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玻璃沥青混凝土反光性能评价和路用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9 04:15

  本文关键词: 道路工程 反光性能评价 反光性能测试装置 路用性能 玻璃沥青混凝土 出处:《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玻璃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环保绿色路面,本文试验研究分析了玻璃沥青混凝土的反光性能评价方法和路用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认为应以定量评价作为主要评价方法,进行了室内反光性能评价,开发了新的路面材料反光性能测试装置。随着玻璃掺量的增大,玻璃沥青混凝土反光性能越好,路用性能以15%玻璃掺量为拐点,在少于等于15%玻璃掺量时,与普通沥青混凝土差别不大,满足道路使用要求。综合路用性能与反光性能这2个方面,给出了玻璃沥青混凝土推荐配合比:沥青含量4.2%,15%玻璃掺量替代集料,消石灰用量2%。
[Abstract]:The glass-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is a ki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een pavement. In this paper, the reflec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of glass asphalt concrete and the road performance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hould be taken as the main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indoor reflective performance and a new measuring device for the reflective property of pavement materials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the increase of glass content, a new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reflective properties of pavement material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better the glass-asphalt concrete is, the better the road performance is, and the inflexion point is 15% glass content. When the glass content is less than 15% glass content, there i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lass concrete and ordinary asphalt concrete.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oad use and synthesize the road performance and reflective performance, the recommended mix ratio of glass asphalt concrete is given: the content of asphalt is 4.2% and the glass content is 15% instead of aggregate. The amount of lime used is 2.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基金】: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20113188121270)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0引言玻璃沥青混凝土(Glassphalt)是在沥青混凝土中掺加经过破碎处理的回收废旧玻璃作为集料的沥青混凝土[1-2],于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兴起,现在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已对其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3-7],在我国也有学者研究了玻璃与沥青的黏附性和最佳沥青用量及其配合比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国强;姚立阳;;废弃玻璃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谷天明;反光标线夜间可见度的测量[J];公路交通科技;1995年03期

3 康爱红,肖鹏,王志鸿;再生玻璃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性能试验[J];中外公路;2003年04期

4 陈风晨;李立寒;杜鹃;;废玻璃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6年02期

5 宋程;张金喜;王剑;;玻璃集料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室内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6 何真;孙海燕;梁文泉;骆翔宇;;玻璃沥青混凝土的抗剥落性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8年03期

7 卞致璋;从发达国家的做法看我国废玻璃的回收与利用[J];中国建材;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爱敏,潘昌实;玻璃管元件的砂带磨削[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2 田英良,邹玉林,赵飞,武君;高性能泡沫玻璃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陈殿斐;黄金矿渣玻璃的试制[J];玻璃与搪瓷;1990年03期

4 李航宇,马洪连;药用玻璃管气泡线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玻璃与搪瓷;2003年01期

5 王立久,王伟,曹明莉;泡沫玻璃微晶化研究进展[J];玻璃与搪瓷;2003年02期

6 田英良,张友良,田晖,许军;利用废显像管研制泡沫玻璃[J];玻璃与搪瓷;2003年04期

7 陈文娟,尹文萱;影响多孔生物玻璃孔径分布的因素[J];玻璃与搪瓷;2004年05期

8 田英良,黄幼榕,孙诗兵,邹玉林;具有硬壳层泡沫玻璃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4年06期

9 于向阳,芦忠新,王晖,秦霄海,孟军恒,苍利民,贾伟,程继健;显像管屏玻璃内面的麻点[J];玻璃与搪瓷;2005年05期

10 吉喜鹏;石敏先;;几种特殊品种玻璃钢化生产的一点经验[J];玻璃与搪瓷;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福;殷海荣;王昱;武丽华;;Na_2O-Al_2O_3-B_2O_3系统低熔点玻璃的研究[A];庆祝中国硅酸盐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全国玻璃窑炉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汇编[C];2005年

2 许威;田英良;孙诗兵;李春丽;;废玻璃资源化方法与工艺[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美君;;废玻璃的回收与利用[A];2007中国浮法玻璃及玻璃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钟秀萍;王俊坚;;浅谈垃圾焚烧飞灰熔融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特性[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5 汪庆卫;宁伟;罗理达;丁博;刘津;;碎玻璃对玻璃制备工艺及性能的影响[A];2013年全国玻璃窑炉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6 张红霞;李红霞;王海顺;郭卫;刘学理;;玻璃维氏显微硬度测试值的影响因素研究[A];2013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田英良;孙诗兵;;国内外泡沫玻璃生产工艺与发展状况综述[A];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六届一次理事会会议资料[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小丽;基于环境因素的公路隧道路面结构型式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周德春;酸溶法光纤材料与传像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雷;玻璃/铝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的搅拌工艺及流场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朴金花;中温型SOFC阴极及密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张娟;建筑材料资源保护与再利用技术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苗向阳;太阳能玻璃的加工及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7 赵丽君;城市生活垃圾减量与资源化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孙涛;硼硅酸盐微晶玻璃析晶动力学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朱永昌;热中子探测玻璃闪烁体的制备及其核物理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

