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技术研究现状综述
本文选题:水泥混凝土桥面 切入点:沥青铺装层 出处:《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技术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总结,研究了不同国家的混凝土桥梁类型及交通荷载环境对沥青铺装层技术的影响,针对沥青铺装层病害机理及分类方法、铺装层结构组合、铺装层材料、铺装层结构设计等进行了详细剖析。分析结果表明:铺装层的耐久性不完全取决于本身强度或材料的卓越性,更取决于铺装层结构、材料与桥梁结构、混凝土桥面的适应性;铺装层及防水粘结层的综合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是保障其耐久性的关键;降噪、融冰雪、易再生等绿色铺装材料值得提倡,沥青铺装层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亟待于建立和完善,更宜人性化选择的沥青铺装系典型结构值得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asphalt pavement technology of cement concrete bridge deck at home and abroad, the influence of concrete bridge type and traffic load environment of different countries on asphalt pavement technology is studied. Aiming at the mechanism and classifica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disease, the structure combina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the pavement materi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urability of pavement is not entirely determined by its strength or material excellence, but also by the adaptability of pavement structure, material and bridge structure, and concrete bridge deck. The comprehensive desig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pavement and waterproof adhesive layer are the key to guarantee its durability, and green paving materials such as noise reduction, melting ice and snow, easy to regenerate and so on are worth advocat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asphalt pavement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and perfected urgently, and the typical structure of asphalt pavement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human selection is worth studying.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121)
【分类号】:U44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节,龙佩恒,王毅娟,徐世法,冯治安,高建立;用有效活载挠度确定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厚度[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张剑;董强;李忠林;;水泥混凝土桥桥面铺装典型结构研究[J];重庆建筑;2010年10期
3 郭渭彬;佛山大桥(旧桥)桥面铺装病害及其改建技术[J];广东公路交通;1996年04期
4 方志禾;应子龙;许以丽;;柔性防水层上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设计[J];公路;1991年04期
5 黄德■;;石油沥青浸渍砖桥面的铺装[J];公路;1957年04期
6 叶鸿瀛;;对木桥上加铺路面的认识[J];公路;1958年02期
7 吴锐;;简化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意见[J];公路;1964年02期
8 杨振清;;谈谈国外的桥面防水铺装经验[J];公路;1964年06期
9 闵子超;;公路桥面铺装问题的商榷[J];公路;1964年06期
10 陈伟章;;采用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可以取消防水层[J];公路;196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臻旺;郑凯锋;苟超;刘鹏;;公路钢箱梁正交异性板桥面国内外规范荷载作用局部应力计算与比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2 张彬彬;曹万林;王海城;张建伟;;加固后的双曲拱桥承载力评估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3 杨爱武;;连拱拱桥结构设计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凡;苏杰;;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吊箱三维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田帅;叶洪伟;高树山;费世江;;桥面铺装铁尾矿和炉渣隔热性能试验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张鲲;;拱形装配式涵洞的设计与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王洪波;安民;;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病害原因分析及铺装设计方法讨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王旭东;李林;柳献;袁勇;吴小建;;盖挖施工荷载确定方法及邻近建筑结构变形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9 胡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形通道”联合作用体系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10 贺君,雷俊卿,肖长礼;装配式空心板混凝土桥面结构计算分析与试验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坤宁;万水;;GFRP桥面铺装力学性能研究[A];2011复合材料桥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胡少伟;游日;;超大跨径变截面钢筋混凝土拱式渡槽抗震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3 叶虔;刘镇;;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与回填工程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逸平;黄小清;汤立群;罗立峰;;混凝土桥面铺装材料冲击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丽芬;赵均海;高中俊;田宏伟;;混凝土简支梁桥面部分连续新型构造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杨雄;赵万强;曹_g;胖涛;;铁路隧道浅埋下穿机场滑行道的附加荷载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7 吴刚;;纪念碑式桥墩造型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8 周华林;胡冬梅;胡达和;;混凝土桥桥面的铺装与防水[A];全国第六次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梁峰;方家强;;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的震后加固设计及施工[A];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刘培贤;;浅谈卫河特大桥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方法[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顺潮;钢纤维聚合物高强结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明国;混凝土梁桥沥青铺装结构分析与材料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余晓琳;自锚式悬索桥静力可靠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成琛;大跨径PC桥梁弯曲孔道有效预应力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程海潜;PC弯曲孔道内接触应力、预应力摩阻损失及张拉伸长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唐国斌;基于全寿命设计的混凝土箱梁桥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翠娟;超大跨径CFRP主缆悬索桥合理结构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荣霞;节段接缝剪切变形及其在桩—土—桥梁体系中的影响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宋金强;宛坪高速公路桥梁病害机理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潘永杰;铁路钢桥全寿命过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朝;箱形桥梁结构的半解析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辛保兵;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剩余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杏;多跨简支梁桥面修补技术的数值模拟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伟;预应力连续箱梁桥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杨守梅;预制节段连续刚构桥梁成桥受力过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春永;混合梁斜拉桥关键技术问题及工程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猛;桥梁拉索安全性能鉴定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姚盛丹;动水效应下拱桥的地震响应及船桥碰撞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杨柳;河口大桥的技术状态评估与加固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静;某大跨上承式复合拱结构受力特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火明;凌天清;肖友高;唐强;;刚柔复合式路面界面层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郭靖宇;;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常见病害成因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9年02期
