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边坡不同恢复年限土壤性质及生态防护模式研究
本文选题:边坡防护类型 切入点:生态防护模式 出处:《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陕南土石山区不同植被恢复年限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不同护坡模式的防护效果及不同坡向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土石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养分条件受恢复年限的影响显著。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处于缺乏和显著缺乏水平;随着边坡植被恢复年限延长及植被的演替进程推移,植被长势渐好,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使得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②有机质、全N、速效K、含水率排序均为骨架护坡挂网喷播拱形+植生袋,且养分表现出向表层富集的趋势,骨架护坡保水保肥效果较好,该护坡模式为最优选择;③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P、速效K、含水率、孔隙度等均表现为阴坡阳坡;④土壤的养分(有机质、全N、速效P)已成为边坡植被恢复和演替的限制因子,应适当采取土壤改良措施,为植被恢复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植物生长,使其尽快发挥其水土保持效果。
[Abstract]:Taking the expressway with differ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years in the earth-rock mountain area of southern Shaanx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different slope protection models and the difference of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mong different slope directions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nutrient condition of expressway slop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soil and rock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restoration years, and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was found in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With the extension of slop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years and the succession of vegetation, the vegetation grew better, and the nitrogen fixation of legumes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N, and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N content increas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slop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years and the succession of vegetation, and the nitrogen fixation of leguminous plants increased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N content. However, the order of organic matter, total N, available K and moisture content is still at a low level. The order of organic matter, total N, available K, moisture content is skeleton slope protection, net spraying, arch planting bag, and the nutrient content shows the trend of enrichment to the surface, and the effect of skeleton slope protection on water and fertilizer conservation is better.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total N, available P, available K, moisture content, porosity and so on are all the limiting factors of slop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nd succession. Soil improvemen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properly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romote plant growth, and make it exert it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ffect as soon as possible.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D31B01)资助
【分类号】:U41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太平;杨晓明;;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福建林业科技;2010年02期
2 肖玉德;;铜陵至黄山高速公路边坡绿化设计探讨[J];工程与建设;2007年02期
3 陈友光;陈振雄;柯玉诗;席嘉宾;周仲祥;;广东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土壤肥力调查与改良对策[J];公路;2008年06期
4 祝遵凌;胡海波;芦建国;;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比较[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12期
5 舒安平;成瑶;李芮;高小虎;;高速公路石质边坡不同受光面土壤与植被恢复的差异性[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6期
6 王华静,吴良欢,陶勤南;氮形态对植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J];科技通报;2005年01期
7 张磊;程温莹;罗丽;;黄塔(桃)高速公路边坡土壤营养元素分布特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肖蓉;高照良;张兴昌;宋晓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高速公路边坡不同生物防护模式的土壤特性——以铜(川)—黄(陵)—延(安)高速公路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年03期
9 王云,龙春林,刘怡涛,杨德,庾强,张世俊;植物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6期
10 安韶山,常庆瑞,李壁成,高亚军,孟庆香;不同林龄植被培肥改良土壤效益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兵华;袁洁;熊峰;杨颖;;发泡剂对水泥和沙子三种配比宏观发泡效果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2 郭晓燕;袁玲;;重金属Pb、Cd在石灰性褐土上对小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3 崔荣宗;杨果;李彦;魏建林;姜国志;;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香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4 赵春芝;张守仕;王超;刘连航;陈利平;刘荣宁;;流动注射分析法分析土壤有效磷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5 王连祥;闫传胜;袁方耀;张学锋;;莘县保护地土壤养分含量与盐渍化状况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6 姚玉敏;王秀峰;于喜艳;杨凤娟;史庆华;;不同栽培基质对甜瓜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7 郭文文;诸葛玉平;李建勇;宗晓庆;娄燕宏;;转基因番茄栽培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8 王东红;史庆华;王秀峰;魏珉;胡瑾瑜;郭长美;;蚯蚓粪对樱桃萝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9 刘腾飞;张丽霞;韩晓阳;;茶树专用控释肥在幼龄茶园的肥效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10 刘腾飞;张丽霞;张民;韩晓阳;彭正云;江崇焕;;控释肥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孝良;于群英;纵艳芝;;安徽沿淮地区几种类型土壤的电荷性质研究[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2005年
2 甘旭华;唐欣昀;Raymond Liu;;Nutrismart生态肥中微生物释放硅的效果[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李孝良;孙莉;于群英;;安徽省部分水稻土中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祥明;;美盛肥料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家嘉;李录久;吴萍萍;;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常江;杜艳;姚艳娟;;安徽省主要土壤铅含量及其与小麦幼苗生长相关性研究[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虎成;徐坤;;水肥一体化对生姜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A];山东园艺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晓燕;代明亮;李松涛;李天忠;;氨基酸生物有机肥在梨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A];梨科研与生产进展(五)[C];2011年
9 王妲;曲柏宏;;钙处理对苹果梨叶片及果实生理特性的影响[A];梨科研与生产进展(五)[C];2011年
10 张钊;白向玉;周磊;;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在污泥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贺春燕;施肥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3 陈波浪;绿洲棉田磷素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侯钰荣;伊犁绢蒿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俊峰;氮、水和温度对羊草有性生殖及克隆生长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吉艳芝;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郑光辉;江苏部分地区土壤属性高光谱定量估算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张春红;废纸二次纤维氰乙基化改性及制备复合材料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韩春丽;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10 王艳;中国温室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少伟;铁锰硅对凤眼莲生物质结构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莫琼;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马琳;砷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渗透反应墙材料筛选及除砷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倪玲珊;菹草对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潘媛;不同油菜品种硼吸收利用差异与细胞壁组分关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宁大伟;江汉平原油菜—水稻轮作制度下施肥效果及经济效益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朱小娇;施用工程菌和草木灰对污染土壤Cd形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杨莹莹;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费云舟;污泥污染土壤中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蔡东;鄂南棕红壤区施用石灰对桃园土壤和树体营养的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法宏,王旭清,刘素英,王晓理;根系分布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1997年04期
2 孙捷,毛国卫,李德超;高等级公路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趋势[J];安徽建筑;2003年04期
3 丁青坡;王秋兵;韩春兰;王洪禄;王晓峰;;矿区不同复垦年限土壤养分及有机碳特性研究——以抚顺矿区碳质页岩区复垦土壤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4 杨东;田娜;焦金鱼;;植被恢复措施与土壤酶活性和肥力的相关性研究——以半干旱林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5 李绍才;孙海龙;杨志荣;何磊;崔保山;;岩石边坡基质-植被系统的养分循环[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吴东丽;上官铁梁;张金屯;薛红喜;;滹沱河流域湿地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田洪艳,周道玮,李质馨,侯瑜,鲁质博,刘晓冬,徐冶;土壤胀缩运动对草原土壤的干扰作用[J];草地学报;2003年03期
8 卢凤刚;郭丽娟;陈贵林;任良玉;吕桂云;高洪波;;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谢建明,白史且,戚少国,苟文龙,严东海,肖飙;三维植被网在公路边坡生物防护中的应用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2年04期
10 刘金祥,陈燕;我国大陆唯一的大面积成群落分布的优良水土保持植物——香根草的用途与保护问题[J];草业科学;2002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小虎;植生基材在喷射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林;;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藤本植物的选择与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年11期
2 汪s,
本文编号:1566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66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