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港工自密实混凝土流变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5 04:25

  本文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流变特性 屈服应力 塑性黏度 坍落扩展度 出处:《水运工程》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是表征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流变特性的两项基本参数,使用ConTec Viscometer流变仪对各组新拌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进行测试,探讨了不同矿物掺合料对流变参数和坍落扩展度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流变参数与坍落扩展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进一步开展港工自密实混凝土设计和施工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依据。
[Abstract]:The yield stress and plastic viscosity are two basic parameters of self compacting fresh concret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using ConTec Viscometer rheometer to each yield of fresh concrete stress and plastic viscosity test of different mineral admixtures on the influence of rheological parameters and slump expansion degree, obtained the correspo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heological parameters and slump flow,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port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elf compacting concrete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

【作者单位】: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水工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10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9146)
【分类号】:U6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采荣;梅国兴;张一禾;胡家顺;王学斌;刘恩福;张铁峰;范卫国;王珩;;港工自密实自养护抗裂型耐久混凝土关键技术[J];中国港湾建设;2010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俊杰;崔浩;;钢纤维增强补偿收缩高性能混凝土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杜琨;;钢管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牛永胜;沈骥;谷少东;;C40泵送顶升微膨胀自密实钢管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J];安徽建筑;2011年06期

4 桂苗苗;;国内外自密实混凝土的标准概况与比较[J];材料导报;2011年03期

5 宋晓冉;李秋义;王坤;秦原;徐洪庆;;功能组分在自密实混凝土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4期

6 虞春龙;袁勇;水口裕之;柳献;;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6期

7 范萍;;C50自密实混凝土配制[J];福建建材;2009年02期

8 刘洪学;;胶凝材料和砂率对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影响[J];福建建设科技;2008年04期

9 张文丰;;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要求及施工质量控制[J];福建建筑;2009年12期

10 郑剑;;免振混凝土在福建广播电视中心钢管混凝土柱工程的应用[J];福建建筑;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桂华;刘林明;;自密实混凝土在CL结构墙体中的应用[A];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玉建;王尚飞;;某工程钢框架箱型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技术[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3 余成行;;超高泵送混凝土的配制与顶升施工[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余成行;刘敬宇;;C60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应用[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傅沛兴;;现代混凝土特点与配合比设计方法[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余成行;;C60泵送顶升自密实钢管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余成行;;C60泵送顶升自密实钢管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七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荣彤;韩光平;党小安;;青岛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自密实混凝土在预应力梁中的应用[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年

9 张根俞;;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在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结构中的应用分析[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辉;余地华;汪浩;郑利;;天津117大厦高承载力超大长径比试验桩施工技术[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绵松;堆石混凝土中自密实混凝土充填性能的离散元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张云国;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里;不同剪跨比EPS新型节能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段化垒;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试验的数值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宋普涛;机制砂自密实钢管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进锐;高速铁路板式轨道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吴永锦;C30自密实混凝土在乌鲁木齐地区钢筒混凝土管中的适应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6 易文;自密实混凝土在结构加固工程中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谭一明;保温结构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8 聂旭;结构自保温墙体材料性能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国陶;核电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及其在截锥体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小云;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齐永顺;杨玉红;;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J];混凝土;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爱兵;自密实防水泵送混凝土在女娘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04年S1期

2 杜璇,王军民;华莹山隧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J];混凝土;2002年08期

3 李玮;袁明霞;;抗扰动自密实桥用混凝土的研制及前景[J];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09期

4 张毅;;自密实混凝土在赣州东河大桥加固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21期

5 何承义;王景波;盛可鉴;;寒区桥梁用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6 许交武;;浏阳河大桥塔梁固结段自密实混凝土施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罗素蓉,王国杰,王雪芳,郑建岚;自密实混凝土在钢管混凝土拱桥中的应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8 周彩萍;肖世波;;洪山大桥塔梁连接段自密实混凝土施工[J];山西建筑;2008年33期

9 陈小峰;;C55自密实混凝土在桥梁维修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0年01期

10 王迎飞;卢任贵;李波;王胜年;;水下混凝土在广东高明大桥扩建工程中的现场应用试验[J];华南港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阮静;吉林;;自密实混凝土在润扬大桥北锚基础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李欢欢;徐海涛;何冬明;林政;冯圣清;;上注式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在外环线沉管隧道接头梁中的研究与应用[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罗素蓉;郑建岚;王雪芳;;自密实混凝土在石拱桥加固工程中的应用[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周虎;刘清;安雪晖;金峰;;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新疆公路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5 孔祥海;于丰武;;机场自密实道面混凝土应用研究[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何冬明;;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在隧道联络通道中的应用[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7 舒李健;;免振自密实混凝土在桥梁维护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叶群山;吴少鹏;陈筝;刘至飞;;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流变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徐平;;高边坡岩体长期变形有限元分析[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徐海涛;;隧道冻结法施工专用混凝土的研究[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通讯员 朱宝君邋卢远兴 本报记者 陈晓光;黑龙江首次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大获成功[N];中国交通报;2008年

2 ;大道通衢出太行[N];山西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张家盛;湖北工大攻克“隧道防渗水”难题[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4 张丽琴;新型混凝土施工改善桥梁外观[N];中国建设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迎捷;基于Superpave的沥青胶浆流变特性与级配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刘保健;公路路基沉降过程试验与理论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丛培良;环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厚祥;自密实防水混凝土的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隧道防水工程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05年

5 杨人凤;冲击与振动复合压实技术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6 谢建雄;大尺寸双肢圆端型钢管混凝土斜拉桥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汶向前;中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2 刘洋;纤维对筋材与自密实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秀君;沥青流变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4 郭玉峰;高性能混凝土在水泥路面修补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殷新;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及其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周鲁;高填路堤地基沉降弹塑粘性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吴余滨;改性碴土流变特性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蒋伟中;CFRP体外预应力自密实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志峰;粘性土流变特性及其在桥梁桩基工程中的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10 韩春雨;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拼装墩的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33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33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7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