10 姚瑰妮;玻璃粒子在半固态铝合金液中搅拌分散过程模拟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晶;废玻璃微粉在再生混凝土中的辅助胶凝作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霓;玻璃混凝土力学与耐久性能的试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曾召;硫系红外玻璃的微晶化及精密模压成型[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4 张常建;锗反常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郭经纬;超轻木质集料路面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李贺光;基于ANSYS软件浮法玻璃应力的模拟计算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7 张澄斌;逆向物流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张屹;激光深熔焊接小孔效应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9 季绍武;玻璃基废弃物复合材料的研制及性能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10 陈盛建;低硅铁尾矿微晶玻璃的研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爱美,肖军;沥青混凝土抗剥落性行为的改性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刘福田,岳云龙,吕嘉宁,程新;生态建材[J];硅酸盐通报;2001年01期

3 顾力文;废旧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中外公路;2002年01期

4 肖鹏,康爱红,王志鸿;沥青混凝土中掺入废旧玻璃的应用研究[J];华东公路;2002年06期

5 蒋冬青,刘金彩;大力回收废旧玻璃 积极进行产品开发[J];建材工业信息;2002年10期

6 蒋文玖;废弃玻璃的回收再利用[J];建材工业信息;2003年09期

7 吕霄,林元华,张中太,唐子龙,陆季平,张传林;利用废玻璃制备建筑面砖[J];建筑材料学报;2001年02期

8 蒋文玖;废弃玻璃的回收再利用[J];上海建材;2003年03期

9 卞致璋;从发达国家的做法看我国废玻璃的回收与利用[J];中国建材;2003年06期

10 刘小龙;薛寒;;玻璃掺量级配对玻璃沥青混凝土抗滑性能影响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庆森;粉喷桩在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加固施工中的应用[J];广东建材;2005年06期

2 张仁河,石海山,张培杰;道路工程中压实度与弯沉值关系的研究与探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年04期

3 钟波,卢业青;浅谈钻孔灌注桩导管堵塞的原因及对策[J];大众科技;2005年11期

4 洪洁波;农村公路施工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05期

5 原健安,周吉萍,李玉珍;SBS与沥青的相互作用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4期

6 林桂清;;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浅探[J];交通标准化;2005年12期

7 邓美平;;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板的防治[J];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8 阎明颉;李惺豪;;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与处治[J];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9 解小明;;土壤固化剂在路面基层施工中的应用[J];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10 张虎发;;浅谈水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及防治措施[J];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希娟;周新锋;岳卫民;;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建华;张金喜;刘英;;不同含气量的混凝土孔隙结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朱旭红;王纯鸣;;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4 范啸;沈烨;;关于道路安全评价模型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艾力·斯木吐拉;;新疆高等级公路灾害性天气事故预防系统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傅工范;赵文琴;;破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再生利用的研究[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朝晖;李振科;李九苏;;道路再生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兵兵;刘佳;范志勇;周明凯;;水泥-脱硫渣稳定碎石作路面基层材料的研究[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龚彦宇;李建荣;龚伯云;;城镇建设排水管道和道路工程水准测量精度探讨[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家主;;级配碎石最佳含水量与有效水膜厚度的关系[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靳晓磊;一批道路工程相继竣工通车[N];石家庄日报;2006年

2 孙滨;武汉六大道路工程昨日通车[N];湖北日报;2007年

3 记者 李永军 通讯员 辛慧;临汾开发区工业路东段道路工程开工[N];临汾日报;2008年

4 记者 彭健 特约记者 张晓勇;南团结街和益州路道路工程竣工通车[N];汉中日报;2007年

5 王彦军;刘有芳;气魄·精神[N];中国建设报;2003年

6 记者 桂兰 实习生 何良 王帅;电子路北延线全面启动建设[N];广元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天池 马智博;群力新区新增八条道路[N];黑龙江日报;2009年

8 记者 成良田 见习记者 朱哲 通讯员 阮英友;通山牛头山隧道开掘2010年通车[N];咸宁日报;2008年

9 昆明石花苗圃总经理 李玉兰;云南昆明 道路工程带旺需求[N];中国花卉报;2009年

10 向春秀;吉凤新区道路工程完成招标[N];团结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廷方;西部山区道路工程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机制及其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张云龙;温度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受力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赵吉广;基于视频图像的路面性能参数采集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宋存牛;沙漠地区路基路面温度场暨路面工作环境温度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5 王朝辉;沥青路面加铺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王芳;博牙高速公路岛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沉降处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穆柯;沥青路面面层双层一体摊铺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郭德栋;基于微波与磁铁耦合效应的融雪除冰路面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刘燕燕;非连续短纤维增强乳化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10 郭寅川;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结构行为及材料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昭辉;道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2 杜念;宣城市水阳江大道东北段道路工程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张治凯;道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租赁决策基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曹宝贵;二灰钢渣在路面基层中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5 马正军;基于表面裂缝的沥青路面疲劳断裂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6 赵崇阳;水镁石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7 路剑其;岩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赵长虹;火山灰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任毅;陕西省路政管理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王朝锋;基于高聚物的桥面防水材料应用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42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42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a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