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并联弹簧接缝模型的装配式桥墩抗震分析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并联弹簧接缝模型的装配式桥墩抗震分析方法 出处:《中外公路》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节段拼装 并联弹簧 接缝模型 耗能钢筋 抗震性能
【摘要】: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具有施工快、质量优和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国内外低地震烈度区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装配式桥墩的拼装连接部位受力复杂,在中、高抗震设防区应用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依据,从而限制了装配式桥墩在中国桥梁建设中的应用。该文针对装配式桥墩的受力特点,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装配式桥墩接缝的整体分析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并联弹簧接缝纤维模型是分析节段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将加深节段拼装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和破坏机理的理解。
[Abstract]:The prefabricated concrete pi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construction, excellent quality,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low seismic intensity area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seismic fortification area is lack of systematic research and design basis, which limits the application of prefabricated pie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ridges in China. A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integral analysis of the joints of assembled piers is establishe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arallel spring joint fiber model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analyze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segmental assembled pier.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ill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seismic behavior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segmental assembled concrete pier.
【作者单位】: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178350,51408360) 上海市科委项目资助(编号:13QH1400300,12231201300,13231200802)
【分类号】:U442.55
【正文快照】: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具有施工快、质量优和节能环保等优点。伴随桥墩预制拼装技术在高地震危险区域的应用,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优劣成为其面临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节段装配式桥墩合理构造和抗震性能的研究,成为抗震性能的研究热点。新西兰的R.I.Skinn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西林,李俊兰;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3期
2 朱晓东,冯晓峰,李勇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特点[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1期
3 方晓铭;吴芸;王旭峰;;一种改进的刚性连接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6年04期
4 张鑫;梁猛;赵考重;;配筋灌孔速成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雍承鑫;;从汶川大地震看羌族碉楼的抗震性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李振华;;基础隔震桥梁抗震性能的研究[J];北方交通;2009年10期
7 金恩平;王秀丽;吴长;;刚度分布对复杂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8期
8 贾明明;吕大刚;张素梅;蒋守兰;;防屈曲支撑钢框架基于延性的抗震性能设计[J];工程力学;2010年S2期
9 陈万山;杨德健;;局部配筋对页岩空心砖墙体抗震性能影响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1年14期
10 贾连光;李庆文;孙宏达;;扩高比对蜂窝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J];钢结构;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岩;陈国;杨瑞珍;佘立永;周泉;;现代竹结构住宅抗震性能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2 吴建有;曹万林;魏文湘;郝春森;曲英华;;L型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3 谢强;薛松涛;陈昒;姚谦峰;王清敏;;高层轻板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4 王玉岚;蒋沧如;;底部框剪砖房的抗震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5 曹炳政;罗奇峰;;浅谈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6 赵均;朱丹;陈向东;;结构参数沿高度方向突变对抗震性能的影响[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7 董军;吉小萍;;两类新型隅撑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贾国庆;王曙光;刘伟庆;杜东升;;常州凯悦中心12#楼抗震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9 李斌;陈颖;;闽东地区联建房抗震性能研究[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贾明明;吕大刚;张素梅;蒋守兰;;防屈曲支撑钢框架基于延性的抗震性能设计[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丁娟 蔡浩林;力助城建抗震性能普查[N];连云港日报;2010年
2 ;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可小视[N];湖北日报;2000年
3 郭文渊;全面普查建筑物抗震性能[N];湄洲日报;2008年
4 钱铮;日本 建筑定期做“体检”[N];人民日报;2008年
5 王庆;市政设施抗震性能须加强[N];中国建设报;2008年
6 赵秀红;制定校舍抗震性能普查加固方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陈熹熹邋汪晓霞;住宅抗震性能成关注热点 抗震能力可否要写进合同[N];经理日报;2008年
8 李根梅;要让群众住上抗震性能好的新房[N];固原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孔华 通讯员 冼云儿 谢宏栋;穗番禺区普查建设工程抗震性能[N];广东建设报;2009年
10 记者 庞磊成;我市将普查建筑物抗震性能[N];潮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劲;钢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飞;混凝土箱型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管民生;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吴锋;土坯房屋基本力学和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于敬海;新型轻质加气混凝土承重砌体抗震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夏训成;火电厂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侯炜;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戴金华;既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改造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魏春明;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缝抗震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冯宏;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曙光;西部农房抗震与实践[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蒋伟;新型轻质混凝土承重砌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王敏仕;煤气化高层工业厂房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程琪;玻璃纤维网增强复合砌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5 马冬豹;输变电电气设备典型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6 邹磊;无粘结预应力板—柱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田浩;某平面L形不规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3年
8 田俊;全钢防屈曲支撑的抗震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苏志德;外套增层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陈万山;带缝空心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432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3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