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三塔双主跨悬索桥动力特性精细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04 09:49

  本文关键词: 桥梁工程 悬索桥 数值分析 动力特性 频率 模态 出处:《中国公路学报》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深入了解双主跨悬索桥的动力特性,建立该桥型与单主跨悬索桥在动力特性上的定性或量化关系,以马鞍山大桥为工程背景和结构原型,分别构造出1座同跨径和1座双倍跨径的单主跨悬索桥,在主要振型、自振频率、等效质量、等效质量惯性矩、模态相似性、模态密集性和构件对刚度的贡献等方面进行了精细化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主跨悬索桥的自振频率总体上介于同跨径和双倍跨径的单主跨悬索桥之间;对于双主跨悬索桥的所有一阶模态和单主跨悬索桥的对称模态,可采用直接叠加法方便地估算等效质量和质量惯性矩;双主跨悬索桥的模态密集性比单主跨悬索桥大;双主跨悬索桥弯扭模态在全桥和单跨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单主跨悬索桥的桥塔对竖弯和扭转刚度的贡献很小,而双主跨悬索桥的桥塔(中塔)对竖弯刚度和扭转刚度贡献较大。
[Abstract]: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span suspension bridge, the 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ridge type and the single-span suspension bridge is established. The Ma'anshan Bridge is taken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and the structure prototype. A single main span suspension bridge with the same span and a double span is constructed, which is similar in the main mode, natural frequency, equivalent mass, equivalent mass moment of inertia and modal similarity. The modal densit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members to stiffnes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tural vibration frequency of double span suspension bridge is between the same span and double span single main span suspension bridge. For all the first-order modes of the two-main-span suspension bridge and the symmetrical mode of the single-main-span suspension bridge, the direct superposition method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equivalent mass and the mass moment of inertia conveniently. The modal density of double main span suspension bridge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single main span suspension bridge. The bending and torsional modes of double main span suspension bridge are similar to that of single span bridge. The tower of single main span suspension bridge has little contribution to vertical bending and torsional stiffness, while the tower (middle tower) of double main span suspension bridge has great contribution to vertical bending stiffness and torsional stiffness.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104,50908046)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2344)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20092120018)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分类号】:U448.25
【正文快照】: 0引言多主跨悬索桥作为一种新兴桥型已崭露头角,中国已揭开了建设大跨度多主跨悬索桥的序幕,而且多主跨悬索桥凭借其良好的经济性和巨大的跨越能力在世界范围内的跨海连岛工程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1-2]。动力特性是抗风、抗震、车桥耦合振动等动力分析和振动控制的基础。关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又群,刘中生,陈塑寰;密集模态的判断准则[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 王文亮,,刘玉民;特征值组的摄动法[J];机械强度;1995年03期

3 刘潇翔;胡军;;一种界定模态密集程度的新方法[J];宇航学报;2010年04期

4 张文明;葛耀君;周志勇;许林汕;;双主跨悬索桥颤振稳定性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和林;广东省中山市蝴蝶拱桥空间模型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2 杨咏漪;廖海黎;郑史雄;;空间变化的非平稳地震场模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3 陶奇;廖海黎;李明水;刘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4 鲜荣;廖海黎;朱超;;一维钝体竖向涡激振动拍振响应及涡激力识别[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5 罗帅;刘红军;;桥面激励下的斜拉索减振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6 赵青;;移动双轴汽车荷载作用下梁桥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张海龙;;三汊矶大桥动力特性及等效质量计算[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郝翠;曹新垒;王建国;;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抗风性能计算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张艳辉;郭学东;曹健;;基于风载激励下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孙建鹏;李青宁;曹现雷;;压弯杆弹性弯曲分析的精细传递矩阵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静;LRB隔震桥梁的可靠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郜新军;地震及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鸣祥;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分析与被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4 邓子铭;新长沙站结构振动分析与振动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罗涛;大曲率连续钢箱梁桥结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张s

本文编号:1489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89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d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