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防裂层沥青路面疲劳寿命与抗裂机理数值分析
本文关键词: 道路工程 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 二维有限元 疲劳寿命 抗裂机理 数值分析 应力强度因子 出处:《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解决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存在的沥青面层反射裂缝问题,提出了采用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Opengraded Large Stone Asphalt Mixes,OLSM)作为裂缝缓解层的方法,以国内外OLSM参考级配为基础,结合试验段修筑情况,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建立设置OLSM-25裂缝缓解层的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对设置不同类型裂缝缓解层、不同级配OLSM-25裂缝缓解层的沥青路面进行疲劳分析,从宏观力学响应方面阐释了OLSM-25裂缝缓解层的抗裂机理。结果表明:在车辆荷载偏载作用下,与相同厚度的普通AC-25裂缝缓解层相比,采用OLSM-25裂缝缓解层可有效减缓基层裂缝的扩展速率,显著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OLSM-25裂缝缓解层的抗裂效果优于普通AC-25裂缝缓解层。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flection crack in asphalt surface of rigid base asphalt pavement, a method of adopting open-graded Large Stone Asphalt Mixes OLSMas as crack mitigation layer is put forward, which is based on OLSM reference grad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est section,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sphalt pavement with OLSM-25 crack mitigation layer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fatigue analysis of asphalt pavement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crack relief layer and different grading OLSM-25 crack mitigation layer is carried out. The anti-crack mechanism of OLSM-25 crack mitigation layer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macroscopic mechanical respon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vehicle load bias, compared with ordinary AC-25 crack mitigation layer of the same thickness, The OLSM-25 crack mitigation layer can effectively slow down the crack propagation rate of the base course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atigue life of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The anti-crack effect of the OLSM-25 crack mitigation laye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AC-25 crack mitigation layer.
【作者单位】: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工程系;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14JK106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HD 2010JC011)
【分类号】:U416.2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付其林;陈拴发;邢明亮;;开级配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2 付其林;陈拴发;陈华鑫;郑木莲;;开级配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3 郭红兵;陈拴发;;沥青路面热-荷载耦合应力数值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付其林;陈拴发;陈华鑫;;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5 付其林;陈拴发;陈华鑫;;级配对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路用性能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3期
6 郭红兵;陈拴发;;设置OLSM-25裂缝缓解层的沥青路面疲劳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付其林;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组成设计参数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天军;司伟;汪海年;;基于温度应力的拉萨至贡嘎机场公路沥青路面结构适应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12期
2 李平;王秉纲;张争奇;;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简化预估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3期
3 李庆胜;黄宇琳;;大粒径沥青混合料防裂性能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12年08期
4 潘薇;王宏畅;;OGFC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及高温稳定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2013年08期
5 赵文姣;;基于温度与湿度耦合作用下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8期
6 魏建国;付其林;徐敬道;;沥青结合料对沥青碎石路面性能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11期
7 祝斯月;陈拴发;豆怀兵;李鑫;秦先涛;;砂粒式超薄沥青混凝土粗集料骨架特性[J];材料导报;2015年02期
8 李平;王秉纲;张争奇;;基于高温性能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9 袁峻;钱野;;粗集料形态特征及其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剪强度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10 高超;陈祥峰;高文阳;;超大粒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J];北方交通;201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传峰;柔性基层沥青稳定碎石矿料接触面细观强度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付其林;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组成设计参数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杨旭东;湿热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与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郭红兵;设置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的沥青路面抗裂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雷琳;大粒径沥青碎石下面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佘振平;结构断裂分析的Williams单元及其工程应用[D];广西大学;2012年
3 周西棚;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及路面结构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4 吴平;不同影响因素下大粒径多空隙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5 王少森;掺加抗车辙剂PR的大粒径沥青碎石性能研究与应用[D];长安大学;2014年
6 磨思豪;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界面剪切及蠕变本构关系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根宝;根据粒径构成特征计算天然集料的比表面积[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2 付其林;邓韵发;乔伟;;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M)在反射裂缝防治中的应用[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何爱军;周进川;饶枭宇;何演;;不同厚度的沥青混合料室内车辙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王捷,龚涌峰;粉胶比对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彭勇;孙立军;石永久;王元清;;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杨斌,陈拴发,马庆雷,胡长顺;特粗粒径沥青碎石裂缝缓解层防裂机理分析[J];公路;2005年01期
7 陆阳;张蓉;廖敬梅;;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PB)骨架结构的细观分析[J];公路;2007年02期
8 吉青克;大孔隙材料渗透系数的室内测定[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2期
9 王富玉,任立锋,刘元烈;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10 谢军,李宇峙,邵腊庚;荷载型反射裂缝的APA疲劳模拟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祖仲;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及抗裂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魏建国;沥青稳定碎石技术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李平;基于胶浆特性的沥青混合料设计[D];长安大学;2007年
4 邢明亮;排水路面沥青混合料的胶浆特性与矿料组成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杜顺成;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2 陆长兵;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3 冯俊领;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4年
4 傅志勇;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试验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5 张亮;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6 齐琳;采用间接拉伸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付其林;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组成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孙文婷;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在浙江丽龙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毅,邢凯;水对沥青路面疲劳寿命影响初探[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2 孙亚文;;水温综合作用对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年05期
3 甄京山;赵娟娟;穆柯;王朝辉;;基层精铣刨处治工艺下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年04期
4 李燕;范正金;任瑞波;;基于半刚性层模量衰变路面疲劳寿命分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刘松;张学锋;叶志华;沈成武;;水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疲劳寿命影响初探[J];公路;2006年07期
6 郑晓光;朱忠隆;丛林;郭忠印;;沥青混合料离析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J];公路;2008年01期
7 董忠红;吕彭民;;考虑轮迹横向分布的沥青路面疲劳寿命修正系数[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张阳;吴国雄;张洋;陈富强;张远航;;平整度对水泥砼路面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松;沈成武;;水对沥青路面疲劳寿命影响初探[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本文编号:1525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25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