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作用下抗剪计算方法对比
本文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地震作用 抗剪能力 箍筋间距 出处:《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探讨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桥墩在地震作用下抗剪计算方法的不同,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公路和铁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相关条款.通过有限元截面应力分析软件Xtract对6组钢筋混凝土桥墩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实测值,7种规范关于钢筋和混凝土共同提供的抗剪能力计算值是安全可靠的.建议墩柱的计算宽度应采用核心混凝土尺寸,不应单纯地以一个保守定值来衡量位移延性及轴向压力对混凝土抗剪能力的影响,应动态地把这两个因素考虑进去.
[Abstract]:In order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 calculation methods of shear resista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pier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codes for seismic design of highway and railway bridges at home and abroad. Six group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pier models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section stress analysis software Xtra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lative to the measured value.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shear capacity provided by reinforcement and concrete in 7 codes are safe and reliabl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alculating width of pier columns should adopt the size of core concrete. The influence of displacement ductility and axial pressure on shear resistance of concrete should not be measured simply by a conservative definite value. These two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dynamically.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资助(2012G014-B,2012G0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025)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20110009119916)
【分类号】:U443.22
【正文快照】: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抗剪计算是抗震延性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破坏形式分为弯曲破坏与剪切破坏[1],而剪切破坏作为一种伴随强度和刚度急剧下降的脆性破坏形式,在抗震设计中是必须避免的.如发生在1995年日本的阪神地震,阪神高速线路在神户市内的高架桥共有18个独柱墩被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司炳君;普通及高强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抗剪强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成;杨琼;魏明宇;李英民;;增量动力分析中的地震作用特征差异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2 孙文;;试论桥梁抗震设计方法[J];安徽建筑;2009年01期
3 耿江玮;朱东生;向中富;包桂钰;;非规则连续梁桥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李贵乾;郑罡;王军;;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Ⅱ):试验结果评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张旭;张奔牛;;地震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反思[J];重庆建筑;2010年10期
6 袁晓静;张浩阳;刘凡;;长细比对柔性桥墩柱滞回性能影响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7期
7 刘东;贾智信;孙长军;宋凯;陈亮;;唐山曹妃甸工业区1#桥工程抗震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3期
8 刘潇潇;;桥梁抗震主要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8期
9 奚灵智;李小刚;韦华;;大跨度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价[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11期
10 史志利,李忠献;随机地震动场多点激励下大跨度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爱林;于劲;;强震下十字形截面钢异形柱稳定性能和抗震设计对策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成;潘毅;赵世春;李彤梅;李英民;;烈度指标函数对IDA曲线离散性的影响[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3 卓卫东;上官萍;谷音;;公路斜交梁桥抗震现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管仲国;李建中;;城市快速路高架桥抗震体系选择与经济性对比——上海浦东内环线改扩建工程[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周振兴;闫兴非;陈巧珊;;新型连续梁用抗震支座(力分布式)的研究、设计和实施[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宋恒扬;;汶川大地震桥梁震害对山区既有简支梁桥抗震加固的启示[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7 李国华;戚承志;罗健;;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延性因素的研究综述[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田卿;刘丹;戴公连;;海南省某连续梁延性抗震设计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静;LRB隔震桥梁的可靠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静;多重螺旋箍筋增韧轻质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杜宪亭;强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空间动力效应及列车运行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鹏;地震作用下桥梁梁体与横向挡块动态碰撞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周莉;城市桥梁地震碰撞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D];天津大学;2010年
6 侯炜;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高波;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正;复杂受力条件下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及钢筋混凝土桥梁地震损伤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9 吴泽玉;基于特征参量分析的工程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史志利;大跨度桥梁多点激励地震反应分析与MR阻尼器控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凤莲;配置加强箍筋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余文华;CFRP增强高强混凝土柱延性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贺钢锋;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设计参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巩朝;拱梁组合体系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邓志荣;公路斜交桥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吴奕琴;基于Pushover分析的桥梁结构抗震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邹永旺;基于概率Pushover的桥梁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永霞;大跨度菱形空间桁架屋盖结构的静动力性能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振;高强钢筋混凝土墩柱抗震性能计算机仿真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10 陈思佚;某公路桥非隔震和隔震方案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萍,关群;冷轧带肋钢筋作箍筋对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的影响[J];大连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王东升,冯启民,翟桐;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1期
3 于清;陶忠;高献;;FRP约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若干问题的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4期
4 肖岩,伍云天,尚守平,Henry W.Yun,A.Esmaeily;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足尺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5 卓卫东,范立础;GFRP管-混凝土组合桥墩的概念及其抗震性能[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刘钧;侯杰;邱法维;;钢筋混凝土独柱式桥墩的拟动力试验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5期
7 欧谨,刘伟庆;阪神地震后建筑物的修复方法与实例[J];工程抗震;1998年04期
8 聂建国;秦凯;肖岩;;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工程力学;2006年11期
9 钱稼茹;康钊;赵作周;罗琳;刘庆任;张宏远;;在用市政桥梁基于位移的抗震安全评估[J];工程力学;2006年S1期
10 刘涛;冯伟;张智梅;;组合FRP技术加固混凝土矩形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7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顾毅云;强震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残余剪切强度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2 孙治国;基于ANSYS的桥梁极限承载力和滞回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船;钟铭;;钢筋混凝土桥墩震后损伤评估研究进展[J];山西建筑;2010年10期
2 刘洪兵;王君杰;孙利民;范立础;;钢筋混凝土桥墩截面能力的概率分析[J];工程力学;2005年06期
3 倪燕平;《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及对铁路桥桥墩的影响[J];铁道标准设计;2005年11期
4 刘鸣;陆本燕;刘伯权;;钢筋混凝土桥墩破坏模式识别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1年03期
5 程桂胜;;形状记忆合金主动约束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震特性研究[J];世界桥梁;2011年04期
6 谢楠,陈英俊;铁路桥墩延性抗震设计问题[J];铁道标准设计;2001年03期
7 汪日光,叶献国,左晓明;钢筋混凝土桥墩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年02期
8 卢震;;泸州长江公路桥下部构造施工简介[J];公路;1980年01期
9 葛继平;王志强;李胡生;;基于小波包能量统计方法的桥墩振动台试验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陈春艳;;钢筋混凝土桥墩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锦华;李春祥;陈水生;;高架桥结构参数对基于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任志华;周亦唐;费维水;陈华;;山区高等级公路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边坡加固措施[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3 杨永顺;卢明奇;刘浩;;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数值仿真试验模型[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4 谢楠;陈英俊;;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延性抗震分析[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5 陈幼平;周宏业;陈英俊;;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延性计算[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梁,
本文编号:1460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6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