3 钱振东,黄卫,茅荃,胡光伟;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钢桥面铺装层受力分析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1年06期
4 顾兴宇,邓学钧,周世忠,周建林;钢桥面系统各项参数敏感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3期
5 赵锋军,李宇峙,邵腊庚;正交异性钢桥面沥青铺装受力特征的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2期
6 高英;黄晓明;许涛;;水泥混凝土桥梁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疲劳性能[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7 黄晓明,王捷,陈仕周;大跨钢桥桥面铺装结构受力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8 黄卫,刘振清;大跨径钢桥面铺装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9 张起森;李雪莲;查旭东;;黄河二桥系杆拱桥桥面铺装结构力学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7期
10 徐鸥明;韩森;于静涛;;层间界面对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性能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伟;大跨径混凝土桥梁沥青桥面铺装技术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年
2 廖卫东;基于应力吸收层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与材料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忠林;水泥砼桥面铺装结构与层间界面力学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峰,孙立军,胡晓;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与实践综述[J];公路;2005年07期
2 胡晓q;袁万杰;王立平;;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施工厚度控制技术[J];交通标准化;2009年15期
3 赖毅;105国道中山段改建工程超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16期
4 任德华;董善勤;;桥面铺装层结构设计及早期病害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1期
5 顾洪江,霍继辉,何日锋,高晗,王鑫;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象分析[J];辽宁交通科技;2005年05期
6 隋园园;刘斌;赵文姣;;重载交通作用下沥青路面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7 曹林涛;高启聚;李达辉;李立寒;;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发展的调研[J];上海公路;2007年02期
8 王虎盛;殷伟;;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研究[J];华东公路;2009年05期
9 李永成;;浅谈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及采取的预防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05期
10 徐广莉;徐广彬;白静;徐雷;;长寿命沥青路面的新理念[J];吉林交通科技;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丽花;;提高拉挤型玻璃钢格栅抗弯性能的研究[A];第十四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叶宏;崔京浩;王志浩;;室内燃气爆炸机理、危害及减灾措施[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3年
3 陈仙清;;Pro/ENGINEER软件在小家电产品设计中的应用[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春霞;;风云三号扫描辐射计的辐冷一体化结构设计与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作杰;李志军;谭志洪;;袋式除尘器传统结构设计改进[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傅平;沈润杰;帅光举;郭吉丰;;二自由度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研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斌;阎军;程耿东;;特定方向“零膨胀”的最小柔顺性结构优化设计[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别辉;陈赣;陈孟华;史建鹏;;拓扑优化技术在乘用车后地板结构设计的应用[A];结构及多学科优化工程应用与理论研讨会’2009(CSMO-2009)论文集[C];2009年
9 王泗军;翟海洋;;结构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农兴中;;广州地铁西朗车站结构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地铁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宗雄;现代薪酬的结构设计[N];组织人事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李好宇;农民发明家和他的世博梦[N];电脑报;2010年
3 中国楼市记者 丁玲 通讯员 陈辉;现代设计集团破解上海光源工程结构设计难题[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仿生D-R超高密锁芯创新结构设计[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5 张艳(作者单位系西山煤电集团公司镇城底矿选煤厂);结构设计中的力学[N];科学导报;2006年
6 廖启忠;复合软包装的文稿和结构设计[N];中国包装报;2003年
7 江苏省无锡工商局新区分局 邓锡良;浅谈“节约型工商”建设中的结构设计[N];中国工商报;2006年
8 陈辉;探索结构设计未知的领域[N];建筑时报;2006年
9 ;产品结构设计与包装设计的关系[N];中国包装报;2008年
10 廖启忠 孙长河;复合软包装的文稿和结构设计[N];中国包装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奎军;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周玉石;结构设计的虚拟原型技术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李克艳;晶体中的电负性标度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双义;基于布里渊放大的激光串行组束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李吉庆;新型竹集成材家具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刘宝昌;新型梯度结构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球齿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权哲浩;纳米级步进压电微动台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郑伟;多媒体应用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功能部件结构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王伟强;冠状动脉支架力学行为有限元分析及其结构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华春燕;多元多金属含氧簇合物组成设计、氧化还原性质及催化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晓红;一种提高无缝钢管表面质量的新型悬臂辊的设计[D];湖南大学;2009年
2 尹金华;基于使用性能的沥青路面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3 管亦武;化妆品包装容器具的设计[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4 张宏炜;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防水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全振兴;矿用隔爆交流变频器的结构分析及设计[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6 张腊梅;工字钢结晶器内腔尺寸多坐标自动测量机的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7 王胜;新型液压打桩锤机电液一体化设计与PLC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郭宁;价值工程原理在多、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五虎;Selfcut自助理发器开发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10 李峥;DMF350双质量飞轮的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70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70502.html