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改扩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拓宽方案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6 18:21

  本文关键词:改扩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拓宽方案对比分析 出处:《矿冶工程》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速公路 改扩建 边坡 边坡稳定性 FLACD


【摘要】:对广西柳南高速公路改扩建边坡工程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了台阶型截面开挖和抗滑桩+锚索预加固开挖两种边坡拓宽施工方案。利用FLAC3D软件对两种方案加固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并且综合工程其它因素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方案。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加固边坡后边坡安全系数和坡顶的竖向位移沉降都能满足规范要求,但采用抗滑桩+锚索预加固支护形式对边坡能起到更为明显的加固效果,且对边坡坡顶竖向位移沉降较小,对于周边环境复杂的边坡更为适合。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actu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slope engineering of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of Liunan expressway in Guangxi.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kinds of slope widening construction schemes: step section excavation and anti-slide pile anchor cable pre-reinforcement excavati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two schemes are carried out by using FLAC3D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slope and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settlement of the top of the slop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de. However, the anti-slide pile and anchor cable pre-reinforcement can play a more obvious reinforcement effect on the slope, and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settlement of the slope top is smaller,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side slope with complex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桂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分类号】:U416.1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道路的交通量也随之激增,原有的公路已不能满足现有的道路交通量需要,各地区多数路段都出现交通拥挤、事故频发的现象,对于道路建设的需求日趋强烈。由于新建公路投资大、耗时长、占用土地资源多等原因,许多地区倾向于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事莲;;广东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软基处治关键问题分析及对策[J];公路;2012年02期

2 聂鹏,曲向进,刘奉侨,丛林,郭忠印;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加宽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1期

3 段跃华;何忠明;李健;;基于FLAC3D的改扩建高速公路高边坡施工方案优选[J];公路工程;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尼贵;周春儿;李国维;;轻质土路堤在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2006年04期

2 周滨;凌天清;;高速公路零征地加筋拓宽路堤离心模型试验[J];公路;2012年02期

3 游燕燕;陈君朝;;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拼接及施工控制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12期

4 钱劲松;凌建明;黄琴龙;;路基拓宽工程设计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5期

5 高成雷;凌建明;;旧路拓宽地基差异沉降形成机理及控制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5期

6 胡幼常;赵镇君;张培;江海;林杰;;换填与加筋结合处理路基加宽下软土地基的效果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5期

7 尉红彬;;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加宽锚固加筋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2期

8 杨涛;艾长发;张晓靖;阳恩慧;彭浩;;塑料排水板与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作用效果对比分析[J];公路;2013年05期

9 唐晓松;王永甫;郑颖人;;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在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10 马飞;郭长春;;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间距计算方法综述[J];重庆建筑;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杨林;高等级公路加宽路堤变形性状及稳定性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聂鹏;辽宁省沥青路面合理结构类型与区划原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童怀峰;高填方路基加宽后处理技术及变形性状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5 刘观仕;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拓宽变形性状与时间效应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6 翁效林;高速公路拓宽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李洪峰;季冻区高等级公路加宽对路基变形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王芳;博牙高速公路岛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沉降处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张莎莎;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饱和土固结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王丽萍;土质边坡加固机理与安全分析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烨;基于行车舒适性的高填方路基差异沉降指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辉辉;广元至陕川界高速公路新旧路堤搭接段变形性状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刘剑;填挖交界路基差异沉降分析及压实标准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4 徐建军;半填半挖路堤施工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5 赵刘会;高速公路改扩建新老路基差异变形影响因素及拓宽路基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孙迪;高填方软基公路纵向裂缝的分析与防治[D];吉林大学;2009年

7 宿金成;加宽路堤变形及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8 丁锟;潼宝高速公路改扩建新旧路基差异沉降数值模拟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9 李俊峰;广陕高速公路拓宽路基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杨丽珍;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复合地基差异沉降数值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虎鑫,,陈荣生;高等级公路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2 谢雯;廖来兴;周波;金福喜;;既有道路改扩建边坡开挖支护措施与经济分析[J];广东建材;2011年10期

3 刘汉清,曾国东,应荣华;老路拓宽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研究[J];公路;2004年03期

4 杜战军;;重丘区高速公路改扩建方案比选研究[J];中外公路;2008年05期

5 孙四平,侯芸,郭忠印,张艳,张树山,仝运涛;旧路加宽综合处治方案设计的几点考虑[J];华东公路;2002年05期

6 曾欢;;对国内外道路改扩建工程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7 陈宾;张可能;周斌;黎永索;;道路改扩建膨胀土边坡工程过程稳定性分析及治理[J];矿冶工程;2010年03期

8 陈泽松;夏元友;李奇敏;张亮亮;;高陡路堑边坡开挖稳定性评价及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9 谈至明,姚祖康;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对铺面结构影响的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89年02期

10 潘国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路基加宽方式及其特点综述[J];公路工程;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清友,李庶,谭福泉;土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判别[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0年02期

2 文海家,丁志成,张永兴,刘东燕;建筑场地边坡稳定性综合分析评价实例[J];地下空间;2001年01期

3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7期

4 徐卫亚,蒋中明,石安池;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5 蔡庆娥,马建勋;某公路边坡稳定性的二维有限元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4年03期

6 李金湘,陈岐范;复杂条件下的岩土体边坡稳定性分析[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年02期

7 洪海春,徐卫亚,叶明亮;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8 Γ.Α.阿季尔尼扬 ,刘正启;边坡稳定性计算的新方法[J];水利水电快报;2005年01期

9 杨丽萍;宋子岭;吴野;;灰色理论分析边坡稳定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10 周军霞;宋淑启;杨奎青;;公路边坡稳定性的二级综合评判[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毅;茅献彪;李三寿;李益焕;;边坡稳定性的试验研究[A];全国岩石边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础监测及处理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3年

2 曹庆林;;边坡稳定性各影响因素敏感性的灰色理论分析[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3 刘雄;;天然土石堆积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新分析计算方法[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形变体形变趋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4 郑宏;;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严格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5 侯晓亮;谭晓慧;;灰色关联理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6 刘高扬;郑文博;李耀基;蔡永昌;;基于流形方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蔡中民;武军;;边坡稳定性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8 姜永东;鲜学福;许江;周军平;;降雨及地下水对三峡库区边坡稳定性的探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王旭华;陈守煜;陈雄;;边坡稳定性主客观权重模糊模式识别分析[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边亚东;张玉国;祝彦知;;边坡稳定性分析集成系统的实现[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黄观平;采石场绿化率须达80%[N];东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军;公路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王辉;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预测[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小强;最小势能原理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4年

5 王军;多重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建强;云南龙江特大桥桥基区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刘胜利;风化和降雨作用下软岩边坡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刘楚乔;边坡稳定性摄影监测分析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金龙;边坡稳定性及路堤变形与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10 席本强;废弃矿山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性及加固防渗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攀钢东山头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2 陈海军;山体边坡稳定性及相关灾害防治措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崔颖辉;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及其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4 吕振国;基于变形分析理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5 雍艾华;重庆某化工园区边坡稳定性及治理方案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张毅;模糊聚类迭代理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7 谢磊;边坡稳定性分析若干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周怡;基于模糊理论的湖南公路边坡稳定性分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眭封云;库区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10 张丽;红土型边坡稳定性的损伤分析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34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34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0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