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虎冲隧道监控量测与围岩稳定性分析
本文选题:隧道监测 切入点:量测数据 出处:《矿冶工程》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确定关虎冲隧道围岩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针对关虎冲隧道典型断面的周边收敛、拱顶沉降和仰拱隆起等监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判断。隧道监控结果表明,关虎冲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各断面的周边收敛及拱顶沉降都是前期变化较快,后期变化缓慢,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分析方法对类似隧道工程的监控量测信息的合理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of Guanhuchong tunnel during construction, the monitoring data such as circumference convergence, dome settlement and upside-arch uplift of typical section of Guanhuchong Tunnel are analyzed and sorted out. On this basis,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of tunnel is judged during construction. The results of tunnel monitoring show tha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Guanhuchong tunnel, the peripheral convergence of each section and the settlement of arch roof change rapidly in the early stage and slowly in the later stage. Th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s basically stable. The analytical method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monitoring and measuring information of similar tunnel engineering.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分类号】:U45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武科;马明月;李术才;;付家冲隧道监控量测与稳定性评价[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2 秦之富;唐健;;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及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06年02期
3 胡惠林;;隧道拱顶沉降累计值数据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17期
4 叶飞;丁文其;朱合华;王旭亮;;公路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5 李德宏;连拱隧道施工监测与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秋南,张永兴,刘新荣,包太;连拱隧道的设计理论与动态施工力学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2 叶飞;丁文其;朱合华;邝宏柱;;连拱隧道中隔墙现场监测及分析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3 闫小波;丁文其;;偏压连拱隧道的病害治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4 张桂生;刘新荣;胡元鑫;;隧道信息化施工监测的项目化管理实践与思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5 杨金虎;;慈母山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开挖支护技术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6 陈宇;陶成富;张庆贺;;大跨度双连拱隧道不同开挖量测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4期
7 刘勇;袁鸿鹄;王芝银;汪德云;宫晓明;;浅埋水工隧洞参数反演与安全影响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6期
8 张学富;吴恒滨;何仁;;隧道群施工监控量测组织方案研究[J];公路;2007年09期
9 王运金;;基于监测数据的Ⅳ级围岩条件下隧道衬砌结构变形和受力特性分析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11期
10 蒋树屏;刘元雪;赵尚毅;聂承凯;帖智武;赵虎生;黄仰收;;浅埋偏压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方案有限元数值模拟[J];公路交通技术;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炜;林娟娟;叶勇;陶春胜;张雷;;隧道监控量测与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秋南;张永兴;;连拱隧道设计施工理论及其修建关键技术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勇;孙彩红;;大跨隧道洞口段施工监控量测与结构受力变形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徐干成;段海澎;刘保国;邹正明;;高速公路偏压连拱隧道围岩与支护系统监控量测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贾明辉;丁文其;;连拱隧道洞口边坡稳定监测与病害治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光宇;黄继家;王生林;;猫公坝洞口段小净距隧道爆破监测[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石湛;蔡永昌;陈峰;田娇;;浅埋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变形监测及控制措施[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夏才初;陈孝湘;许崇帮;赵旭;;特大跨度连拱隧道岩体节理的精细化描述及其块体稳定性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鸿博;郭小红;;公路连拱隧道土压力荷载的计算方法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贵红;连拱隧道设计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吴梦军;大跨扁平连拱隧道施工时空效应与二次衬砌最佳支护时机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冯守中;连拱隧道施工动态仿真与信息化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林刚;连拱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陈秋南;非对称连拱隧道动态施工力学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申玉生;软弱围岩双连拱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蔡来炳;软弱围岩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力学效应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任长吉;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肖林萍;连拱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石建勋;连拱隧道渗漏水病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地铁隧道围岩监测与有限元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李亮;基于BS构架的公路隧道施工监测管理分析系统的开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志岳;广梧高速某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胡聿渊;茶镇隧道施工监控测量与数据分析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5 赵慧;隧道监测智能分析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黄金山;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CRD工法施工力学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7 方俊乔;高速公路隧道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胡泽超;偏压连拱隧道中隔墙力学分析及施工优化[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9 那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铁安全监测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彭安超;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强;刘新荣;杜小平;舒志乐;段永胜;;马垭口隧道塌方事故发生机理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2 徐林生;通渝隧道进口施工中的现场监控量测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李晓红,康勇,顾义磊,唐伯明,杨君,胡世斌;监控量测技术在通渝隧道出口段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9期
4 王胜涛;梁小勇;周亦涛;;隧道监控量测的数据回归分析探讨[J];隧道建设;2009年06期
5 陈建勋;李建安;;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厚度的优化[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6 王志才;全站仪三维非接触式围岩净空位移量测技术的应用[J];矿山测量;2003年02期
7 王国博;王美芳;姚丽;郭长民;;隧道位移监控量测成果分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赵河;;西太平山隧道监控量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J];北方交通;2009年08期
9 薛翊国;李术才;张庆松;李树忱;苏茂鑫;刘钦;;隧道信息化施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技术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5期
10 叶樵;;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工作实施与控制[J];铁道工程学报;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辉;谢俊峰;陈建平;;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界牌关隧道拱顶沉降[J];路基工程;2008年02期
2 王军;李鹏;;青岛地铁3号线某区间隧道拱顶沉降测量方法选择与精度分析[J];城市勘测;2012年01期
3 葛斌;丁飞;;免棱镜全站仪在隧道拱顶沉降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年06期
4 黄鹏;;混合围岩条件下3车道公路隧道拱顶沉降概率统计分析[J];施工技术;2012年17期
5 朱得华;梁斌;李治国;;软岩隧道掌子面挤出与拱顶沉降变形相关性[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6 喻军;刘松玉;龚晓南;;基于拱顶沉降控制的卵砾石地层浅埋隧道施工优化[J];中国工程科学;2013年10期
7 乔叶青;;某隧道地表及拱顶沉降控制关键技术及监控[J];山西建筑;2009年35期
8 胡惠林;;隧道拱顶沉降累计值数据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17期
9 李辉;炊鹏飞;杨小红;朱江伟;杨罗沙;李征;;隧道下穿采空区的监测及结果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10 李海深;刘丰;马一跃;李训根;;基于Asaoka法山岭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拱顶沉降预测分析[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树立;新旧隧道变截面接合施工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汤寅净;地铁风道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及安全风险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朱得华;软弱围岩隧道大断面施工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69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69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