of indoor measurement of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permeable pavement structure.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of three typical permeable sidewalks in Qingdao are measured by this metho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permeable sidewalks in Qingdao,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use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钊,庄艳峰,李广信;单井现场测量渗透系数[J];工程勘察;2003年04期
2 陈兴周,李建林,柴军瑞,王如宾;考虑应力状态的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确定方法简述[J];地下水;2005年05期
3 温鲁哲;陈喜;魏玲娜;凌敏华;张志才;;卡尔曼滤波与土壤水数值模型耦合推求渗透系数[J];工程勘察;2010年04期
4 付会成;张先伟;王宏兴;杨晓龙;张英博;;影响辽宁黄土渗透系数变化因素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张新敏;蒋中明;冯树荣;陈胜宏;;岩体高压压水试验的渗透系数取值方法探讨[J];水力发电学报;2011年01期
6 苗明臣;;固结对填土地基渗透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周飞;韩立炜;张先起;;基于云推理的渗透系数反演模型[J];人民黄河;2012年10期
8 陈凯明;郑建军;周欣竹;;柱状管水渗透系数计算的数值方法[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3年02期
9 黄金廷;尹立河;王晓勇;董佳秋;马洪云;张俊;;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的原位试验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10 叶兴才;;关于地下水流态对渗透系数的影响[J];勘察技术资料;1978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俊;;膨润土饱和渗透系数的计算[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柴军瑞;;某坝区岩体渗透系数张量的综合确定[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高玮;;天然岩体渗透系数反演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王振华;周祯;林硕庆;;黏性土渗透系数野外快速测定法[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何翔;郑超;;岩体渗透系数反演的混合优化算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陈祥军;马凤山;王思敬;程国明;;基于溶蚀岩体随机结构模型的等效渗透系数概念及其应用[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朱亚;葛晓光;李成明;韩东亚;;淮北矿区松散层底部含水层粒度结构与渗透系数关系[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刘迎曦;李守巨;周承芳;李正国;林龙泽;路振刚;;岩体渗透系数反演的数值方法及其适定性[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9 郭海庆;吴中如;张乾飞;;渗透系数反演的CHNN模型[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刘建军;何翔;冯夏庭;;基于压水试验数据的渗透系数应力敏感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化师范学院研究员 陶丽华;阿魏酸的新用途[N];大众卫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蓉琳;玄武岩渗透系数尺度效应及顺序指示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2 李良平;非均质含水层中渗透系数尺度提升方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王颖;变容压力脉冲渗透系数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4 张乾飞;复杂渗流场演变规律及转异特征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5 周海燕;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法的非高斯含水层参数识别[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剑;渗透系数的随机反演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余姝萍;砂柱中渗透系数及水气运移试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沈鹏云;渭河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罗琳;水物理化学作用下渭河河床渗透系数变化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高敏;半干旱地区河床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冯斯美;河流淤塞—反淤塞对渗透系数变化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7 崔一娇;基于软—硬数据的饱和带渗透系数估算[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8 杨劲枝;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渗透系数的测定与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9 何红曼;渭河漫滩渗透系数及宏观弥散度空间变异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10 张维丽;氯化镍—氯化铵—水体系渗透系数的等压测定[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29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2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