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修瑞娟微循环_微循环理论与支路交通

发布时间:2016-10-28 16:46

  本文关键词:微循环理论与支路交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微循环理论与支路交通

关于微循环很经典的文章,说说起利弊。

42

1几个定义

1.1微循环

对于微循环,可以给出两个定义,即医学上的定义和交通上的定义。在医学上,上述提及的微循环理论要点,其实已经很好地定义了微循环。可以看出,医学上的微循环强调了场所、尺度、功能和全局影响几个要素。但这些要素并不全面,未涉及下述两点:

1)微循环的流量、速率和运输载体特征。在常温、正常湿度和空气压力的情况下,即人体未发生病变、未进行剧烈运动时,因为要维系人体的基本生理机能,单位时间通过人体某血管截面的血液流量大致是恒定的。但在非常规情形下,例如人体高速运动后急需散热,微循环的流量、速率可能剧烈变化。这和每天有着相对规律的早晚高峰和季节性特点的交通流,有一定差异。微循环所使用的运输载体,是人体具有一定固定形态、相对均质的血细胞,与交通系统里不同形态、操作特性、线路要求和质量的交通工具也有很大不同。

2)人体如何调节微循环。尽管和50多年前微循环研究刚刚兴起时相比,科学家对微循环的各个方面已经知道更多,但是依然没有取得像当初细胞学说那样具有突破意义、甚至是跨学科的进展。相对而言,通过假定出行个体总是选择经济代价最小或个人感觉效应最大的路径出行以及利用“四阶段”交通规划模型,交通模型和规划人员反倒可以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预测交通流的产生、空间分布、方式划分和各路段流量。在新加坡、伦敦、斯德哥尔摩等地实施的交通拥挤收费政策则告诉人们,通过经济手段,城市政府已经可以很好地治理局部时空内的交通拥挤,并获得大多数市民的政治支持[1-3]。经济学家McFadden、Vickrey等提出或者发展了支撑上述交通模型和政策的核心理论,例如微观经济学-出行行为(Microeconomics-TravelBehavior)理论和交通经济-公共经济学(TransportationEconomics-PublicEconomics)理论等,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希腊雅典、中国北京等地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表明,来自交通系统外部的行政命令可以

城市交通第8卷第3期2010年5月

对交通流的产生、方式划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医学上的微循环和交通微循环有着显著不同。

把医学上的微循环要素借鉴到交通规划里,可以认为交通的微循环是发生在支路上的人、车流动。但交通微循环的根本目的,是人、货的高效、安全和低污染地流动,而不是车辆本身的流动。支路是道路网中尺度最小的道路(一般路宽≤12m),所承担的功能是沿线居民的出行、休憩、交往和消防救护、辅助灾难逃离等。在干路容量不足或特殊情况下,支路可以临时承担部分干路运输功能。支路网容量不足或者支路与次(主)干路衔接不当时,可能发生交通流溢出,影响到所连接的次(主)干路乃至整个道路系统的效率和正常功能。

在流量、速率方面,部分支路上的交通流具有明显的早晚高峰和季节性特征,即居民上下班高峰或者节假日出行高峰。这些特征在有些支路则不明显,例如社区、中央公园周边的支路,高峰期可能在天气晴好的节假日和居民一天中的茶余饭后,或者有大型社区集会时。

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和地域特点等对支路交通流的构成有很大影响。例如,发达国家可能以行人和小汽车为主,出行方式相对简单;发展中国家,则可能行人、摩托车、小汽车、畜力车和自行车混杂。由于社会目标、文化、习俗和法律等不同,不同交通方式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也可能享有不同的优先权。例如,无论在支路或是主、次干路上,西方国家都普遍给予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优先权,在交叉口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也优先通过,这一优先权体现了人员安全是交通规划、管理的第一要素。对于违反规则、践踏前述优先权的人员,往往受到舆论谴责和高额罚款。如美国加州,机动车驾驶人若在设置有六边形停止标志的支路交叉口与行人抢道,初犯将被罚200~250美元,再犯将逐级加重处罚乃至吊销驾照。在社区内部道路上,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也享有道路优先权,减速带(humps)的使用非常普遍。这些人为规定或习惯及其对人们交通行为的影响,是支路交通和细胞微循环明显不同的又一个方面。

医学上的微循环是人体与生俱来的基本功能,与其不同的是,出行本身往往不能带来直接

Word文档免费下载:微循环理论与支路交通 (共9页,当前第2页)

微循环理论与支路交通的相关文档搜索


  本文关键词:微循环理论与支路交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6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6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9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